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12

  首先对学校送给老师们每人一本书的举措表示感谢。因为我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不高,所以我选择了《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相信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该书详细记录了华老师的12节精品课,它们是: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我会用计算器吗、中括号、游手公平、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孙子定理、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圆的认识、六年级复习课审题、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每节课都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评析四个环节来描述。能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令我内心油然生成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1、先来谈谈华老师的课前慎思。从如何创设情境,如何渗透数学意识等等方面,华老师都非常细致的考虑了,这是一种负责人的态度,也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每一个教学内容,华老师都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的方法上给与了充分的琢磨,而且能引经据典找到合理安排的教育学依据。在这12篇实录里提到的部分思考,在我的教学实践里,就没能引起我的思考的琢磨,这是华老师高于我很多的一个令我汗颜的教学态度。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只有找准问题,才能做正确的事。找准问题,实际上是要在无疑处有疑,要突思维定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华老师认为:教和学是一回事,应该追问四个问题:

  (1)教(学)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教(学);

  (3)怎么做;

  (4)为什么这么做。

  设计一节课,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

  最根本的是要考虑教什么的问题。内容决定形式,教首先是因为需要教。备课时,对于教学内容和环节,我们应该多多地追问为什么。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只是多问了两个为什么,顺着学生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围绕问题,华老师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思考消化,和老师们交流,比较选择等等过程,最后定出了角的度量一课围绕三个主要问题开展教学:

  在每个问题的具体细节设计中都凝聚了华老师的智慧与汗水。

  4、充分发掘错误资源

  在华老师的课堂实录中,我充分体会到了由于融错而产生的精彩。以前总认为课堂上学生反馈时出现的错误越少这样的课就越成功。其实这不是绝对的,学生出错少固然是好事,但要看问题的难度如何,假如学生能在教师的百般诱导下仍坐镇不乱,在这种情况下出错少那绝对是好的。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东西都还云里雾里,到处出错,那肯定是老师教学不到位的问题。在华老师的课上,是允许学生有些差错的,甚至是欢迎一些差错的,而这样的差错不但没有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反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因为华老师把课堂中的差错作为资源来看待,让差错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当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这些差错,从差错中悟出道理,有所收获时,这节课就变得很有味道了。

  5、课后反思,华老师的课后反思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反思了。我的教学反思往往是几句话就了事了,往往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无非是针对教学中的困惑,以及自己比较得意之处加以渲染,再有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略微记录几点。可以说,那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反观华老师的教学反思,篇篇都可以成为独立的教学随笔,有思想,有理论。反思就是给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通过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达到了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了。

  在华老师的书中,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研究和思考的地方。看似再自然不过的导入或是布满了重重陷阱的教学过程,都是出自华老师的精心设计。从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评析,字里行间都使我如同在接受专家的指导一样,受益颇深。

  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你流连,温暖的故事让你赞叹,真实的感悟让你共鸣。

点击显示
标签: 制作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087460/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