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20

  读完《陶行知名篇精选》后,确实有神清气爽、眼界大开之感。我更清楚地认识了教育家思想情怀和教育的真谛,收获极大。

  下面针对陶公的重要教育论述作以整理,来重新理解陶公的教育思想,让我重新洗洗脑子吧!

  一、关于教学合一

  1、教学要合一的理由有三个:

  (1)、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

  (2)、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

  (3)、教的法子、学的法子、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第一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这样的联络,先生学生都能自理自动,都有机会方法找那新理。

  我的体会是:节目好不好,要看观众喜不喜欢;教学好不好,要看学生受益多少。所以,观众是上帝学生是主人。

  二、第一流的教育家的标准

  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有两个素质: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这两者其实是两种精神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创造是民族兴旺的不竭动力,无创造就无发展。教育家当然要有创造精神。

  三、关于新教育

  1、教育是什么:是继续经验的改造,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

  2、新教育的目的:第一对天然界,使学生有利用它的能力;第二是谋共同的幸福。概括起来是自主、自立、自动,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3、新教育的方法:a、符合目的。b。依据经验。c。共同生活。d。积极设施。e。注重启发。f。鼓励自治。g。全部发育。h。唤起兴味。i。责成效率。我觉得这很有科学道理。教育的科学性是最重要的。

  4、新学校: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学校。须把社会上的事,选择主要的,一件件在学校里举行起来,要让学生在校内和校外都是一个人,不能造就一个与世隔绝的学校,让学校成为一个微社会。这是大教育观。

  5、新学生:新学生要自己去学,不可坐而受教,学人生之道,追求高尚生活,完美生活,永久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可夺取这一地位。

  6、新教员:重视引导学生怎样去学,首先要有信仰心,要坚定信念: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第二要有责任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无教育。第三是共和的精神。要放下架子,不搞师道尊严。第四,要有开辟精神。第五,要有试验精神。其中,共和精神在今天,就是指教学民主,要给学生民主的教育环境。

  7、新课程:陶公当时提到新课程,现在又有新课程的实施。

  8、新教材:陶公对教材提出了适应性要求。

  四、关于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1)、陶公提出自动主义:智育要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其实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展。

  (2)、学生自治是什么?a、指全校同学,有团体意思。b、自己管理自己。c、练习自治: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大小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自流,乃是练习自治。陶公这一观点,在现在的教育理念中,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看来,我们的教育思想是有继承和发展的。

  五、关于学生的精神

  1、学生求学要有科学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发展观;

  2、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追求真理,矢志不渝。

  六、关于学做一个人

  一个完整的人要有三要素:健康的体魄;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

  其实陶公这一观点启发了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个个体魄健全、有思想的劳动者。

  七、关于我之学校观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学校里,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相互锻炼,要知道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影响是很大的。办学如治水,须以导的方式处理,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和谐完美。

  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一部分。要与生活相通,要想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这是具体讲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要把学校放到阳光下生长,要接受各界人士的批评指正。陶公的学校观其实透出他的教育思想,那就是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同社会联系起来,必须是开放的、阳光的、高尚的。

  八、关于我们的信条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百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学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同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作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陶公如诗的语言,哲学家的思想归纳了教育发展目标和办法,表达了自己事业的高尚追求,如灯塔一样,照亮我们的前进方向;如舵手一样,带领我们驶向光辉的彼岸。

  九、关于教学做合一

  1、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2、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里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十、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系,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生活即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健康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以此类推,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十一、什么是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也是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只是生活的三个方面,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坐有三个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去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自己的教育。

  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立生活教育学说,让教育贴近民众和生活实际,受到进步教师和百姓的欢迎,引起教育专家的关注。

  陶行知研究和试验的问题,直到今天仍很新鲜。仍有研究价值。他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伪知识阶级等文章的论述观点,经八十多年的验证,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生活教育论点,已有新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反对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在教育领域广泛展开,取得可喜成绩,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标志。

  多年来,我从事教学工作,早知道陶行知其人,不过,对他的教育思想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不够全。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陶公是一位留学归来的教育家,他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教育。他所提出的教育学说,不但强调现实功能,而且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标,符合国情,又面向未来,他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教育的宝贵典藏。

  近几年来,外来的教育理论在冲击着我们的思想,好像我们的教育思想落后了,不能与时俱进了,于是乎,我们这边学外国的教育经验,那边丢掉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东西,盲目地去实践,其不知,陶行知八十年前的理论到现在还好用,他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继承和发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听来是多么准确,简直就是真理。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即教学合一,在今天看来,还是值得推行的教育方法,而这么多年,我们的进展又如何呢?陶公九泉之下,恐怕会为之泣血。

  陶公极力反对杀人的会考。他说过分的考试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可考试还在学校里主宰一切。

  陶公高举生活即教育的大旗,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伪知识。如今,我们的教育脱离生活的地方还是不少,许多学生不认识农作物,真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啊!

  陶行知的写作水平很高,他的文章语言通俗易懂,不愧为教育家,连这样的小事都处理得十分妥贴。

  董必武曾写道: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我们当他上他为我们修筑的山路继续攀登,而不是站在半山腰观光游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读陶行知,不去实践陶公的思想,那几乎是盲人摸象,不知其可也。

点击显示
标签: 成长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01023/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