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让人混淆的幼儿“敏感期”
(2016年2月)
海区九幼 高柳
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两年的幼儿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在幼教这条道路上,需要学习和积累的东西很多很多。这些所谓的职业技能,不只是一种完成某项工作的方式、方法或者途径,它更是一种心情,那种“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理解了,我们一起来吧”的心情。
我喜欢迎难而上,我也喜欢刨根问底,但是我有时不善于感同身受。我发现,这点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真正的变成了我的一个短板,它让我有时很难真正的发现孩子们的变化、懂得孩子们的内心。但是《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将会帮助我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之旅。
一、执拗:《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曾经我身边也有一个小男孩,傻傻的说过类似的话“我就要坐在我的座位上”。当时,我们正在玩换座位的游戏,可是小男孩很执拗的不接受其他座位,也不允许别的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很惭愧的想到,当时的我并没有将这联系到敏感期上,只是不停的给孩子讲着道理。其实,看到这里,你也会笑着问我“讲道理合适吗”。这个时候怎样做会好些,现在必须认真思考了。首先,我必须发现,男孩正陷于执拗敏感期不能自拔,然后很自然的从心底里理解他的这种表现。接下来,快速灵活的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一种方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当然,这还是从书中学来的理
想化理论知识,真正想在实践中完美运用,还需要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尝试。但不管怎么说,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想,下次我会从理解开始。就像书中这样写到:许多时候,对儿童,甚至是成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太多语言,只要理解便足矣。
二、语言:《妙用成语》
虽然我带的班级是小班,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所带来的改变,有些可能很难展现出来,但是看过书后,我恍然发现,有些改变没有发生,也许另有原因。我很想带孩子们多涉猎一些知识,比如说能描述生活、表达感情的词汇、句子等等,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好像成效不大。我想,是我错了,那时我总想通过一些视频或者PPT、音乐,机械的让孩子们理解懂得我想告诉他们的东西,并且能够用到生活中去。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孩子来说,“接受”不如“感受”。也许我应该在生活中的细节里,“生活的”让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这些。当然,能准确的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来帮助孩子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我们一同感受。就像书中写到的一样:儿童对词语的使用和解释来自成人,来自同伴,来自生活,尤其来自父母和教师。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从那个年纪“敏感”过来的,不是吗?
三、诅咒:《诅咒的敏感期》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周围的孩子里并不多见,所以我想说的并不是仅仅关于“诅咒”敏感期。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自己也笑了。因为我发现,我也很多次上过孩子们的“当”,
陷入一种情境,完全没了自己的情绪。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没用太长时间,我也就明了了,那就是我还是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最后影响到对他们的理解。我想,即使下次我还是上了他们的“当”,也一定要上的明明白白,心甘情愿。做到既安慰了孩子,也不会自寻烦恼。就像从书中读到的一样: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其实,感触还有很多,但是想说的话却好像只有从书中读到的那一句:不仅彼此平等,更是真诚对待。我想,只这一句,理解会变多,伤害会变少。就是这一句,孩子和你自己都将被温柔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