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1-11

  用智慧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读《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有感

  现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也不仅仅是师爱的无私奉献,现代教育需要教师去唤醒孩子们的灵魂,去解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推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变革。在品读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之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期于生命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这样关键的时期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关注,让儿童的心智水平从一个层面顺利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大智慧!结合孙老师的一个个关于幼儿敏感期的教育案例,对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我认识到智慧型教师它需要教师在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拥有教学智慧是代表幼儿教师教育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拥有教育智慧才能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纲要》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明确的解释,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安排者,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协助者,幼儿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而这些角色集中地体现在一点,那就是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感觉到新课程和新观念在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当幼儿出现可能引爆他们思维火花的兴趣点时,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当幼儿的探索四处碰壁、走入“死胡同”时,不知道如何挖掘;当幼儿闪出烟花般灿烂而又短暂的智慧时,却未能及时捕捉……在这些教育的面前,就需要拥有一种智慧,一种能及时把握、及时反应、有效生成、有效实施的智慧,而这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并及时捕捉幼儿敏感

  期的智慧。如何用智慧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结合孙老师的案例,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握教育的价值。我们每天在教学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生活小事,大部份的老师们都会流于形式简单地进行处理,但是智慧型老师往往在一些小事上能体现出大智慧。智慧型老师往往能抓住有价值的教育时机,采用智慧的策略,使本来看似平常的事件从中引发出有价值的教育行为。如当孩子看到别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抽屉而自己分不到必须放在与别人不一样的篮子里而表现出不高兴的心理时,大部分的老师一般采用劝说,或是不当一回事。而智慧型老师则会敏锐地感受到孩子的心理,并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教育的契机,会以“XXX主动地把抽屉让给其他小朋友”的方式郑重地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强化孩子行为的榜样,从而激发该孩子和班级其他孩子“礼让”的意识,然后想办法解决抽屉不够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例是常有的事,但是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明确教师的职责所在,善于观察,知道在事件来临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适合的。及时把握教育的机会,突出教育的价值。

  二是平等的关爱教育。教育是一种帮助,一种平等的关爱。因为虽然是幼儿园的小不点,他们也是一个个体,他们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人,一个平等的人,一个需要你帮助、同时也给你的人生带来一定启迪和精彩的朋友。这些我深有体会,因为有了平等的土壤,帮助和关爱才能产生神奇的效果。老师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情是什么?教师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要给孩子自信,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所以智慧型的老师在处理事情时要先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是直接下判断,要会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孩子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如对

  待调皮的孩子,适当接纳孩子的独特言行;对心理负担过重的孩子多给予一份亲近;对焦虑的孩子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等等。其实,在每一种处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放手、帮助、提醒和约束……不是吗?“洗耳恭听”,让我们学会倾听孩子;“袖手旁观"是让我们学会放手;“雪中送炭”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自食其果”是让孩子学会承担…… 三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善于和孩子进行艺术的交流。 孙老师通过几个案例记录,特别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中阐述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空间的重要,因为孩子的思维和成人的思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老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听他们的语言。当他们的言行超出成人认为“正确”范畴的时候,不要激动,千万先沉住气,想想为什么?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就是教育智慧之一。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或许听完他们的解释,老师的怨气会立刻全消,取而代之的是你的捧腹大笑。一个幼儿教师只在时时触摸到孩子柔软、温暖的心,才会感受到教育的神圣和伟大,才会不遗余力地用智慧去守护纯真的心灵,塑造纯洁的心灵,美化纯粹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在幼儿园里,孩子除了与同伴的交流就是与老师的交流,孩子们每每有高兴或伤心的事往往在第一时间就会向老师倾诉,作为老师,要学会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艺术。当孩子心情愉悦地和我们交流生活中的琐事时,老师们常常很容易地接纳,但当面对孩子们的负面感受时老师们常常以劝说等形式强迫地要求孩子们接受。如当孩子摔倒了而大哭时,老师经常都会以“XX真勇敢”这样的话语来鼓励孩子,孩子不得不因为要表现勇敢而强忍住疼痛。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法,如果这时老师能作为一个倾听者,并用简单的语言回应孩子,表示理解孩子内心的伤痛,并给予机会说出自己的感觉,这样更能让孩子在叙述过程中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和感受,较快地处理好

