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文明》--读后感
《第三次浪潮》是托夫勒于1980年创作的一部作品,其影响力很巨大,它引起全世界学者们的广泛注意和研究,虽然托夫勒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观点在今天已经基本实现了,我们不得为他的卓越预测能力鼓掌!
《再造新文明》是托夫勒的第二部作品,它的第一部作品《未来的冲击》奠定了他在未来学上的地位,而《第三次浪潮》更是他成为当今最具有思想力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巨擘!托夫勒前后创作了《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再造新文明》、《未来的战争》、《财富的革命》等。可以说《再造新文明》是《第三次浪潮》的续篇。
从社会和国家诞生起,人类经历了3次浪潮的冲击,其中的趋势是:每次经历的时间比上次更为短暂,科技水平更为发达,变化更加迅速,要求更高等特点,那么,从浪潮爆发的时间出发区别:
1,第一次变迁的浪潮——农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完成,总体上是从公元前约800年——1650-1750年前后,也就是在17世纪后期基本完成。
2,第二次浪潮源于工业文明的兴起,从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前后只用300年时间完成。
3,第三次浪潮,就是由工业文明转向新兴文明,从量子跃进开始或者说从1955年开始,新兴文明的星期要求人类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坚持不懈,不断创新。
即便社会发展进程如此快速,然而其矛盾和冲突并不可少,矛盾或冲突也在某一方面阻碍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矛盾和冲突也会使人类去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冲突,适当的冲突总是有宜的。那么,这三次的浪潮间的矛盾是什么?
1,第一次浪潮一直与土地紧密联结,也就是农业革命时期,其主要冲突是地主与教会的冲突。
2,第二次浪潮发生在蒸汽机时代,产业革命以及大胆创新的理念的时代(进步的观念、个人权利理论、社会契约论、世俗主义)。政教分离以及君权民授而非神授的胜利,在大众工业化社会,工商势力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工业时代并非是独立的社会片段,其中包括一些王启的社会残余,一边是第二次浪潮的文明的兴起,另一边则是第一次浪潮的殖民地势力残余。
3,第三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的冲突,事实上是贯穿于今日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问题,不是谁掌握了工业社会的最后时日,而是即将取代而代之的新兴文明将有谁来塑造。
三次浪潮为社会提供了什么?以及以什么形式贡献社会:
1,第一次浪潮向社会提供了农业和矿产资源,农业经济占总体经济很大比重。 2,第二次浪潮向社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工厂兴起,商业活动活跃。 3,第三次浪潮是由第二次浪潮的体力型经济转向智能型经济过度的完尚未完成。三次浪潮并非都是独立的,每一种领先方式都包括一些尚未消除的社会残余。譬如,尽管我们都处于第三次浪潮中,但是有些地方由于经济、文化和交通障碍等因素处于第一次或第二次浪潮中,也就是说,任何方式的浪潮都并非是完美无瑕的。
第三次浪潮中最为鲜明的是知识经济的产生,只是将是终极替代品。正如托夫勒说,“任何经济体系都建立在一个知识基础之上,必先要有社会建构出这项资源,才有工商活动产生。第三次浪潮的高度复合型经济体系的兴起,必须归因于人类社会知识基础的剧变,而不是电脑风暴或单纯的金融操作系统方式转变所能解释得清楚。”因此,他接着又说“知识减少原材料、劳动力、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需求,成为终极替代品。”
第三次浪潮的特点是:
1,生产要素的转变,第二次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等,第三次是知识,而知识包括资料、信息、图像、符号、文化、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等。
2,无形价值。第二次是建筑物、机器、股票及库存,第三次是猎取制造、传播、运用知识能力。
3,分众化。第二次主要特征是批量生产,而第三次是根据信息集约化的自动生产设备是批量生产分众化。
4,工作。第一二是低技能替换性高的体力工作所推动,也就是工作单一化。第三次是不可替换的劳动力技能高超,而且第二次是是直接生产性,第三次是间接非生产性有附加价值存在。
5,创新。第三次浪潮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时地注入新理念。
6.规模。第二次企业在逐渐变大,跨国公司出现,垄断集团也出现,大型公司甚至控制国家命脉而第三次要求企业在变小,也就是小的即好。
