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其他读后感   2025-01-19

  《士与中国文化》①读书笔记

  序

  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知”,认为他们是人类得基本价值

  (如理性、自由、平等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

  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自序第2页

  “知识分子”并不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首先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

  的人;同时还必须深切的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于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厉害之

  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实际上具有一种宗教承担的精神。

  自序第2页

  康德“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务之上运用理性”,乃为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

  自序第4页

  古希腊哲学家是否与西方近代知识分子是一脉相承的?答曰:“否。”古希腊

  哲学家向往的是“静观的人生”(由希腊文“理性”翻译而来),即以静观冥想为

  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们虽重视理性,但他们的“理论理性”不屑用于康德所谓的

  “公共事务”上,也就是说他们冥想的理论并不是拿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而西方近代知识分子,他们向往的是“行动的人生”,即把他们所研究出来的理

  论拿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旨在用实践来改变世界。

  自序第5—6页

  基督教教士与古希腊哲学家有什么不同?与近代知识分子又有什么关系?

  基督教是一种“救世”的宗教;它不但为西方文化树立了最高的道德标准,而且

  持此标准以转化全世界。从积极的一方面看,它在中古文化史上的贡献是无可否

  认的。基督教的教士之中有人教化了入侵的蛮族,有人驯服了君主的专暴权力,

  更有人发展了学术和教育。显然和希腊的哲学家不同,他们做的正是改变世界的

  工作。希腊哲学家并没有对奴隶制度提出怀疑,中古教士则明白的宣称奴隶制度

  是不道德的,因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就文化和社会使命而言,欧洲中

  古的教士确具有“近代知识分子”的性格之一面。但另一方面,基督教又有严重

  的反知识、轻理性的倾向;知识必须从属于信仰,理性也必须匍匐于上帝的“启

  示”之前。这便和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自序第6—8页

  总而言之,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知识分子代表着一种现代精神。和基督教的

  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间不在天上;和希腊的传统也不同,他们所关怀①① 余英时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

  自序第7页

  中国的“士”,就其重视知识而言近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但就其“仁以为己

  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而言他有兼备了一种基督教的宗教情操。

  “士”是随着中国史个阶段的发展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的。“士”在先

  秦是“游士”,秦汉以后则为“士大夫”。

  “士”的超越性是指超越了其社会属性,通常把士看作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

  一个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为什会属性所完全决定而完全不能超

  越。所以士可以是官僚,然而,他的功能并不尽限于官僚。如汉代的循吏在奉行

  “三尺法”的时候固然是吏,而在推行教化时却已成为承担文化任务的师了。

  自序第8—9页

  第一章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的起源:

  关于士的起源的讨论,大多数近代学者都认为士最初是武士,经过春秋、战

  国时期的激烈的社会变动然后方转化为文士。

  ——第6页

  士最初是最低级贵族,低位在大夫和庶人之间。春秋战国时上层贵族下降,

  下层庶民上升,士阶层是上下流动的汇合场所,人数随之大增。当时农人可上升

  为士。这一阶层扩大,使得士不再是有职之人,从固定的封建关系中游离出来,

  进入一种“士无定主”的状态,这时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他们以“仕”

  为专业,然而社会上没有固定的职位在等着他们。士民的出现是中国的知识阶层

  兴起的一个最清楚的标志。

  ——第9-21页

  从孔子到孟子这一个世纪之中,士阶层的发展最为惊人。一方面士已成为一

  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集团,另一方面此集团本身又发生了学术的分化。

  顾颉刚先生《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言之最详。关于士的论述,此书中

  有这么一段话,节录如下:

  儒家以孔子为宗主,今试就孔子家庭及其门弟子言之……足见其士皆有勇,国有戎事则

  奋身而起,不避危难,文、武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也。

  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寖假而羞言戎

  兵,寖假而惟尚外表。……以与春秋之士较,画然自成一格局,是可以飐士之风之丕变矣。……

  ——第7页

  这两段文字细细读来确觉得与作者的观点有相矛盾之处。前一段说“文、武

  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是说当是的士乃是文、武兼备的,后一段文字也包含有士

  初为文、武兼备的意思,只是后来渐不习武,专注于内心的修养,渐成文士。这

  就不能说明文士是由武士转化而来的。所以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关于文士之形

  成,余先生在书的第26—33页企图从思想文化文化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考证。概

  括而言大致有二:一、作为官方最高标准的礼乐的崩坏,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二、政治环境的需要,促使许多人弃田圃而随文学。

  知识分子阶层具体而言应指的是“文士”,这则材料道出“文士”形成于孔

  子之后,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形成于孔子时代。

  ——第21-26页

  春秋时期是古代贵族文化的最后同时也是最高阶段。初秋战国的“礼崩乐坏”

  是“百家争鸣”的前奏。礼乐是章学诚认为的古代王官之学,也就是古代学术的

  总汇。礼崩乐坏,“道术为天下裂”这一过程即所谓“哲学的突破” 。

  ——第26页

  所谓“突破”是指某一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与

  历史上的处境发生了一种系统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反省。哲学的突破:在公元

  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

  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的阶段。所谓“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