  自己的情绪。所以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进行交流,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接纳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与老师的艺术交流中获得成长。

  四是学会行动后的思考。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会让自己的收获事半功倍。因为经过一次次地行动,一次次地思考后,就逐渐地收获到了“智慧”。所以行动后的思考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要技能,它能使你对每次的行动的优劣做出反馈,并形成经验,当你在下一次遇到此类事件时将会以智慧的行为去解决问题。很显然,要做个智慧型教师,首先得学会思考,要用思考挖一口属于自己的智慧之井;而行动,则可以让智慧之井水流动起来。在思考的基础上有所行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这一点对于教育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仅仅思考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几乎每一天都必须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处理许许多多现实的事情。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尝试。只有面对真实,才能让思考所得“流动”起来,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智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面对孩子们的各种行为表现,每天都必须帮助处理孩子们间发生的各种争端,如何让每次的问题解决都圆满结束,如何让每次的处理都能让孩子们有所得,这就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在经过思考后的行动中,我们会体会着艰辛,展示着智慧,收获着惊喜!

  教师智慧的捕捉将有助于我们的教育创新与改革,也能够使我们的教育钻到孩子们的心里去,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又让我们的教育生机勃勃。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做智慧型的教师,让我们用教育智慧去唤醒孩子们的灵魂,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如松柏常青。

  篇三:捕捉儿童敏感期——最全最清晰的儿童敏感期列表(来自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的读书笔记)

  捕捉儿童敏感期——最全最清晰的儿童敏感期列表

  0岁至2岁半

  1.视觉敏感期: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不要错过宝宝眼睛受光的敏感期。

  2.口的敏感期: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和触觉的过程。一般是在0---1岁出现。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据观察,儿童敏感期被延误后,有的敏感期因为孩子年龄大而不会再出现,但有的敏感期却总要出现,如口腔敏感期。

  3.听觉敏感期: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4.手的敏感期: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手的敏感期到来时,有一个抓的过程:一把抓,三指抓,二指抓。八九个月的幼儿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手的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动作,而是有着智性的目标

  5.空间敏感期:一般是在1岁前出现。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弹力球是幼儿最初探索空间的最好东西。

  6.细小事物敏感期: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7.秩序敏感期: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8.模仿敏感期: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9.自我意识敏感期: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10.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源于秩序感,解决儿童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11.玩水,玩沙敏感期: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12.审美和完美敏感期: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执拗敏感期之后。理解孩子细腻,追求完美的心,把孩子的要求当作关乎成长,关乎品质形成的一次机会,用心去体察每一次不满,并尽量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

  13.走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大约从7个月出现。上下坡是每个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现。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一岁左右出现。

  14.音乐的敏感期:呈现出螺旋状发展过程,最早的幼儿喜欢节奏,2岁时就能把握好节奏,到了3,4岁时,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5,6岁时,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旋律较为复杂的音乐,6到8岁时,儿童已经能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妙感受,某些孩子会为些流泪,或是深深沉浸在音乐中。

  15.语言敏感期:-所有的孩子都有问为什么的时期。每一个为什么引导一个因果关系,成串的为什么引导一个因果链条,因果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当儿童用语言探索逻辑关系时,就发出了一连串的“为什么”。“为什么”也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一种表现,在一个个为什么面前,教师一定要做出正确,简洁的回答。在日常语言建设的敏感期,儿童模仿口语,练习口语,感觉语言的音韵,不断重复使用语言,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要说文明的,规范的,准确的,富有美感的口语。

  16.神的敏感期“身份确定的敏感期”:-一般在两岁左右出现,崇拜神,热切地认识神,搜集神的故事,想像神,进一步夸张和设想,希望神有现实中出现,想像自己和神在一起,自己就是神。这称为神游。儿童无法将想像和现实分开。成长在强权中儿童会崇拜强大的,有暴力的神,这有点像人格替换,借助强大的神去面对强大的父母和老师,那些生长在平和环境中的孩子,会喜欢智慧和美丽的神。儿童会通过吸引自己的喜欢的偶像的人格特点,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并最终形成自我。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度过人类的童话期,帮他走向成人。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1、语言敏感期(0至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至4岁):孩予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戚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至6岁):孩予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至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两岁半的孩予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8、文化敏感期(6至9岁):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到了

