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作文
钻石恒久远,精神存永世。生命是自然界最值得尊敬的存在,是最富生机也最难以琢磨的透的东西。再过几天就是自己22岁整的日子了,在流逝过的日子里,不懂珍惜,只知学习,只专注与目标但是在这些自己依稀记得又不断忘却的时光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人为什么活着,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许自己真的是被物欲蒙住了双眼,或许命运中注定了自己会这样,如何解释现在这个状态的自己。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在与是否能够思考劳动,生活是否具有社会性。但是人终究还是一种高级动物的形态,闲暇的时间多了,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有时候总在反思,我生活最大的意义是什么?追求财富、追求名誉、追求一切能给自己带来额外收益的东西。显然这是在自己能力匮乏时期自然想得到的东西,有了一切之后还需要什么?发现在思索中,我们囚禁在思索的禁锢中不能自拔。谁来禁锢我们,是我们自己在约束自己吧!古时候有三纲五常,仁孝礼义廉耻等一系列的约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天下等等的文化积淀,对于出格的举动有约束作用,对于个人的成长成型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塑型。
对于生活中的困惑自己思考过,但是经常被规律性的上课,偶然老师交代的任务所打断,于是每次都不得而终。在看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这方面的思考和认识有了新的加深,对于许多时候不断地试图超越现在,达到力所不能及的追求,解释的也趋向于合理。海德格尔是西方存在主义学派大师级的人物,师从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同样属于德国影响很大的哲学家。对于德国哲学的热爱,正如自己一直关注德国的奔驰、宝马一样,都属于高规格的追求。德国哲学自己抽空也看了不少,大多以晦涩深奥让我望而止步,读懂30%就算不错了,见到这本书之后我认真的研读,虽然没有全通,但是很是觉得里面讲的内容是多么的贴近我的思考。在读海德格尔之前自己知道存在,就是单纯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存在即合理在黑格尔(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法哲学原理》11页、《小逻辑》43页原文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而所谓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所接纳的东西;当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现实的存在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为现实的条件。而现实中存在的现在,因为已经存在,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理性的支撑,它是合理的。跳出自己的思维,不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由于存在而存在,这让我想起了唯心主义最核心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存在的前提是思考,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世界因为认识而存在,缺乏了认识那么就构不成构成世界的要素,因为自己的想象世界因此存在,意即思考才是世界的本源,这样的思考和海德格尔的命题有很大的相似处,我会在稍后解析。我思故我在,我的思考铸就了我这个人,推广开来就是思考创造了所有的像。这种思想虽然我们经常去批判,但是不无道理,在没有更合适的道理替代这个道理之前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这样想下去,我因为不断地思考而存在,我不思考就是走向终极的毁灭。但是这不能解释我的疑惑,因为没有悟。
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学习、理论、信念等的追求都讲究顿悟,尤其是佛家、道家有不仅顿悟,还要有悟性灵性。在佛道的经典中往往可以看到,苦苦修炼多少载,然后面壁思考等等,很久很久之后突然之间懂得了关于人生、天地之间的大道理,脱离了思维惯性的束缚,最终走向了大圆满。这些高僧、得道之人会顿悟因为他们会思考,在思考中解脱,他们为什么会思考,因为他们是人,他们是人所以是娘胎里生出来的,他们是现实中存在的,存在先于思考,存在了以后才能思考成立。这和神话故事中的成仙成妖在动物性的时候存在,随着不断地悟而成形,成功,从这个角度来推那么存在先于思考,肉体先于精神。这样推理下去虽然否定了我思故我在,自然性出发这个很好办,但是深究下去我们为什么存在,为什么在存在的过程里不断地反思超脱,因为对现实的不满么?存在的由来问题依然没办法解决。就像悖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喋喋不休,在生物学生虽然早就解释了,但是上升到思维的角度远远没有解决,这不是不解之谜,而是人们怎么看待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我有时候是无奈的,参透了的人有多少呢?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信奉的是唯物主义,但是单纯的从物的角度解释人存在的价值,自我觉得是贬低了人的智慧性,人存在的价值,人思维的价值。
其实对于人存在的思考很久就有了,记得老师在课上说过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有一个驰名整个古希腊世界的戴尔波伊神殿。就在这个神殿的入口处石壁上,人们可以看到两个词,就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认识物的自己很容易,在镜子中照照自己,去解剖室去看看,对一切都很清楚了。但是认识心灵的自己确是很难办到的,我们无法完全挖掘自己的潜力,如科学研究所说人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据估计,人的一生能凭记忆储存100万亿条信息。脑细胞有140160亿条,被开发利用的仅占1/10。人脑功能强大,存储的信息丰富,客观的数据显示人的大脑如此庞杂包罗万象,谈何认识。人存在的动机是什么,人生活的原动力是什么,这是每个理智的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认识才能说对于哲学有了自己基本的派别观。
