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有感
卡尔维诺有个著作集叫做《为什么读经典》,其中他在第一篇通过多重解释给出了若干关于经典的定义。其实我们在阅读一部经典名著时,或是在阅读完毕一本经典著作时,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文学是人学,我想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命题。文学艺术的核心之点是人,是在同世界和环境打交道时塑造着自我的人。因此文学的本质实际是一个人的本质的问题。那么回到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这一问题上,我们首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认识我们人本身。经典是什么,即是那些描写出人的成长变化的心历路程的书籍,在这里我们体味到生活之路的痛苦与艰辛,在这里我们也同样感受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份坚韧与伟大,于是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反观自身,或是精神上的净化与提升,或是行动上的改变与改善。
我们可以把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当作一部心理分析小说来阅读,事实上这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说。该部长篇小说共分为五个部分,作者匠心独运,先是由在高加索服役的军官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向作者(身份是一个过路军官)讲述毕巧林和切尔克斯姑娘贝拉的爱情故事(《贝拉》),接着由这位作家讲述途中见到毕巧林的印象(《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并由此引出《毕巧林日记》里种的三篇小说(《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这时已经不是由第三者来介绍毕巧林,而是由主人公自己通过日记的形式来剖析自己的心灵。
作者在序言里这样写到:一个人的心灵的历史,哪怕是极其渺小的心灵,它也未必比整整一个民族的历史来得乏味和缺少教益,尤其是这部历史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自行省察所得出的结果。通过整部小说的阅读我们可以大致还原一个主人公的形象,毕巧林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继奥涅金之后的又一多余人形象,他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罗斯贵族青年的典型,他生来并非是一个平庸的任务,他富有使命感,意志坚定,才能出众,他渴求行动,渴求斗争,想做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但是三十年代的俄国,沙皇的统治更加严酷黑暗,人民遭受的压迫、人性受到的压抑、遭到的摧残更加深重。人的优点、才能、力量无法在可怕的现实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要改变这个社会缺乏方向和力量。主人公毕巧林肯定做过很多的尝试,但是他的尝试在这样的年代肯定得不到任何好的结果。可是剩下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毕巧林这一代的俄罗斯上层社会的年轻贵族们渐渐沦落,他们玩世不恭,以玩弄别人的感情,造成别人的痛苦也造成自己的痛苦为人生的目的,也就是成了一种在社会上多余的人。
我天生胸怀坦荡,可是有人责备我狡猾,这样我就变得内向了。我本来善恶分明,但是没有人来爱护我,相反,大家都来侮辱我,我就变得容易记仇了。我从小郁郁寡欢,人家的小孩子都快快活活,说说笑笑,我觉得自己比他们高尚,人家却把我看得比他们低劣,我就变得容易嫉妒;我天生有一颗爱心,可是没人理解我,我也就学会了恨。我那平淡无奇的青春年华就是在和自己、和社会的不断争斗中逝去的,由于害怕人家嘲笑,我把自己一些最善良的感情能够深深埋在心底,它们也就在那里死亡。我说了真话,人家不相信我,我只好撒谎。这是主人公记录在日记里的一段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不是自愿去堕落与冷漠,而是整个大的环境、大的人群迫使他们成为走入了迷途的玩世不恭的一代。我精神上残废了,我的心有一半已不存在,它枯萎、消失、死亡了,我割舍了它。另外一半还在微微的跳动,为替每个人效劳而活着,可是这一点没有人发现,因为谁也不知道我的心已有一半死了。其实在毕巧林冰冷冷的外壳下还是深掩着一颗热烈但却痛苦的心灵的,不然麻木的人何来如此的深省,彻底冷漠的人何来仍是微微颤动的心灵。可是极度冷酷的现实、嫉妒自私冷漠的群体不再保全一颗年轻人的心灵。