  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的层次之高,则

  是从来都未曾有的。与这种认识随而俱来的是对人类处境的本身及其基本意义有

  了新的解释。

  ——第28页

  中国的“哲学的突破”是针对古代诗、书、礼、乐所谓“王官之学”而来的。

  孔子一方面承继传统,而另一方面则赋予诗、书、礼、乐以新的精神与意义。就

  后一方面言,孔子正是突破了王官之学的旧传统。墨子最初也是习礼乐,后来成

  为礼乐的批判者。就其批判礼乐言,墨子的突破自然远较孔子为激烈。哲学的突

  破”与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有极密切的关系。因为突破的结果是帕森思所谓的“文

  化事务专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显著的集团。他们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最

  初型态。

  ——第29-30页

  “哲学的突破”的影响:为古代知识阶层兴起的一大历史关键,文化系统从

  此与社会系统分化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分化后的知识阶层主要成为新教义的创

  建者和传衍者,而不是官方宗教的代表。 “哲学的突破”导致不同学派的并起,

  因而复有正统与异端的分歧。这三点都足以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士阶层的发展在理

  论上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31页

  士与道:

  儒家思想对于新兴的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子认为“士志于道”,乃

  是强调士的道德价值取向必须以道为最后的依据,即能超越他自己个体的和群体

  的厉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35页

  先秦的士以“道”自任,受到时君的尊重主要也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道”。

  ——45页

  诸家论“道”都强调其历史性,即与以往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儒、墨在“王官之学”解体之后,极力要争取“道统”上的正宗地位,他们

  并不承认“道”是他们创建的, 他们强调的“道”都是“法先王”而来的。

  ——46页

  中国古代“道”的另一特征,为“人间性”,中国古代之“道”,比较能够摆

  脱宗教和宇宙论的纠缠。中国没有古希腊那种追究宇宙起源的思辨传统。

  ——48-49页

  中国“道”的人间性的另一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

  ——50页

  养客和游士:

  战国晚期,士人数激增,流品也日益复杂。例子:平原君的门客是分级别

  的,冯驩和毛遂的故事。

  ——70-72页

  秦汉以后,中国的知识阶层发生了一个最基本的变化,即从战国的无根的游

  士转变为具有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士大夫,这个变化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士和宗族有了紧密的结合,称之为“士族化”;二是士和田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称之为“地主化”或“恒产化”。 大一统帝国是不能容忍游士的过度活动的。

  ——77页

  第二章道统与正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形态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基本特征:

  第一、构成条件不是阶级,而是其所代表的道。第二,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一开始就管的是恺撒的事;后世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等等观念都是从这里滥觞出来的。第三,知识分子不但代表“道”,而且相信“道”

  比“势”更尊。根据“道”的标准来批评政治。第四,由于“道”缺乏具体的形

  式,知识分子只有通过个人的自爱、自重才能尊显他们所代表的“道”。此外便

  别无可靠的保证。中国知识分子自始即注重个人的内心修养,这是主要的原因之

  一。

  ——107页

  第三章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总之,一方面中国的“道”以人间秩序为中心,直接与政治权威打交道;

  另一方面,“道”又不具备任何客观的外在形式,“弘道”的担子完全落到了知识

  分子个人的身上。在“势”的重大压力之下,知识分子只有转而走“内圣”一条

  路,以自己的内在道德修养来做“道”的保证。但是从历史的观点看,儒家的最

  初与最后的向往都是在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上面。不但《大学》的修、齐、治、

  平明确地揭示了儒学的方向,《中庸》也同样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126页知识分子虽然自始便有重视“修身”的传统,绝不能因此肯定他们都在精

  神修养上有了真实的造诣。事实上,世主也以此为取“士”的标准。“修身”既

  人于利禄之途就必然不免要流为虚伪。

  ——127页

  第四章 汉代循吏与文化的传播

  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即中国文化的雅和俗两个方面。 一方

  面固然相互独立,另一方面也不断地相互交流。所以大传统中的伟大思想或优美

  诗歌往往起于民间;而大传统既形成之后也通过种种管道再回到民间,并且在意

  义上发生种种始料所不及的改变。汉代以后大小传统逐渐分隔。

  ——137-139页

  循吏的身份特殊功能:

  儒教在汉代确居于主流的地位,但是儒教对汉代国家体制,尤其是中央政府的

  影响是比较表面的,法家的影响仍然是主要的。对孔子和儒家而言,文化秩序是

  第一义的,政治秩序是第二。循吏兼“吏”与“师”的双重身分,这双重身分 可

  以称之为“政统”与“道统”。这两个传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互相支援,一方面

  又不断发生矛盾。汉代的循吏恰好处在这两个传统的交叉点上。

  ——168页

  第五章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士的影响力的体现:

  东汉政权的建立实以士族大姓为社会基础。光武集团之所以能在群雄并起的形

  势下获得最后的胜利,除刘秀个人的身世,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较为有利外,它

  和士族大姓之间取得了更大的协调,显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士

  族在当时社会上确实起着主导的作用, 大姓跟着士族走。东汉这个靠着士族大

  姓的辅助而建立起来的政权,最后还是因为与士大夫阶层之间失去了协调而归于

  灭亡。

  ——285-286页

  第六章 汉晋之际士的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

  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

点击显示
标签: 含有 意思 成语 绿色 词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27176/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