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观后感1000字
《大象席地而坐》观后感
去年金马的最佳影片,胡波导演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处女作也是绝作《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电影节的成绩就已是当年必看的影片,而导演的自杀更为之增加了话题度,在金马击败《药神》等拿下最佳影片稍微有些让人意外但同时也让人欣喜。
看了一遍后,觉得可能是处女座的原因,影片还是有一些瑕疵。
整体完成度可能略逊于《药神》,但其在电影这个行业的意义还是高于《药神》。
《药神》也是有着极高的社会意义,但从纯艺术角度来看还是多了些商业性。
《大象》的整体基调就是阴郁的。
从开篇到结束,画面都是灰暗的,这也算与本片的内涵与寓意相符。
但并不算显得压抑,这点应该就是导演的生疏了,至少我看完全片并没觉得喘不过气那种。
主题是悲丧,但表现的也不够突出,这些都可以算瑕疵;
另外台词也不少减分处,不少地方都让人很莫名,对白有些答非所问而且相当简略,能一个字说完就绝不会说两个字,这就让观众不容易入戏(可能也是看完并没有太沮丧的原因之一吧)。
台词中有太多的象征和隐喻例如满洲里的那头坐着的大象,可能不少人会有些懵,一些背景(比如几位主人公的家庭)都没有很明确的通过镜头或台词表现出来,但仔细看的话其实还是可见一斑的,寥寥数语中便能引申出许多信息。
最后关于台词,艺术性的还是有些的,可能是改编自小说的缘故,但因为文学上的话语在电影中不一定是合适的,或许还是编剧经验稍有不足。
再提表演,光看演员表,虽说没有一线明星,但几位主演也并不算路人,都是有过些作品小有名气的演员,男主也拿到了个金马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但看过后,个人觉得,演员能拿提名应该有电影本身的加分处。
可能影片整体的表演都比较收,尤其是章宇的戏份,放的地方并不算多,而光是看男主的表演,似乎也并没有特别出彩之,与同提名的徐峥以及段奕宏相较的话,还是有些差距。
章宇去年算是一个巅峰了 。
《药神》和《无名之辈》都是出色的电影,他在里面也都贡献出了极佳的表演,相较他在《大象》中的戏份,似乎还是前两者更出色些(这也与戏份有关)。
影片还有个比较大的问题,便是风格介于文艺和写实之间显得有些里外不是人。
文艺呢,国内的代表就是王家卫:台词、摄影、表演、配乐,都几乎成为了文艺的代表。
相较下,本片的文艺气息,自然是逊色许多;
而写实的,我首先想到的是李杨的《盲井》。
本片自然不能算是纯现实主义的作品,其中剧情设置、台词、镜头都是有文艺的成分,但作品又是有现实主义的,文艺和现实间的处理还是有些欠缺,显得有些阴阳不调。
个人觉得这两者间处理的十分优秀的便是贾樟柯,娄烨等,《小武》、 《天注定》、《颐和园》等等都算是文艺的现实佳作。
倘若胡波能有下一部作品我相信在这点上肯定会有进步,但可惜没有这机会了。
最为重要的,我认为这部影片表现了艺术的一种尊严,首先是时长,近4小时的片长可以说会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
但电影总归是一种艺术。
像文学一样,可能短篇,像小小说这些更适合当代快节奏人观看,但并不是因此就没有长篇小说的必要了。
电影同理,可能两个小时左右的片长更能讨好影院与观众,但艺术首先就不是为讨好观众而诞生的,只不过电影发展至今已经算是最为商业的艺术了。
很多人只把电影当作赚钱的方式,因而这样一部影片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极为必要的,是对电影愈趋商业化的一种反抗。
只可惜,哪怕导演以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来捍卫自己以及这部电影这部艺术的尊严,可能也没法给这个庞大的电影市场带来太多的波澜。
胡波导演走了,但他终归是留下了这最后一点遗产,也希望国内的文艺界能以此为滥觞,拍出些独具特色,不受羁绊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