毕巧林在回顾自己一生全部往事时,他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在世界上有什么目的?但是当具体的目标无法找到时,他只好自怨自艾:啊,目的肯定是有的,我肯定负有崇高的使命,因为我感觉到心灵里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但我不知道这使命是什么;我沉溺于空虚而卑劣的情欲,我在这情欲的熔炉中锻炼得像铁一样冷酷和坚硬,却永远丧失了追求高尚目标的热情,丧失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从那个时候起,我多少次扮演过命运之斧的角色!我像一副刑具,常常无怨无仇,毫无怜悯之心,落到注定牺牲的人的头上。现实使他变成一个失去方向、精神空虚、凶恶怨恨、对人失去信心的人,这不仅是毕巧林对自己的鉴定,也是作家对那个时代的专制制度的无情鞭挞,归根到底,这样一代青年人之所以无所作为、无聊空虚、玩世不恭都是由于黑暗的沙皇统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一个人的战争,在黑暗的时代面前,主人公所代表的一代青年的心灵被冷冻扭曲了,在大的极权与专制下面是不会存有个人热情信心的空间的。在挤压中,年轻人变了型,成为无动于衷的人、多余的人,更甚是时代的帮凶。但是毕巧林在这场战争中有毕竟是没有意志消沉,完全被打败的。当毕巧林离开基斯沃斯茨克,来到N要塞,他回首往事,问自己为什么不走上命运为他开辟的那条安逸欢乐的道路时,他的回答是:不!我是不可能安于这种命运的!我就像一个生长在海盗船上的水手,心灵已经习惯与风暴斗争,在战斗中出生入死,一旦被抛到岸上,尽管有浓荫蔽日的树林在诱引,和煦的阳光在抚慰,却会感到无聊和苦闷;他会整天在海边的沙滩上踌躇,秦廷拍岸波浪的单调的絮语,剧目眺望烟波浩淼的远方:看看在隔开大海和灰色云层的白色水平线上是不是闪现一片期待已久的白帆。毫无疑问,主人公还是向往有所作为、有所抗争的生活的,那期待已久的白帆正是他冷漠与荒寒的心灵底处最热切的希望。这样说来在这场看似无声静止的战争,最后的毕巧林还是一个有着明朗希望的即将行动者。借用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多余人的毕巧林在与社会、体制的这场较量中终究还是个拥有不败意志的年轻人。
作家莱蒙托夫采用日记的形式来塑造毕巧林的性格是这一心理分析小说的重要特点。日记是一种人物心里的自白,在日记里,有对自己整个内心世界,自己整个复杂、矛盾的内心的精细分析,有对周围人物的细心观察,以及对时代与社会事件的主管评述。作者采用这种由客观到主管的描述,把人物从外貌到内心完全彻底地展示出来,也使得读者即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无限制的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他的灵魂的起伏变化,其实也是在考察我们自己灵魂的纯洁度。
再次回到我们为什么需要读经典这个问题上来,对于《当代英雄》这样一部俄罗斯经典著作,我们读后有什么重大的启发与感想呢?卡夫卡曾经说过我们需要的阅读是一把能够破开我们内心坚冰的厉斧,我们需要的是一本能够给我们的灵魂带来震击与敲打的经典著作。《当代英雄》描述的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出现的多余人代表的青年毕巧林,描述的是他在生的过程中的对抗、沉沦与萌生新的希望,难道这样的心灵选择与历程不是我们每一人所要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吗?
我们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灵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有一种正确的向导是非常关键的。要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总是顺风而行的,不是被天赋着来享受自由与幸福的,自由与幸福是要通过不断努力的奋斗与争取来实现的,我反抗故我存在。人是无用的激情,但人又必须是有激情的,不能因为懒散、畏惧就放弃了自我选择、自我奋斗的激情,人的一生当效仿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而不是做一个无所事事、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冷漠的人。文学是人学,正是承载着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文学才显得温情脉脉,才总是给孤独与冷寂的心灵承上温暖与希望。为什么我们需要经典阅读,因为经典中不仅呈现出了一个人面对社会时的那份迷惘、无助、受制与痛苦,更是展开一个看得到的未来的美好图景,人是有希望的,有目标的,最终朝向自由的。
在与黑暗的沙皇统治、残酷的极权制度对抗的战争中,毕巧林的心灵曾经被锻造的像铁一样冷酷与坚硬,可最终徜徉在海边的沙滩上,感受着绿荫浓浓,阳光温柔,他的灰色的双眼里呈现出了希望的白帆。他本非一个平庸之辈,他本是一个心怀崇高与梦想的年青人,他本是一个渴望大施拳脚、大展宏图的有为青年,可是?
我们在阅读完这部作品时,在无限制的走近一颗年青人的心灵后该有什么样的想法与行动呢。我们的青年一代正处在一个光明的健康的社会里,享受着一定程度上的物质的极大丰富,这时所谓的一个人的战争,其实就是与那物质大丰富后的极度膨胀的人的欲望来抗争,是与自我的意志相抗衡。人该拥有饱满的心灵,沉甸甸的头颅,可不能在丰富的物的面前迷失了心灵,丢弃了思想。我们要坚定地追寻着真理、爱与自由,坚韧地去实践内心中的崇高的思想,时刻准备承担建设祖国的大任。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时刻记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传统。所谓经典正是这些时刻提醒着我们身而为人的责任与伟大的作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当代英雄》这样一面文学经典的大镜子里,。而我们每一个走近经典,怀有思想的年青人都是我们时代的坚强勇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