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科夫短篇小说选》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一个文官的死》、《瘦子和胖子》、《变色龙》……《万卡》、《渴睡》让我为那个时代人民的穷苦与磨难感到悲哀与惋惜,然而这些本不该发身的痛苦来自哪里?它们让我找到了无声的回答,此时无声胜有声。——题记
悲哀得可笑,可笑得愚昧,愚昧得唯唯诺诺,更唯唯诺诺得悲哀……我的脑子像一个巨大的搅拌机,悲哀、可笑、愚昧、唯唯诺诺、悲哀……一切在我脑中迟钝得转动着,清晰而又混混沌沌。
“啪”的一声,我闭了眼,合上了有些破损却透着阵阵书香的《契柯夫短篇小说选》,合上了刚才脑中的鱼龙混杂。
浅浅的讽刺,留下了深深的疤痕,在这泛黄的纸张中,在世界文学界中,也在我的记忆深处,虽然才掩卷不久,却似乎已离那个尘封的世界很远。
无论是《一个文官的死》,是《瘦子和胖子》,还是《变色龙》,骨子里都透着一种令人厌恶的欺下媚上,对平民可以完全不屑一顾,甚至把他们的生死置之度外,单单只是一种干活的工具;可面对上司转眼摇身一变,“和颜悦色”,甚至像小狗一样摇尾乞怜,为金钱与权力失去了自我。冷漠地对待于自己无益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应该去教育、帮助的社会底层人民;却在长满横肉的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巴结权贵,津津乐道于上流社会的肮脏交易。当丑恶的面具摘下,留给我们一张自私自利、肠肥脑满的脸,可以冷酷的扼杀生命或欺负穷人,但无法摆脱奴颜媚骨,穷凶极恶的生活。
然而,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批令所有读者憎恨不已的“坏蛋”呢?
是社会,是那个令人民悲哀无助,令契柯夫自己悲哀无望的社会。俄国反动势力猖獗,自治局贪污成风,小市民的趣味低级而无聊,为此浪费着生命,农民愚昧→矛盾→落后→贫困……一连串的不幸降落在这个诞生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家”的城市里。俄国用动荡而黑暗的社会造就了伟大的作家契柯夫,契柯夫用犀利尖锐的笔锋造就了令人生厌的的官场,充满欺骗压榨的官场造就了唯唯诺诺的“变色龙”,这群虚假的“变色龙”造就了令百姓窒息的社会。
两面派!曾听过这句话,形容那群点头哈腰的“变色龙”应该最恰当不过了吧。有点耳熟,记得是在小学时,有同学学着大人的口气这样评价另一个背后悄悄嚼舌根的同学。然而意义没有确切清晰。但谁又能否认,我们中的哪一位若走进小说中,就一定不会阿谀奉承,随波逐流呢?迫于形势,迫于生计。
有人说,这是契柯夫的黑色幽默,富有戏剧性的真实,的确,我吁了一口气:
“一场彩色‘变色龙’带来的单调‘黑色幽默’,还带着一点血腥味,也应是一场‘变色龙’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