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世界尽管喧嚣复杂世,却还有这样一个人,固守着自己的倔强。他的学问高深如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性格执意坚贞,后辈之人望尘莫及;内心没有浮躁的彷徨,却纯真倔强如同孩子。他,就是名震海内外的历史学家陈寅恪。陈寅恪,一个对于当代大部分国人来说并非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世纪回眸之际,却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关于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关于学人风骨而我对他的些许了解,大都来自于那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大学期间就曾听老师提及陈先生及此书,自此就被陈先生的学识和人格所吸引。2005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在西安图书大厦看到此书,当即购买下来。陆键东先生撰著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由于一起官司被迫停版。该书较为全面地叙述了陈寅恪这位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最后二十年的悲情人生。从中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伤痕。
每次阅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时,心绪不能平静,久久的徘徊在岭南校园、清华园、康乐园不禁唏嘘感叹,浮生万千思绪
从作者陆键东先生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到陈寅恪对他的感染力。且此感染力之巨大,使得间接接触的我们,同样入乎其内而无法自拔。盲目、膑足,只不过是上天赐予的肉体折磨;在动荡年代所遭受的人格侮辱,才是心灵最深处的苦痛。而所有的际遇,在这位伟大学人的身上,都化作了兴亡之叹。
这本书展露了陈寅恪1949-1969年这生命中的最后二十年,这二十年,不仅仅是陈寅恪一个人的二十年,更是其妻子、其助手、其学生、其朋友的二十年。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幅悲壮的画卷。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故事,说到底就是一位文化巨人在逆境中坚守的故事,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守以诗证史的学术思想,更坚守他一代鸿儒的高贵的风骨和人格。他对新政权没有敌意,不然为何不选择游走海外。但在那神州陆沉,整个中国被狂热,躁动的气氛包裹着的年代,他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任你政客学者,人来人往,任你叫嚣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我自岿然不动。
陈寅恪以其遗世独立的高贵人格和艰难曲折的文化苦旅,为知识分子树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被称为学人魂,他的名字,再一次成为知识人士仰视的高山,默对的巨影。曾有人称陈寅恪对史料的掌握是百科全书式的占有与百年来第一人。陈寅恪在对中国文化的俯瞰上已取得了一个一览众山小的罕有的支点。当代中国东方语言研究学者季羡林感叹道:先生治学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在近、现代中国学界,陈寅恪对中亚及东方古语言的用功之勤,是他人不可及的。他的造诣的才华,终随岁月的消逝而被淹没,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他带走的是他无比伦比的丰富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在这方面,他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他留下遗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
这本书欢笑很少,即使有,也无不掺杂着沉重的成份。就象它的封面那样,黑色的封面中印着先生伟岸而孱弱的身影,坚毅的目光,一袭长衫,一柄手杖,郁闷的封面似乎向读者透露出陈寅恪先生在无奈的最后二十年,抗争的二十年,生命喷发的二十年。黑白分明的封面似乎昭示着先生独立自由的人格,凝重而发人深思,叫人胸中呼出一声由衷感叹。
全书共二十二章,每看一章,都会浮生些许感慨,待翻到最后一页,竟无法理清思绪,无法下笔写这篇读后感,他让我不能触及,无法分析;他让我沉重,让我感叹万千,短短三四十年,历史已很淡忘,人也很淡忘。悠悠数十载,无论远观近看,人生的评说,仍是那样的朦胧,蓦然回首,恍如隔世。不过,有些人死了,但依然活着。作为历史学家,陈寅恪的生命已依附到那些卓尔不群的著作之中;作为一个文化大师,陈寅恪的灵魂已铸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
掩上书卷,静静的沉默,在他最后二十年的光阴中的意识中走一回。昭示着先生独立自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