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拯救男孩》读后感

《拯救男孩》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07

  前几年在华南师范读书时,经常听教授讲课时提到现在的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每年在大学里拿奖学金、考上硕士或博士的男孩子越来越少,而女孩子的成绩却越来越抢眼,男孩在校园里逐渐被边缘化。教授的话也曾引起我的深思,但对于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还了解得不够透彻。直到我看了欧阳老师推荐的这本书《拯救男孩》,才让我深有感触,豁然开朗。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的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就像朱永新教授在《拯救男孩》序言中指出: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是我们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能力来改变现行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我们的任教的班级,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生活方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才能够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对男孩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等待,对一份善意的批评和鼓励。

  一、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男孩比女孩发育晚,从上学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比女孩晚2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总体仍落后于女孩。男孩写字之所以比不上女孩,主要因为男孩的精细肌肉动作以及控制他们的神经的发育都要比同龄女孩晚一些。了解了男孩的成长规律,我们应该按照一个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心里年龄来进行教育。宽容理解帮助暂时落后的男孩,避免用统一标准来评价所有的男孩和女孩,过早给由于发育落后而影响学业成绩的男孩打入差生的行列,被强行扣上差生的帽子,使男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对学业失去了信心。因此,我们要耐心等待花开,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因为我们知道,当男孩在学习上不够理想时,并不一定是因为他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并不一定是因为他调皮贪玩,而更有可能使因为他的发育暂时落后于女孩。

  二、尊重性别差异,学会欣赏不一样的男孩。雄性激素塑造了与女孩不一样的男孩,男孩表现出更高的活力,更愿意寻求刺激,更爱冒险。当男孩好动、顽皮,偶尔犯些小错误时,教师会更宽容,因为我们知道男孩需要更多的运动,过剩活力及不安分正是男孩的天性。一般认为男性的情感应该是坚强的,但其实是假象。男孩看似坚强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脆弱的一面,男孩的情绪情感上比女孩脆弱。每当男孩因挫折而生气、因痛苦而哭泣、因害怕而恐惧时,教师会安慰他,鼓励他,因为我们知道,男孩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坚强,男孩的感情也有脆弱的一面。

  三、改革教学方式,让课程动起来。男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运动,但我们的教育偏向于静,学校、老师、家长眼里满是考试、分数、升学,这不但不利于男孩,对女孩也是伤害。在小学,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如果两节课是同一门课,老师为了多讲一些东西时常剥夺课间10分钟休息。课间休息,学生只能上厕所、喝水,不许在楼道追跑打闹。这样一节课下来,特别是男孩子由于课间没有活动,上课根本不可能专注听课。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所担任的402班,班上的男同学多,上课感觉就好像有一种不安分的因素,因此,我的课堂上总是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反而认真很多。

  四、培养负责人的男孩

  作为未来的男子汉,一个男孩,必须从小学会承担责任,因为在他的身上,必将肩负起家庭、社会的责任,这是无法逃避的。

  对自己负责的男孩,将来就是有出息的男子汉;

  对家庭负责的男孩,将来是有爱心的男孩;

  对社会负责的男孩,将来是有作为的男孩。

  责任使人成长,责任使人超越。责任就像钙,没有社会责任的男孩永远难以担当大任。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包办太多,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就像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就会剥夺学生思考的空间。路是自己走出来,无论是学习还是成长,都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如何把课堂的教转化学生的学,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

  如果非要把教育比做一场人生竞赛,那么教育不是短跑,而是长跑。短跑讲求起跑的初始速度,在短时间内即决胜负。长跑讲求的是实力和耐力,重要的是谁能笑到最后。如果我们把教育比作短跑,由于男孩的暂时落后,许多男孩未赛先输;如把教育看做长跑,即使暂时落后,如果教育得法,男孩仍有机会追赶上女孩。

点击显示
标签: 母亲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097394/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