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魅力读后感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不应该是一张面孔,而应该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有时,他应该是学生的严师,这样能让学生们知道做人的准则;有时,他应该是孩子的慈母,这样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你心中那份浓浓的爱;有时,他又得成为学生们的挚友,这样能让他们敞开心胸,畅所欲言。而这三种角色,又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进行合理的转换。
一、严师
常言道,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班级工作首先应从建立健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常规管理。而抓班级常规管理,应当从一个严字入手。遵循这样的原则,每逢开学以后的几个星期里,我都要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校规校纪、班规班纪,而对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务必遵守。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时时督促,日日检查,以求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周一的晨会上,那面鲜艳的流动红旗,能否来到我们的教室,就是对学生们一周表现的最好验证。
有一天,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的班干部跟我说,上午的眼保健操课上,有几个学生因为不认真做,有的因为睁开了眼睛,被值日的学生扣分了。于是我马上找到这几个学生,了解他们眼保健操课上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从班级的荣誉受到影响出发,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同时也做出严厉批评:那就是在小红花榜上从严扣分,并命令他们中午休息时,到老师办公室补做眼保健操。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和细心观察,发现有大多数的学生因为不会做眼保健操而乱做一气。出于对学生眼睛的保护,我利用班队课,介绍了眼保健操对于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还重新教了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
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执行班规班纪时,我总是以一位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二、慈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作为老师,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该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有一次上午,我在整理学生家庭作业的时候,发现我们班刚转来的一个女孩没有交作业。我一脸怒气地叫着她的名字,问她的作业交在哪里?她惶恐地望着我,小手紧张地抓着自己的衣服。看着她的可怜相,我有点于心不忍,就把她轻轻地拉到我的身边,轻声细语地对她说:咱们不急,慢慢来。老师知道你昨晚忘了写作业,不写作业学习成绩可要下降的,咱们今天就把它补起来,好吗?她一开始信奉沉默是金,后来在我和风细雨的安慰下,和我说起了悄悄话。而下午放学之前,一本书写端正的作业本早已放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会心地笑了。
老师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地播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三、挚友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最大程度上的沟通。为了能够以心换心,我主要尝试了一种平行交谈法。平行交谈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意即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当班级中的学生犯了错误时,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当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时,我与他们沟通时,运用平行交谈法进行,往往能引起好的回应。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会让师生都感到轻松、舒畅。这种交谈的机会,能从几乎所有共同相处的活动中获得,如一起郊游时,坐下来闲聊时,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时,一起玩耍时事实也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效果十分明显。有一次,我发现班中平时成绩挺好的一个女孩,不知怎么的,成绩有大幅度的滑坡现象,而她又是个很敏感的小姑娘,平常话也不多,属于那种内向的女孩。于是,我利用一次春游的机会,装做不经意的样子,问她:你不是很爱笑的吗,最近怎么不笑了呢?也许是因为不在教室里,也许是因为在那样自由而悠闲的氛围下,她说了很多,告诉我她爸爸妈妈在吵架后爸爸离家的事情。哦,原来是这样!我马上同情地牵着她的手,和她边走边聊,推心置腹地帮她出主意,苦口婆心,劝慰了整整一上午,才解开了她心中的那个结。
当你是严师时,你能让学生们知道做人的准则;当你是慈母时,你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你心中那份浓浓的爱;当你是学生的挚友时,你能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一个教师的魅力,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