  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跱,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中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0-1周岁:创造充满活力的环境

  从0-1周岁这一年是变化极大的一年,应区分为下面4个阶段进行不同的开发训练:

  【0-3个月】

  ①父母应多花点心思让婴儿四周的环境充满美丽的色彩,在床铺四周挂些美丽的图画,摆些色彩明亮的玩具、盆栽等加以装饰。

  ②从出生开始,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要尽量多对他说话,不要认为婴儿听不懂就不对他讲话,经常对婴儿说话有助于他提早理解语言,学会说话。

  ③要对婴儿开始动作方面的训练,让婴儿用手握住母亲的手指,从出生后就开始训练握力。 ④婴儿俯卧时,训练婴儿抬头,让婴儿抬起脸部观看前面的东西,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能抬起来。

  ⑤在俯卧训练抬头的同时,用手抵住婴儿的足底练习爬行。

  ⑥近几年很多医院开展的婴儿游泳对婴儿智力发育也很有好处,因为婴儿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

  【4-6个月】

  ①婴儿处于爬行阶段,还不会自己用手脚的力量把身体支撑起来。这个时期父母要让婴儿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婴儿物体的名称和颜色,可使婴儿对颜色认知发展过程大大提前。

  ②尽量增强婴儿用手抓东西的能力,让他可以用手握住或触摸接触各种不同的东西,如丝绸、毛、棉布、缎子、海绵等等。

  ③动作方面可让婴儿趴着,继续训练他抬头,只是时间可以更长些,训练时家长可以站在孩子头前与他讲话,使孩子前臂支撑全身,将胸部抬起。

  ④还可让孩子学习由仰卧翻至侧卧,然后再翻至俯卧,可将玩具放在孩子的一侧但他伸手够不着处,他会为够取玩具先翻倒,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综合能力的发展。

  【7-10个月】

  ①婴儿开始会用四肢匍匐前进。家长可让婴儿把玩自己的手指头,给他纸张让他学习撕纸,把东西放在婴儿手能拿到的地方,让他伸手抓。

  ②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时,家长不要立刻阻止他,因为这表示婴儿已经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已经有自己将东西送进嘴里的能力。

  ③让婴儿尽量爬行,腹部逐渐离开床面,并用手臂转圈或后退,让他尽量自由地爬来爬去。爬行能够促进肌肉系统的发育及运动调节机能,而不宜太早使用学步车。因为通过对比发现,经过爬行的孩子其阅读和图像思维能力较好。

  ④让孩子练习用手抓小积木,训练他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每日练习数次。

  【11-12个月】

  ①婴儿处于扶走时期。教他认识实物、图片,把几种东西或几张图片放在一起让他挑选、指认,同时教他模仿说出名称来。

  ②教婴儿玩简单的玩具,堆积木,将玩具全部用手帕盖起来,看看他会怎么做;或将玩具盖起来,只露出一小部分,再将玩具藏在箱子里或桌子下,看看他的反应。

  ③开始时可以让婴儿扶物站立,逐步训练他扶着椅子或推车迈步。

  ④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语言的学习,要引导婴儿让他模仿妈妈所说的话。让孩子学习用“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称呼周围熟悉的人。

  1-2周岁:尽量引导孩子说话

  1、家长尽量少用“不可以”:此时的孩子喜欢尝试去做各种事情,家长千万注意不要一味以“不可以”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这样做,孩子将会变得非常消极,无法建立自信心。只有当孩子所做的事具有危险性,或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会有极不良的影响时,才说“不可以”。

  2、给孩子玩具的方法:家长给孩子的玩具必须是孩子能从中学到某些东西的玩具,例如可以发展想象、训练发声等的玩具;不要一次给孩子太多玩具,会使孩子精神不集中,而无法培养出注意力集中和性情稳定的孩子;家长应和孩子一起玩,以帮助其智慧的增长。

  3、家长要尽量多跟孩子说话: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语言理解方面会有极快速的发育,对家长所说的话的理解力急速增强,但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引导孩子说话,并教给他正确的语言。

  4、文字的阅读:为宝宝读故事情节简单的图画书——发展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发展宝宝的情感。宝宝在这个阶段的词汇量应从2-3个扩大到250个左右。每天和宝宝一起阅读

点击显示
标签: 游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30707/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