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甲午大海战》有感600字
还是在小学时,就听爸爸给我讲起过清朝历史中的“甲午战争”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于受年龄限制,当时的我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的憎恶之情不是很深。今天上午,我看完电影《甲午大海战》,重温了那段中华民族的滔天奇耻,感慨颇多,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同样的军舰,载着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他们怀着同样的强国梦,却走向了殊途,因为军舰分别驶向的是当时两个一为刀俎一为鱼肉的国家——日本和中国。
邓世昌,当时“致远”舰的舰长,他满怀报国之心登上此舰,却因清朝政府和官员的腐败落得一个与舰同沉的悲凉下场。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是他的视死如归的勇气和爱国的信念——影片中,“致远”号已无弹药,船上起火,侧舷暴露,可邓世昌却不顾已烧到身边的烈火,高挂冲锋旗,开足马力向日本指挥舰“松岛”号撞去,当“致远”号被炸得支离破碎、缓缓下沉的时候,邓世昌竟一把推开了战友递过来的救生圈,在巨大的爆炸声和高达数米的水浪的见证下,投入了大海的怀抱。滔滔大浪,滚滚浓烟,于他,于舰上的战士而言,又有何惧?这些,只不过是天地为他们英勇的褒奖罢了。报效祖国的梦想,使他们看淡了生死。而自始至终支撑他们的,是责任,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这部影片中,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一方面战事节节紧逼,弹药不足,另一方面,慈禧还在用铁甲舰运送荔枝;当前线急需炮弹时,朝廷的官员们却将大部分军火饷银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买了些打中却不炸的弹药以次充好;当战士们用生命与敌人做最后一搏时,慈禧却在斥巨资修建的颐和园里听戏听得犯困……这时的清政府,已如空心的大树,看似结实,实际上不堪一击。在影片的最后,光绪对着冰封的湖面,在大雪中为失去的一千八百里江山嚎啕大哭,而在这之前慈禧还教育光绪说:“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陵寝。”真是讽刺到极点!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真实历史。民族之痛,中华之耻,告诉我们,只有传承历史,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要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不败之林,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耻辱!
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我们千万牢记民族的信仰和坚持,特别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在和平社会的青少年,更要有所担当。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这段历史点燃我们自强之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