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02

  对我来说,读书是一件快乐而充实的事,而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却是一件痛苦而寂寞的事,至少合上这本书的瞬间我不由的感慨,小说由捷克作家珠兰昆德拉创作,作家用娴熟的笔调将这休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与情感浓烈的一个新水平。

  初读作品,可谓是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更确切的说是根本没有可读性,耐着性子读下去:小说以二战后,苏联军队进占,捷克大量知识分子逃亡去欧洲海外作为故事的背景,一男二女交缠的爱情故事,带出了作者对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生命的省思与嘲讽。特丽萨、托马斯、萨宾娜,三个不同的职业,不同追求,不同经历的人,而对这个疯狂而又荒谬的现实社会,他们思考着;行动着;追求着;放弃着。

  身为医生的托马斯半是风流半是深情,对特丽萨的爱与压抑的放荡撕扯着他,决心用手术刀割开这世界一切伪装与媚俗的表层,看清里面隐藏着什么。他怀着一种深切的欲望,想要玩弄揭露这世界的一切,以放荡的成就自居,却又遇上了六个碰巧顺水飘的特丽萨,那一眼,万年,当他离开苏黎世,回布拉格时,那句坚定的muss、seiu(非如此不可),他第一次快乐地看清自己。

  之后的日子,托马斯放荡难收,特丽萨深情嫉妒着。白日被训服的妒嫉在夜晚肆意撕扯着他的心房,本以为此书到这两人出场便可走单线了,却又出现了一个天才的画家萨宾娜,厌恶一切极端主义,却无时不扮演一个极端主义者的角色,在他慢慢长途的背叛中,每一个吸引的背叛是罪恶也是胜利。他不愿遵守,他拒绝服从。在一次次的胜利自我陶醉,却滑向极度的痛苦。当他猛然醒悟自己背叛了自己的背叛时,生命也只剩下终点。品读故事中人物一次次心灵的煎熬,一遍遍痛苦的历练,文篇大量渲染、烘托,将小说情感表现的淋离尽致。当对与错,情与重,灵与肉的观念冲击在一起时,这世界苍白的只剩下那恐怖的令人窒息。

  托马斯惬意生活基于在一间玻璃房子里,人人能看见你,没有任何秘密,的超现实理论,一篇俄底浦斯记的读后感,深刻地写出人永远无法用不知者去掩饰罪过,而是如俄底浦斯般捥眼放逐来承接自己。政党的压迫使他因一文而沦落为洗窗匠。部里的监查员终于使他明白,当对面坐着一个使人愉快、值得尊重、有礼貌的人时,要不断提醒自己,他说的都不是实话,没有一句处于真心。托马斯人生如我们的思维一般,在跌跌撞撞中成长,也正是这种生活,使他发出人类在失去了其生存空间时,一切便成为了不可思议轻,即使那曾是厚重的生命,博学即为媚俗作态的理论,让人类世界文明变得荒诞不禁,但我们又无法在那个时代的影子里,说出对或错。

  也许,这沉重的一切都是这样。我们的历史,我们世界只是尼采的一次次轮回,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相当于它根本没有发生过,因为果如可选择,我们会不断实验每一种可能性比较其结果,使它最终成为一种定性游戏。而现在的我们,只能将生命与历史相接,生命如历史那般轻如鸿毛,似尘埃卷入太虚,它是明日不复在的任何东西。

  追求背叛一切的人,似奋斗在路上,迷惘怅然的一生。一次次用手中的刀割开历史与自己内心的畸形,与犬相伴的竹篮女儿,仍在追寻那个可以安定的国度。茫茫人海中,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真的可以交给历史去评判吗?年近花甲的托马斯轻声解说着生命,历史与自由的重量。认识到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事业束缚,这才是一种极度解脱。因为,过往云烟般的一切,在你轻如鸿毛的生命中,却只是一般看似厚重,不能让人承受却又必须接受的轻薄。

点击显示
标签: 老师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02722/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