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鞋子》有感1500字
终于完整地看完了经典电影《小鞋子》。影片以一双鞋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挣扎在贫苦线下的底层家庭充满暖色的故事。哥哥阿里为了获得跑步比赛季军奖品——一双运动鞋而奋力奔跑的场景,是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泪点所在。
因为不小心丢失了妹妹拿去修理的旧鞋子,兄妹俩只能共用一双破旧的布鞋去上学。为了不耽误哥哥按时上学,妹妹每次下课后便开足马力火速跑去与哥哥换鞋。尽管哥哥用尽全身力气跑去学校,却依旧连续好几天上学迟到。由于没有合适的鞋子,哥哥忍痛多次拒绝小伙伴发来的足球赛邀约。
母亲卧病,家里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全家的生活仅靠父亲一人的收入维持。饶是如此,这一家人的善良却在苦难中开出花来。父亲替清真寺处理仪式需要的糖时,哪怕家里已经缺糖,却不会顺手为自家谋“福利”;母亲在收到邻居家送来的汤后,也会礼尚往来;妹妹在学校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穿着那双直接影响了兄妹俩生活的旧鞋子,本欲要回,但在发现这是一个盲人家庭后,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想法。
善良的底色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爱。虽然生活贫困,但是一家人在爱与善良中获得了心灵的幸福,父亲会带着阿里凭劳动去富人区修建花园赚取报酬,阿里会为了获得一双运动鞋在跑步比赛中全力奔跑。遗憾的是,阿里没能如愿以偿获得季军,反而获得了冠军,对应的奖品——运动鞋也没能拿到。那一刻阿里的复杂情绪全汇聚在摄影师拍摄的那张阿里因极度失落而忍不住落泪的照片上。然而,影片的最后依旧是温暖的,采购完毕的父亲的单车后架上,明显放着一白一黑两双鞋子。
影片中有大量鞋子的特写,都是从妹妹的视角,透过孩子的眼睛去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穿着哥哥的破旧的明显不合脚的运动鞋,妹妹一开始是局促不安的。直到老师肯定了穿运动鞋的行为后,妹妹的脸上才转阴为晴。妹妹的不安不关乎攀比,而是一个孩子正常的情绪流露。
不由得忆起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虽不及影片中的阿里兄妹那般戏剧化,却也因贫困而经历了几件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糗事。小学四年级时,被老师选上代表学校去镇上的学校参加演讲比赛,老师再三交代一定要自行准备好服装。当天回到家后,我翻箱倒柜,总算找出了一套自认为最得体也最好看的一套衣服。不料,第二天穿到学校时,老师却说不合适,他来替我想办法。
老师想出的办法是找了班里一个身材与我相近的漂亮女孩与我交换衣服。这么多年过去了,犹记得那是一条白底藏蓝花的连衣裙,作文印象中那也是我第一次穿裙子。换装完毕,老师表示很满意。可穿着同学衣服的我内心是复杂的,那种感觉在当时无以言表,以致于我对那场演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已毫无记忆,却唯独记得那一条白底藏蓝花的连衣裙。
初中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寄宿生活。那时学校饭堂的饭票可以花钱购买,也可以从家里带米去兑换。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花钱购买,省去背米来学校的辛劳。刚上初中的我个子很小,小学毕业体检室身高尚不足一米三,相当于不到七岁的儿子如今的身高水平。为了节省点余钱,我都是选择自行带米。有时自己背上几斤,遇到父亲有时间时则会用自行车驮几十斤大米送到学校。
家里离学校十几里地,初二才学会骑自行车的我有一次连人带车重重摔了一跤,白花花的大米也撒了一地。爬起来时,身上的痛感毫无知觉,反倒可惜了那洒落在地的粮食,要知道这些是我接下来一周的口粮。
如今想来,那段日子无疑是艰辛的,但是当时却丝毫不觉。从小到大,尽管家里常常捉襟见肘,父母却从不曾在吃食上短缺。尤其是开始寄宿后,每每周末回家就能见到父亲用心准备一桌美食的忙碌身影。有时遗漏了我最爱的一道菜,还会一脚迅速跨上自行车,迅速赶到附近的市场采购。而周末离家时,为了能改善我在学校的伙食,父亲会充分运用他“乡村知名厨师”的才华为我备好各种既美味又易储存的吃食,诸如炸鱼、干煸鸡脚、各类泡菜等。
许是在吃食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我对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一直很低,且延续到如今。那些父亲骑着单车为我四处奔走的画面,也构成了我的童年及少年时代最丰厚的爱的滋养。
一直坚信,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内心丰盈,同样能活成精神的富翁。阿里一家不就是如此吗?全力奔走的汗水与泪水里,凝聚的是满腔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