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观后感1200字
《黑豹》观后感
周末去影院看了《黑豹》,看完后总体感觉并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非洲风情和黑人超级英雄比较新颖之外,艺术设计、打斗、特效都维持了漫威的一贯水准,但是故事本身剧情比较老套,简单粗暴总结就是一个非洲版哈姆雷特和非洲真人版狮子王的结合体,叙事方面过于平直铺叙,因此对见惯了漫威英雄电影的观众而言,并没有新的嗨点,就整体而言我觉得可以打7.5分,算是一部在平均水准之上的中规中矩的英雄电影。
主人公和反派同为王室成员,都穿着黑豹装互殴,有一种双喵互挠的既视感。我喜欢最后那个反派死前说:不自由,宁可死。喵喵永不为奴!!也是表达了黑人对以前黑奴制度的愤怒和坚决抵抗。
男女主人公其实一开始两者理念上有冲突,女主人公事希望能够去接纳那些难民到这个国家,而已经成为国王的特查拉有自己不同的立场,但是最后这些观念并没有引起冲突,而是进行了融合,不是要去拯救全世界,不去进行武力输出,而是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在力有能及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优势高科技和振金在其他国家那里帮助别人。这里其实是有对现实社会里欧洲接受难民的有一种温和的反思。
这些通过影片传达的观念还是不错的。结尾智者造桥,愚者造墙其实有稍微怼一下特普朗的感觉。
浅谈《黑豹》观后感,为何此片国内和北美会口碑两极分化严重?
反派喵设定有点独特,是每杀一个人就会在身上弄一个点,这个真的是让人看了有密集恐惧症。
这部片子的女性角色都很强势,妹妹超级高能够改造武器和装备,女朋友志向高救苦救难救难民,能打架还能卧底做间谍,还有旗下的武力值超群的女将军,在赌场那一段打戏,女将军挥舞长矛,身着红衣从回廊追赶着跳下一楼,简直就是一团愤怒的火焰凶猛地扑向对手。
从影片本身的质量来看,艺术设计是真的不错,主演的颜值和身材都在线,特效很棒,这些都算是以往漫威电影的强项,因此并没有给人特别惊艳的感觉。背景展现非洲风情算是比较有新意,然而这些有点并不能掩盖剧情上的老套。从剧情上来说,这基本就是一部非洲版的哈姆雷特,或者说是非洲真人版的狮子王。但是剧情本身明显的bug确实没有。在两人都穿着刀枪不入开挂般的黑豹战衣互殴的情况下要如何战胜对手呢?影片在前面埋下了伏笔,因此最后这一点也解决的合情合理。
然而北美那边传来的票房超过了美队系列,口碑也很高,导致中国观众在《黑豹》没上映前抱了很高的期待度,带有一种起码又是一部《美队2》质量级别的大作的错觉,抱着这种期待度去看《黑豹》,结果就是有一点点的小失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那为何北美口碑会如此之好,中国观众却并不买账。真的是众口难调吗?我觉得这是由于多方面造成的,那就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试着分析一下吧。
首先,从观影人群来说一下这部影片造成这部作品口碑两极化的原因。
《黑豹》做为一个起源电影,这部是漫威首部以黑人为主要角色的超级英雄电影,而且里面女性角色非常抢眼,因此北美观影的人群中黑人比例和女性比例是漫威各系列电影中最高的。
电影所展现的非洲的风土人情一方面大屏幕上很少出现,因此很新颖;另一方面对于黑人群体来说,非洲风情和黑人文化能天然地形成共鸣,这是她们熟悉的风味,因此接受度很高,外加是以黑人超级英雄的电影,动作和特效也都到位,对黑人群体来说很有带入感。
前面也提到了黑人群体是主要观影群体之一,而本片尽管剧情一般,但是非洲背景、强势的女性角色设定和首部黑人超级英雄这些讨好了北美两大观影群体,自然北美口碑节节上升。
而纵观国内主要是喜欢漫威系列电影的年轻人去观看这部影片,对于非洲风情和黑人超级英雄并没有天然的情感上的偏好,没有共鸣方面的加成,因此他们更看重的是影片本身的剧情和质量。在北美票房和口碑上面提到的加分不会影响到中国的观影群体。
其次,由于地域原因,片子里表达的一些想法其实是北美观众可能更为感同身受,因为他们身处其境。比如反派最后那句不自由,宁可死也是表达了黑人对以前黑奴制度的愤怒和坚决抵抗。影片中也有隐约地表达了对种族歧视的愤怒,还有关于难民问题处理都稍稍带到了一些,这些都是欧美国家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他们感受度会更强一点。看到主角最后说智者造桥,愚者造墙这句时,北美观众大概都会心一笑吧。这些观点的认同度也确实会影响到人们对于片子的评价度。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那些观点不错,但是由于自身并不在这个环境中,认同感和程度都不会那么强,毕竟事不经人不己知。
再者,从时间上来说,北美是率先上映的,而中国是延后上映的,中间有个时间差。当北美的高口碑和高票房发酵到中国时,也吊足了中国漫威迷的胃口,变相提高了他们对这部作品的标准。给中国的观影者带来了对此片过高的期待,然后观影过后确实是觉得剧情上比较一般,过于平直铺叙,实际感受和期待的落差,还有此片的风格还是和以往的漫威电影有些雷同,观众对于大场面的漫威电影其实是有些审美疲劳,也是导致此片在中国口碑走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