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工作越来越忙碌,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不是因为挤不出时间,而是因为内心早已浮渣四起,难以沉静。近日总算静下心来读完了一本书,庆幸自己还能找到读书的感觉,庆幸自己还能心有所感。
这本书的名字叫《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熊培云,不到40岁,江西人,一个非常优秀的学者、思考者,担任过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及特约撰稿人,现在南开大学任教。正如作者所说,理性思考,感性表达,这本书格局很大,却又娓娓可读。
这本书以故乡村庄为起点,以江西农村为背景的亲情故事,真实记录了一群农村人家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故事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是书中人物的故事,更是几代人的经历。作者试图以此讲述30年来中国农村的变迁,并进而扩大到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和沉浮,在这一过程中,还不忘打捞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者们的努力与挫折。试图从一滴水里看到整个世界,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具有历史的穿透力。
书中说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这句话,其实可以多面理解。
从情感和记忆的角度看,这是普遍的。对于一个常年在外的人,家乡更多是活在记忆里,是童年、少年时所接触的人事,所居住的建筑,所徜徉的山水,二三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切。当一个人多年后回到家乡,不再有熟悉的感觉,他心目中的家乡便轰然塌陷。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尤其对中西部的部分农村而言,何止是沦陷,简直是崩塌。因为这30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城市的发展。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农民进城了,可是由于土地拥有农民(熊培云语),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个暂住地,哪怕居住了10年20年。结果是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低调地入住城市,农村中留下大量老人和儿童,缺乏生气。农家子弟一旦鲤鱼跃了龙门考上大学,就大多不会再回去,升学体制如抽水机一般,将农村里最有生命力的个体诱惑进城。
农家的大学生们,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命运?考上大学是件喜事,至少几十年前是这样。当时,考入大学是和洞房花烛一样,似乎是人生成功的预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大学生,也多不负众望,往往扮演了一个家族拯救者的角色,作者熊培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时至今日,这样的梦想在逐渐毁灭。原因有二:一是大学扩招。2000年以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超过100万人,现在每年超过600万人,就业竞争压力空前加大,薪资预期也一再调低;二是城市高房价。北上广深,对于年轻人始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动辄过万的房价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以不高的起薪工资,对抗巨额的房价支出,只能望洋兴叹。
家庭不富裕的农家子弟刚一毕业,就背上生活的大山,自顾不暇,何来拯救他人?这一情形,已经成为一个不小的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这并不是臆测,看看各种报道、调查,大学生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新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乡差异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其实乡乡差异也需要关注。虽然暴力拆迁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在东部发达地区,似乎盼拆更是一种常态。我真正想说的是,农民本来是固化在土地上的,他们最大的资产宅地基及其上的房屋,只能使用不能买卖,不具备市场价值。大都市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征地拆迁,他们因而拥有了一次资产置换的机会,拥有了具有市场价值的城市住房,但这种转变是被动的,守株待兔式的。而偏远地区的农民,却连守株待兔的机会都没有。这样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村庄,也可以成为重要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一个村庄的命运是中国命运的缩影,而一个个村庄的命运又恰恰构成了这个成长变化的国家。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艰深的话题,农村的希望在哪里?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虽然我们和作者都在思考,但暂时还回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