对于古典文学,古典哲学有一定关注的人一定会知道《天问》,这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名作。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其实屈原以端午节让我认识也因为《天问》而让我生敬,且不说提问题本身就是思考。如果我们不断地探究,天地万物均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去想问题,时代更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结论解释,我们甚至有可能会陷入解释的漩涡治中。对这一切如何看待,需要什么?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本源,深度的理解和把握。在读海德格尔的时候,自己被深深地震撼了,因为他不像其他学者那样在一言半语中解释了存在本源的意义,而是系统的将存在理论归纳出来,成为可以思考的本真原则。
我认为海德格尔在理解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证实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会存在,因而会发问。海德格尔认为应在(1)世界、(2)作出这样存在样态的存在者、(3)在(世界)之中之三种环节中考察世界存在。在《存在于时间》中依次讨论了这几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找出下位的各种构成环节。虽然有些术语不懂,但是存在的构成中,三个环节很有道理,因为环环相扣才能符合人类思考的逻辑性,即使我们知道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复杂难以认识所以为我们所追求,人不在追求未知世界么,未知世界不就是为感悟的嘛。未感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昏昏沉沉的境界。我此刻在写读后感,为什么会写,因为老师让写,为什么呢?我可以不写,但是与现在学校的规则违背我们有许多相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规则束缚,就像左老师上行政伦理学灌输给我们为官之道的一些准则规矩一样。什么是世界,我们所有的一切撇开地域的限制那么就是世界;撇开规则制度的约束留下单单纯纯的物理存在就是世界。世界是什么?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这一现象首先应定位并解释为包围我们的世界、环境世界。因为我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所以我们无法观察,是不是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身处世界之中,无法超脱于红尘之外。海德格尔认为他们都不是在其自身中独立自足的,而必然在超越了各种趋向中被照面。也就是世界是照面,因为人的感觉而存在的么,人生终究如一梦么。我们为什么有感觉,因为我们有感觉,感觉存在,设想存在那么就是存在的。但是一切都要有支撑点,首先存在中性的(neutral)、无意义的物理存在,人给它添上主观的意义和赋予价值。虚幻是要有基础的,这种基础不是杜撰的是某种意义上存在的。
此在已经常抛出或投影这种世界了,或者世界被动地经常在此在的意志或意向之前作为自明的东西被展开在那里了。因我们不断地思考,我们存在,我们会思考,我们是一种清醒的意志。所谓此在,即是在其存在之中与这种存在相互关联的存在者。此定义的一层意思是,此在在与各种物相互关联之际经常把最终回归自己的可能性那样的意义与目的的关联抛到自己的前方。世界由于千丝万缕的链接最终还是联系在一起,此在不但是但个体而是无所不包的一个大大的集合。
古时候孔老夫子给所有的中国人立了一套成长的规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儒家几千年来对我们个人标准的要求吧,我们不仅没有减弱这种标准,反而强化了有些内容,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大家都一样,参照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然而如此经常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见自己,最后导致服从他人的支配,迷失自己。我们大家都有些相似之处,都在别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以为这就是世界。现在就什么是人我再解释。在于人的关系中生活时此在自身才是人。人一般不是作为自己自身生存的,自己作为社会的行为成了行动者。我们一方面在渴望脱离这一切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存在的意义,但是我们又依赖者这种相互依赖的状态从作为本来的自己自身存在可能性之自己自身逃避出来了。人从各种社会事件中理解自己,害怕或回避面对自己本来的可能性。海德格尔把这种存在样态称为非本真的生存或沉沦。在不断地理解,不断地思索中人可能会清醒,但是多数人会沉迷,不思考,这就是所说的芸芸众生吧,为了本来就是虚幻的存在而努力着,而这种努力或者什么你看待的态度,就是你的心境问题,心境是什么就是自己对于存在的真正的理解程度,人因为无法超脱所以痛苦。
再说到,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坐着打字吧,这是现身的形态么,海德格尔的说,所谓现身情态就是察觉到自己已经在这里,作为即成事实已经被抛到这里、被引渡到这个世界中,并且在这种状态中与自己面对面。因为自己意识到自己在这里了,所以自己已经在这里了,如果没有想自己在这里,没有反思那么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呢,以前千千万万次都不是那样过去了么,你记住了多少,因为一时一刻的觉醒而觉醒,然后与真实存在的自己面对面,这就是自我认识的高境界。我是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因为这需要首先否定一切自己欺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