曹禺《日出》读后感
起来后看来了下曹禺选集,把《日出》的第四幕给看掉了。我觉得第四幕写的并不是非常出彩,这主要是与第三幕对比起来的缘故。第三幕中小东西的结局给人的是一种极大的震撼感。小东西的命运是悲惨的,年幼之时便丧失双亲,于此同时又被金八爷垂涎,不从,惹怒了金八,便被卖至妓院,最终不堪忍受虐待而选择了自我毁灭。我相信在当时的年代,甚至在当下的社会中也是不乏小东西这样的人的。他们一生下来便注定要去经历那些难以承受的压迫与绝望,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出逃的希望,即使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等待他们的却也只是绝望的深渊。就如同那些以生命换取有限金钱的矿工,那些为无依无靠而铤而走险的人。
在看第三幕的时候我强烈地希望方达生能将小东西救出来。我也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所幸作者并没有迎合这一粗俗的想法(否则我又要反过来骂这作者太没水平了,蛮矛盾的,但确实如此)。而正是对这一幕结局的处理,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悲剧的力量,感受到了现实的力量。小东西所代表的并不是其个人而已,而是那许多被迫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悲剧每天都会在发生,不会因为读者的回避而消失,罪恶定然也会在每日的某处发生着,存在着。正如同《新约·罗马书》中所言:“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之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
在读剧本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方达生是题目中所指的能看到日出之后景象的人。但是当我看到作者写的跋后才发现,戏中所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是那句“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中的“我们”而已。而最后方达生那句要与金八爷斗争却也只是对其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一种讽刺而已。看到这里我的心情异常复杂,因为先前看书的时候看到方达生的想法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作为一介书生,方充满了雄心壮志,想要改变一些事情,然而或许他并没有真正了解要真正的改变将会遇上怎样的困难和问题。很显然作者原意是光明并不是由方达生此类人所创造的。
那日出后的光明到底是由谁创造,谁又是那个拥有太阳与光明的人。作者并没有直接描述,也正如同没有对最为邪恶的金八爷进行正面描述一样。然而,我认为真正在光明是由那些在窗外建筑房屋的工人所创造的,在书中,作者运用诗话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劳作场景,他们唱着朴实无华的劳动歌曲,他们的汗水和身体正是沐浴在阳光之中,而这一切与灰暗阴霾的旅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描写似乎很有历史唯物论的味道(人民创造历史)。这显然是那个变革动荡的时代的产物吧。
日出整部戏剧最令人震撼的,就莫过于第三幕中对妓院的描写。作者对其描写的细致程度,让人感觉他是真的逛过窑子。后来看曹禺的跋,作者原来与剧中的原型有较为深入的交流,那段翠喜对自己经历和想法的诉说是真实不虚的。任何一个看完这一幕情节的人就会觉得那真是一个黑暗的,扼杀希望的地方。如此多的可怜人,如同动物一般任人凌辱,对他们来说,未来的生活昏暗无光,生与死对其无甚差异。虽然他们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善良的品质,但却只能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
其他感触还有很多,譬如老实而又可怜的的黄书记,矫揉造作的顾四奶奶,狡诈而卑微的李石清等等,这许多人物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他们之间所产生的鲜明对比更体现了处于黎明前的社会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