7,组织结构。由金字塔、一元指挥及官僚作业式的组织转向矩阵管理组织、特定的项目团队、赢利中心、以及战略联盟、合资公司已国际财团。
8,系统整合。整合企业的资源及信息。
9,整体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是信息畅通、便利、及时。
10,加速度。速度经济取代了规模经济,由过去的时间就是金钱,转向下一刻的时间比上一刻的更值钱。
《再造新文明》——阿尔文·托夫勒 (2012-02-05 22:33:14)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读书
这本书是第三次浪潮的政治思想:人类不只在过度,而是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社会的危机并非源自其失,而是源自其得,我们不是在历史的终点,而是在“前”历史的终点。目前社会存在的是“工业社会的普遍危机”:整个家庭结构开始风崩离析,大众媒体分众化,人民生活形态与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旧有的政治分析框架不再适应,原有的政治分类都不复原来的意义,意义重大的一件事是:政治权利日益从国会、白宫、政府机关及政党等有形的政治架构,转移到以电子网络互通声息的草根组织及媒体身上。全球性竞争所意味的是,世界不能再回到装配线工业社会那样讲求服从领导、统一样式、官僚主义、霸道经济的时代。知识革命所带来的第三次转变,将对许多国家造成相同影响,认识到这个历史现实的政党及团体,将生存下来,为我们的子孙塑造未来,而无视这个现实的人,会被历史的洪流所吞没。
全书分为九大章,主要思想如下:
大争战思想:人类面临一次量子跃进,面临历来最彻底的社会剧变及创造性的重建,这就是第三次浪潮的意义:革命的前提是垂死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及新兴的第三次浪潮文明间的冲突,后者来势汹汹要将前者取而代之。许多国家经历着两个甚至三个截然不同的变化浪潮的同时冲击,第一次浪潮是农业,开始在公元前8000年,第二次是工业文明,开始在公元1650-1750年前后,而第三次浪潮是信息文明,发生在1955年后的十年间。今日社会主要的政治剧变是第二次浪潮与第三次浪潮两大阵营的冲突,基本的政治问题不是谁掌握了工业社会的最后时日,而是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兴文明将由谁来塑造。
不同文明的冲突:全球即将划分为三个截然分明且可能爆发冲突的文明,而这是传统的定义方式所无法界定清楚的。第一次浪潮的文明一直和土地紧密联结在一起,第二次浪潮的文明和工厂及大众工业化相关联,第三次浪潮的文明与电脑相关。在走向工业化的国家中,第二
次浪潮的工商势力和第一次浪潮的地主及教会之间,经常爆发恶斗乃至血战。时至今日,不同文明之间的形势又有改变,我们正加速迈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权利结构,世界将不再是一分二,而是一分为三,成为三个相异而相争的文明,第一个仍是以锄头为象征,第二个以装配线为象征,第三个以电脑为象征。目前整个社会结构都在改变,第二次浪潮的同质性社会被第三次浪潮的多样性社会所取代,大众化被分众化所取代:生产上大众营销被市场细分所取代,大众媒体变得分众化,标准化的核心家庭与单亲家庭、再婚配偶、无子女家庭及独身者共存。当经济落后地区的诗人及知识分子忙着礼赞国家时,第三次浪潮国家的诗人及知识分子,却在歌颂着无国界的世界及地球村意识。在这庞大的权力重组过程背后,知识的角色、地位与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知识是终极的替代品:新的信息科技让产品多样化的花费为零,规模经济模式日落西山。而信息革命使单位资金需求降低。
创造财富之道:生产要素、无形价值、分众化、间接工作、创新、规模、组织架构、系统整合、基本建设及加速度这十大要素是未来财富创造之道。
物质至上观点的颠覆: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是由量变成了质的问题,而智力工作让无产阶级变成了知产阶级,根据知识的密集程度分为低档和高档,低档企业的意识形态是物质至上主义,高档企业的意识形态是智力工作的重要性日益重要。
传统的社会主义与未来的冲突:前电脑时代的机器是不具备反馈功能的运转,而当今最重要的财产是看不见的、无形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的计算问题是致命伤,社会主义对硬件的过分强调令冲突不可避免。
选民的冲突:第三次浪潮危及第二次浪潮精英的权力和财富,所以当权者在为过去而游说。而以智力劳动为基础产业就业者是明日的民意基础。
第三次浪潮的五大原则:是否采用工厂模式;会带来大众还是分众化社会;篮子理放多少个鸡蛋;是垂直还是虚化;是否强化家庭。
21世纪的民主:少数派的权力;半直接民主;决策分工;扩展中的精英阶层;创造的伟大使命。
世界大局的客观变化,和政治当局的固步自封之间产生的落差,正侵蚀着政治体制。除了第三次浪潮的理念,没有别的分析架构,可以说明工业世界普遍可见的政治混乱与困顿现象,我们找不到用以描述我们所面对的难题的语句,没有长远眼光可以勾勒出的值得奋斗争取的未来,也遍觅不着一套可以缩短减轻转型期痛苦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