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读后感
最近在看一本不平凡的书,与我们的职业关系甚密的书,名叫《干法》,读后受益颇丰。我能够感受到作者稻盛和夫的心,它与我如此贴近,透过时空,一齐跳动。
稻盛和夫,1959年27岁赤手空拳创办京瓷(现名),52岁创办原名DDI,现名KDDI,这两家公司现都位列世界500强。他获得了新型陶瓷先驱者的荣誉。被誉为当代松下幸之助。他是一个卓越的经营之神、人类英雄和伟大的传奇人物。近两年,他在当地政府再三恳请之下,以78岁高龄在2010年临危受命,接掌日航CEO帅印,世间一片惊叹。同时被首相任命为内阁个性顾问。从而,在他传奇的人生中又增添了两笔浓重的传奇色彩。
书中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就是真切、深刻地揭示了工作的好处。真正理解了工作的好处,也就掌握了理解整个人生好处的金钥匙。劳动好处不仅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心灵的观点,平实、新颖。稻盛和夫总结了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热情潜力。强调:务必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热爱工作,投身事业,在这一过程中,抑制私心,陶冶人格,同时积累经验,提高潜力。这样,才能获得周围人们的信任和尊敬。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的幸福人生的观点,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好处。
他说:是出于对日本社会变质的深刻忧虑,指出:日本这个国家迎来了一个没有方向的时代。对于人生中费时最多的劳动观念扭曲,以及对于工作的认识改变,正是价值观混乱的表现。在这天日本的年轻人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在滋长,那就是不喜欢工作,厌恶劳动,并且还会尽可能地逃避工作的职责与此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恐惧劳动的倾向。因此,他针对时弊总结:这天日本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工作的根本好处的正确认识,不愿好好地应对它。这样下去,日本将会国将不国。他强调:工作却隐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帮忙我们战胜命运中的苦难,给人生带来光明和期望。回顾他自己的人生,这个真理昭然若揭。
今后中国要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要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那么,如何在整个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将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巨大课题。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能够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基石。要严,时刻持续一份职责心;要实,脚踏实地;要快,提高办事效率,统筹利用时间,立即行动;要新,在尊重经验的同时,敢于创新,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此刻我把《干法》读后得到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冲击和精神的感动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用心、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发扬主动工作精神
工作造就人格,磨炼灵魂,就会产生利他之心。我们敬佩稻盛和夫,他从来但是多的表现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当下所从事的事业当中,心无旁骛,不计得失,直至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为止。无论怎样,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竭尽全力地专注于完成自己的使命,直至当下的目标达成。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唐僧取经之所以取得成功,人们会说出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他始终不会忘记且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向西,向西,向西,所以,信念很简单,坚持而已。如何做到不动摇自己的意志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呢就是要有使命感。
同样的一项工作,一个计划甚至想法,对于不同态度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下企业竞争激烈,被动的工作状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损耗,是一种危机。我们要摆脱被催着的工作状态,主动用心开展工作,将工作往深处、远处延伸,将工作做到前面,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自己开始,从用心做起。IBM公司的副总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卖产品,我们卖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格魅力很重要,确实站在客户立场思考、让客户的利益最大化,客户慢慢就能体会到我们的用心。工作是做人的一部分,学会如何工作,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毕竞言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思想。
二、满怀热情、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不管是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用心的心态朝前看,任何时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续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观察一下自然界,无论何种动物、植物,都在拼命地求生存,从来没有好逸恶劳的动植物能够生存。城墙石缝中的嫩草,在石头与石头之间,哪怕仅有一点儿泥土,它就在那儿拚命吸收着阳光雨露,发出嫩芽。
为了生存务必拚命努力,自然界的道本来就如此,此乃宇宙的铁则。
当我们感觉生活太苦,遭遇太多曲折时,我们不妨想想岩缝里不屈不挠的小草。记住,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能支配自己的命运。
他指出:在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干法》书中狩猎民族的故事。启示我们:不管碰到何种阻力,都要穷追不舍,坚持到底狩猎民族取胜的这种韧性,在我们要成目标时必不可缺。
连同身心一齐,要全部投入工作、热衷于工作,到达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感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
