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4-11-30

  薛丽田 微华宇

  《逃避自由》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读过之后感触颇深。

  自由是一个与必然性相对的概念,它意味着:一个人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可能的事情做出自我决定的选择。必然的事情就是只有唯一选择而别无选择的事情,而可能的事情就是存在多种选择的事情。实现自由的复杂路径,使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迷失自由。自由这种主观意愿在于自我意识,而并不在乎自我意识的对错。一个人的自由并不一定是理性的,人们依然会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有人选择犯罪,他就实现了他的自由。我们以社会规则的标准评判他是错的甚至是一种恶行,可他们自我意识中并不在乎这种社会规定性的对错。在此意义上,很难说自由是好是坏,我们所谓的好坏都下意识的加上了社会道德标准的评判。公认的行为标准成为衡量所有人行为的标杆,这算不算侵害了少数人的自由?

  人们都期望获得某种认同,认同前提是与之同化,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接受同类,排斥异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我族类,虽远必诛不谋而合。要想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就要尽量与周围人保持一致。这种意义上的"伪装"可能由于个体本身个性如此,也有可能是压抑了自己的个性来寻求别人给的安全感,某种程度上说,孤独感来源于自身,而安全感来源于他人。这种外来的力量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其实就是拒绝自我的自由。同样,人们认为与大多数一样的才是"正常",一旦某种不同发生,就是异类,人具有的文明性促成了宽容的出现,但在心底是否接受无从得知。他人也就失去了在群体中的安全感。由此推断,"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是否是在妨碍自由,多数就一定是对的吗?这种多数人以其自身压制另一部分人,使其难以发声,很显然不是对自由的维护。西方社会中所倡导的宽容原则,是所谓自由的沃土,可何为宽容,这一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接受与我相异者,然后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高喊你有你的自由,我不计较不追究。当然这对于社会来说是好的,如果连宽容都没有,生活无法想象。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就努力与别人一样,大多数人选择做多数人,而不愿做服从多数人的少数人。

  放弃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从健康走向不健康的过程,而最终目的却是为了适应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摧毁自我个性的过程,社会化程度越高,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多,受压抑的方面也就越多。我们出于求知去学习,出于寻求幸福而好好生活,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好的条件而努力工作。在食不果腹的时候为了活命可以忽略其他的非物质需求,可在当代社会中,以中国人为例,衣食住行已基本满足,但原本应高尚的生活,工作,学习在强大的压力下个个都使人不痛快,这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真正目的,我们归咎于忙忙碌碌是为了生存。这恰恰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可以说我们如今过得并不健康。这种丧失个性的生活还没有精神病人陷入自我的虚幻中来的有滋有味。我们看着能让我们知道的新闻,受着理应受的教育,在强大的现实中保持缄默,却在网络中肆无忌惮,然后连网络监管都让不同的声音沉寂下来。大多数人乐于丧失个性,以平稳的方式出生、应试,买房,娶妻,生子,也没有像书上说的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今天量的增长以我们个性的减少为代价,还有多少人在维护自我的斗争中并没有完全投降?

  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网络上出现一些类似喷子,五毛党之类,这是网络舆论的必然。匿名心理让社会约束力和自我控制力下降,更多的网民会开门见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产生一些与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行为特征,突显更鲜明的个体性格。简单来说,在网络中,个人更倾向于将自己角色的某个特征放大化(如道德、偏激等)进行表达而不用担心受与现实中同等强度的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的实质谴责。可能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认同、并可以表达自我的主体并不存在。简单来说,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只会显露出他人格的一部分,这部分为外显人格,这个人格通常是正面的。但是另一部分人格由于受到社会道德约束归入内在人格。网络平台为内在人格的外显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将内心的冲突、暴躁融入某评论事件中加之释放,而这仅仅需要付出注册一个ID这样小的成本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网络舆论场甚至会成为垃圾场,出现幼稚、中二、不理性的言论。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还有许多方面我们存在着内外的不一致,以致于个性的模糊,以错误的卑劣的方法表达着较为极端的诉求,其实还是无力摆脱外在的束缚。外在权威的摆脱还在于我们所表达的有意义。

  儿童被塑造为成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压抑自由的典型,文化与教育善于将一个尚未成熟的个体塑造成为他们想要的那样。如果说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那么也就是人为添加的规定性使后天的个性千差万别。通过大量的规则说教,甚至是威胁、哄骗、惩罚来压抑人性中生而就有的成分,无论是善性还是劣性。若社会需要听话的,屈从的、不反抗的个体,那么施加的压力也就越大,教育越严格,束缚越大。反之,当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具有活力的人才,那么儿童则被有意识的引导着成为个性化的个体,当然这是针对公共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更是塑造个性的前言阵地,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儿童将来初始的世界人生观。在大家长制盛行的家庭中,儿童可能会成长为唯唯诺诺,老实本分的孩子,在家庭成员个性相对开放,氛围和谐的家庭中,儿童的个性发展可能更为丰富。所以,这种规定性的加入可能是整个社会的有意识之举,也可能是小群体的无意识影响,但有意识或无意识都会共同引向同一个结果,那就是压抑个体天生的自发性,可若是按教育的本意,我们也是出于程度上的好心,希望下一代能以最好的方式得以发展。这种早期的束缚是否构成对个体自由发展的侵害?所以,自由这个概念是适用于每个初生的个体的吗,它究竟是正对谁而言的,难道只有具有个体行为能力的个体才享有这种权利。连个体享有权利的主体界限都含糊不清的情况下,我们口中常提的自由,连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

  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虚幻性,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拥有了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吗?想想我们自己所做的那些决定吧,学习,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仅仅为了过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们拼命工作,戴上面具进行各种表演,为了责任而放弃乐趣和幸福,难道真是为了不愧对自己这一生? 我们无可救药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对自己的一切作出规划,被孤独感,恐惧感和各种直接威胁着我们的自由,生命和舒适的力量所驱使;我们欺骗自己找到了为之拼命奋斗的自我,最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社会的自我。 金钱,地位,权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撑起了我们脆弱的生活,依靠这些外在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当然同时也放弃了自由。但是,这种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撑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随之消失。我们把自我地位的稳固建立在太多的外在因素上,但这种非内心的自我强大本身就是不稳固的。无法人人掌控的外在崩塌后,我们还能靠什么获得安全感。

  这就是一个残酷的选择题:逃避自由,还是忍受孤独?而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前者,也正常,追寻自由的代价太大,倒不如糊涂一世来得安稳。为自己而活这几个字说得轻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个人的选择还是可以实现的我也都能理解。虽说保持个性困难重重,但只要坚持,还是可以实现的。

点击显示
标签: 重阳节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13716/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