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墉《啊啊》有感:爱,要有责任
爱,要有责任
——读刘墉《啊啊》有感
丁岚
作者系农工党苏州市平江中学支部主任
假日里,我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感动、还有几分羡慕,几乎是一口气就把著名作家、画家刘墉的作品《啊啊》读完了。这部长篇纪实小说写的是:“2007年春,一对加拿大野雁闯入了我的生活,开始了一段历时369的人雁奇缘。我给它们取名为‘啊啊’和‘呀呀’。”“讲我与它们的交流,由陌生到熟稔,由猜疑到互信,进而产生深厚的情感。”
小说虽然写的是人鸟奇缘,但它以“物”寓“理”,以“虫鸟”寓“人情”,读者在为这对野雁的成长牵挂的同时;为刘墉及其家人爱护野雁的行为所感动的同时;也对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人生问题不由得产生深深的思索。
刘墉用喂野雁面包的方式训练野雁,与它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啊啊和呀呀因此也独独享用着作家的宠爱,长得比其它野雁都胖,打斗也狠。然而自然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在争抢作者夫妇喂的面包时,啊啊和呀呀的两个小宝宝也被对手踩死了,而啊啊和呀呀也带着剩下的两个孩子失踪了,任凭作者夫妇如何呼喊,就是不见踪影。刘墉夫妇感到万分伤心,不断地自责。我读到这段时,感慨尤深。“今早太太坐在床边说:瞧!那天看到的三只野雁,带着七只小雁,过得多好?它们没人喂,自食其力不是长得挺好吗?由喂野雁这件事可以知道每个人都该靠自己,父母不能给孩子太多钱,钱多了非但孩子不努力而且惹外人眼红,有危险。”
是呀,人类对动物的这种宠爱,在人类是爱;在动物往往会变成害。不是一味地给予,便是一种爱,爱应该有分寸,应该遵循规律,顺乎自然的。书中写道:刘墉把在纽约养的螳螂带回台北,用心喂养,结果螳螂蛋提前五个月孵化,蹦蹦跳跳的小螳螂全被妈妈吃掉。因为北美的母螳螂生蛋后不久就会老死或冻死,螳螂蛋要到来年春天才会孵化,所以没有一个螳螂妈妈见过自己的孩子。现在,到了温暖的台北,乱了自然规律,母螳螂没死,小螳螂已经降世,妈妈不认识自己的孩子,还以为是美食,就吃掉了。
爱变成了害。其实真正的爱应该是有责任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付出就是爱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埋头于批改作业题海中就是爱吗?是因为学生调皮,把学生留下在班里弄到六点七点,教师有家不回,有饭不吃是一种爱吗?也许吧,我们曾经都这样做过,也许吧,曾经提倡这种爱。然而,如今我觉得这与刘墉把螳螂带回台北、一味地喂食啊啊、呀呀是一样的,不尊重对方,不遵循规律,不考虑后果,只以为只要付出自己的爱,便有一个美好的结果,而事实往往相反。爱,是要有责任的!你这样做,学生接受吗?有好的效果吗?学生的感受你考虑过吗?学生的身体你关心吗?学生的未来你又想过多少呢?成绩也许高了几分,但眼睛近视了、身体累垮了、学习兴趣被磨掉了,能力没见进展,心理却扭曲了。这种爱,是不是缺少一点责任呢?当然,有时这是我们教师无奈的选择,但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那种观念,改变一些陈旧的方法,尽可能全面地为学生着想,为他们的一生着想,为我们的学生负起爱的责任。
作为一名母亲,我也触动很深。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为他付出无怨无悔。只希望多一些爱给自己的孩子,多些再多些,尽量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多些庇护,多些给予。然而,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向社会,总有一天父母无力遮天。“由喂野雁这件事可以知道每个人都该靠自己,父母不能给孩子太多钱,钱多了非但孩子不努力而且惹外人眼红,有危险。”“养不教,父之过”,对子女的爱也是充满责任的。上海机场留日学生的刺母事件,“我的父亲是李刚”的叫嚣,都警示着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的,切不可盲目地爱、一味地爱,那种偏爱,只会孕育畸形的种子,不利人不利己,甚至祸害社会。“坑爹”儿子李天一,也是因为李双江老来得子,异常偏爱这个儿子造成的。他倾力培养儿子,也算是爱得很了不起,儿子也长得威猛高大,多才多艺,却不想还是出了事。原来,老李忘了培养儿子最关键的:德。结果儿子害人害己,还“坑爹”。儿子打了人,父亲去道歉,这个老父亲认为儿子在青春期,所以才这样。谁没有过青春期啊,青春期是你儿子这样的吗?明明是你没有负起教育的责任啊!所以这个儿子后来继续“坑爹”只是早晚的事。护犊心切的老李,让自已对儿子一味的爱变成了害。
当然,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家长,我们首要的责任便是爱护和养育自己的孩子,使他健康成长,能自立于社会。没有人喂面包的野雁不是照样好好地活着,生儿育女吗?不必只想着为儿女遮风挡雨,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
刘墉精彩流畅的叙写,让我享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文学的酣畅淋漓之美,也让我感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一篇鸟事,却让我想起很多很多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