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稻盛和夫说:每一天每日,在拚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这样一来,即使不个性留意,在意想不到场合,潜意识也会发动,给你启示。而且这种启示往往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
在这种状况下,有时只能用神的启示才能解释得通。
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是看高似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坚持不懈在同仁面前展示这个目标。这一点十分重要。
为什么
因为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的潜力。
即时持续头脑和心灵的感应,读懂客户的行和魂,看到客户在想什么、说什么,让沟通进入到心灵的状态,两个人在心里上做到同步。我们如果解读不了客户群和周围的人,就很难找到对方的观点、逻辑和性格,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难成为一个高手。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换句话说,卓越的企业家或卓越的顾问,务必兼具智、情、义、法以此来服务客户,凝聚人心。它要求的综合素质是很高的。应对各种类型的准客户,尤其是中、高端准客户,我们能和他们良好的沟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全力疾驰,提高效率。稻盛和夫解释说:用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种以短跑的速度进行长跑比赛的无限度的努力,就叫做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们的价值在于因自身的不容易使客户变得相对容易。
认真生活、踏实对待,只有牢记这八个字才能持续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工作的狂热。
只要我们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就能无怨无悔付出全部心力,把自己做到最好。当拥有了成功的心态,就会有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热情,最后结果肯定是成功。
将这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很多时候,计划比目标更重要。假如没有计划,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不管我们想要达成什么样的工作目标,都务必有一份详尽可行的计划。我们的计划越详尽,达成目标的几率就越高。我们的计划可能有很多种,但在达成目标以前,谁也不明白哪种最有效,所以我们需要从全局出发,争取在短时间内到达最好的结果,同时要在实践中适度修正我们的计划。他说: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那里的悲观计划我理解为就是要详尽可行的计划。
稻盛和夫说:完美主义不是更好,而是至高无上。这就是我在工作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他某一天从前辈技术员清洗罐磨机石块的事得到启发:事物的本质决定于细节,完美的事物产生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
他持续谦虚的态度,养成反省的习惯。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沉稳从一点一滴做起。大处找准位置,只要有机会他就激励员工们:要做原町第一企业;之后瞄准中京区第一;然后到达本国第一;再然后要争取世界第一。小处分清工作轻重缓急,从点滴做起,以小积大。他认为: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要投入100%的力量。
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们一样会在工作中做着微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区别在于,他们从来不会认为事情有大小之分。相反,他们把无限的精力和热情都付诸踏实的工作,更关注怎样做好工作,怎样完成工作。
只有善于做小事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我想起了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野田圣子是唯一的女性邮政大臣。她的工作经历是从负责清洁厕所开始的。37岁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既是现内阁中最年轻的阁员,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大臣。然而有谁能想象得到,她的事业起点,却是从喝厕所水开始的呢。
工作务必从小事做起,因为工作中无小事,只有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另外,很多人认为要帮客户解决了大事情,客户才会信任自己,其实,只要帮客户解决一些棘手的小事情,更容易让客户信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指出: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用心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四、敢于创新、不断改善工作方法
稻盛和夫说:每一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这天比昨日进一步,期望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同别人干一样的事,很难期盼获得出色的成果,因为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上不会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无人涉足的新路,尽管寸步难行却能够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巨大的成果,稻盛和夫一向这么想,也就这样一路走来。
实际上,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行走虽然艰苦,但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首先是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比如:创新思维主要体此刻技术自主创新、市场对外开拓、员工素质的提升、管理方式的转变,这些都是经理人和企业家务必综合思考的。
只有创新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为完美的梦想插上翅膀。
很高兴在书的海洋里能捡到这么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微言大义。愿每个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的人都能读到这本书,在人生的每个路口,我们都要向精神导师稻盛和夫学习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心性,拓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