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07
一本短篇科幻小说,用一种近乎浪漫的描写手法,简单的探讨了一个问题——“技术的尽头能不能超越和吞噬掉艺术的价值”。这是我读完这本小说后,对这本小说的最直观印象,而这恰好也是《诗云》这本小说的主题,一场技术与艺术的碰撞。
这个问题,对于这个时代,难道不是很有趣吗?
小说刻画的人物不多,却又各具各的特点。故事短小,内容却描绘的淋漓尽致独具美感,既不空洞也不无趣。
一直觉得科幻小说的阅读,在审美的体验上存在“捷径”,题材天然具有想象力本身的美感。而能用短篇把这种美感传递到位,又是一件很考验作者笔力的事情。而《诗云》就是这样美妙的作品。
那回到小说所提出的那个问题——“技术的尽头能不能超越和吞噬掉艺术的价值”。我想,在现有的想象力框架,确实无法想象技术能用如何的方式超脱艺术的创造给人带来的感知。也许回归到最本质的问题,如果技术能彻底解构灵魂,把灵魂也用唯物的方式解释清楚,那也许有希望吞噬掉艺术。
我仍旧相信,艺术不是技术所能吞噬的。就如文中的那样,“李白”用技术把所有文字的组合都造出来,这样不管以后的诗再好,也都是抄袭“李白”的诗。但即使这样,“李白”也无法超越李白,因为造出的诗仅仅是海量的自由排列文字,并无美感。艺术是一种美的语言,这种语言是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
艺术是需要用心灵去创造,而不是用技术吞噬的。
愿我们还记得,生活不只是忙碌、不只是呼吸,生活还有一种展现方式,就是诗歌,虽然诗歌未必能换钱,但诗歌总是在印刻文明,印刻人类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无论我们怎样活着,留下一些能引起共鸣,激活思考的文字,让他们以艺术的格律表现,这就是文明的密码。
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是么?(郑亚男)
点击显示
《诗云》读后感 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099112/
上一篇: 《美丽的胎记》有感 (400字)
下一篇: 《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