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疯癫与文明》的读书笔记
福柯的伟大在于最深刻最基础的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即便他自己不承认,却已然成为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先锋。看前述评论有人不喜欢福柯,但我想说,你可以不喜欢福柯,却不能低看了批判。在这批判中,福柯回答了他曾经初衷问题了么?他尝试着回答,可却引来的人类对本身更沉重的困惑。
理性是对的么?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卡尔贝克尔的思维,启蒙思想家们开启的理性的王国却是对圣奥古斯丁神学天城的反复。福柯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理性(我们今天人类的共识)或许无法用正确与否来判断,我们的理性只是对我们自认为的正确的理性,从而又不断加强非理性来让他扩大强化。当我们跳出思维的禁锢,将理性与非理性(不要被非字误导)摆在同一平台上,或许,理性的成功不在于“正确”,而在于扩大和加强。福柯在结构近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础,这成为了他对西方文化根基的批判。他汲取灵感于尼采、梵高、阿尔托,批判着图克、皮内尔和弗洛伊德,那个文艺复兴时代(理性和非理性对峙还未形成的时代)的自由的交流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人类思维的自由还是禁闭?人类创造出理性,却将自我禁锢于理性之中。
抛却内容,福柯批判继承着西方批判哲学的传统。在我看来,对于我们,反思现代或许不那么重要,但吸取批判的方法却是难能可贵。西方学者的有着批判一切颠覆一切的精神,而这种全面的怀疑和否定才可在破中寻立,当今天我们还在一味固守强调传统时,批判的精神也消失殆尽。而福柯,是一个样本,一个都不愿自我批评的人何谈进步?
“愚人船”,还是后来象征着文明,标志着进步的“疯人院”,都是被划为尘世之外的区域,它虽然带着人们的恐惧,却也毫无疑问地张示人们对它毫不留情的控制。
疯者多处漂浮之地,喜乐自当,若智若愚,具有藐视一切的大无畏。虽仍食五谷杂粮,却已游离十丈红尘之外。
凡夫俗子如我这等,既落地尘世,受限于地心引力,大概也惟有脚踏实地,才不至于失重跌落。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