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读书笔记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25-01-21

  一、《黄帝内经》是怎样一本书?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之丘”,又名“轩辕氏”,再因建国于有熊,又名“有熊氏”。他战胜了蚩尤以后,成为天子。“因有士德之瑞”,土色黄,所以称“黄帝”。本书假托黄帝一问,医学家岐伯一答的形式来论述,因此冠以“黄帝”二字。

  《黄帝内经》可用三个“第一”来概括。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方法,由此可见,医疗技术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学术体系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因此《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

  《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指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指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二、《黄帝内经》的历史演进过程

  《黄帝内经》这本书当然不是黄帝写的。那么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呢?说法不一。我认为最后成书是西汉中期(除《素问》七篇大论外),当然不排除有春秋战国时期写的内容。这本书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分为两部分《素问》和《灵枢》。《灵枢》最早不叫这个名,最早叫《针经》或《九卷》。东汉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直到唐王冰时才称为《灵枢》。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素问》,是唐代王冰整理的。在王冰之前,《素问》的内容散见于其他书中。东汉以前《素问》内容几不可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然序中提到了引用了《素问》,但其实原文很少。晋代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取材于《素问》、《针经》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算是现在能够看到晋代以前收载《素问》文字最多的书籍。在南北朝时《素问》散佚只剩下一卷了。《唐书·艺文志》中录有“《素问》全元起注八卷”。

  王冰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没有他《素问》可能就从此失传了。《黄帝内经》从西汉成书到唐代天宝年间,历经千年兵燹之祸,已经散乱不全,又辗转传抄,所以讹误缺漏,已面目皆非。王冰在着手整理《素问》时,所流传的《素问》亦是八卷本,缺其中的第七卷,其他卷篇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缺。王冰于唐玄宗天宝九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编次、补缀并注释《素问》。历经十二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告峻。经王冰整理后的《素问》,面目为之一新,使这部散乱的医书形成一个较系统、较完善的典籍。至宋代嘉祐年间,林亿、高保衡等人受朝廷之命,重新校订王冰本《素问》。此次纠正王冰注本错字六千余字,增加注文两千余条,保留了全元起《素问训解》的全部篇目,并收录了全元起的部分注文,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林亿等人的校语称为《新校正》。重新校正后,以政府名义刊行。此后,《素问》这部千古名著才一字不漏的流传至今。

  《素问》王冰本的流传是很幸运的。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宋刻本;此后有金代刻二十四卷残本,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十二卷本。明代有几个刻本:正统道藏五十卷本;熊宗立种德书堂仿元本重刻十二卷本;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影印宋刻本,嘉靖年间赵简王朱厚煜居敬堂刻十二卷本。清代咸丰二年钱熙祚守山阁本。这其中以顾从德本最为精善。

  《灵枢》的流传就没有《素问》幸运了,差一点就失传了。《灵枢》到了北宋初年虽然还存在,但已经是残缺不全了。公元十一世纪中期,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医书的时候,他们进书表中所列举的书名中只有《灵枢》而没有《针经》。《新校正》说:“据今《素问》注中引《针经》多称《灵枢》之文,《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

  《灵枢》在哪里?在高丽国(朝鲜)。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丽进献医书,其中有一本就是这本在中国已经失传的《黄帝内经·灵枢》。但是高丽国提出一个条件,必须和我们交换一本叫《册府元龟》的书,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本类书,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于五代,按照人物阶层身份,分门别类,先后排列,帝王治国理政的“典法”。所以交换的事遭到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的坚决反对,他5次上奏本不同意。当时的北宋皇帝宋哲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我们都得感谢宋哲宗,否则有可能导致《黄帝内经·灵枢》再也不能传回中国了。换回后,宋哲宗下诏颁布天下,然后中国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黄帝针经》(《即《灵枢》)。

  《灵枢》单行本最早什么时候刊刻的?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秘书省国子监于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官刻的《灵枢经》(即乙亥本)。这本书是史崧家藏的。感谢史崧这位医家的无私,他将其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增修音释,编为二十四卷,献给国家,才得以刊行于世。其后《灵枢》再未改动。

  元代主要有胡氏古林书堂《新刊黄帝内经灵枢》刻本(1339),明代最有名的是成化八年(1472),熊宗立种德堂以《黄帝素问灵枢集注》元本为底本重刻的版本,还有赵府版本中居敬堂刊本。这些版本中以“熊本”错讹较少,流行较广。

  《黄帝内经》另外有一个版本叫《黄帝内经太素》,这本书是唐初杨上善对《黄帝内经》分类编辑注释而成的。杨上善将《素问》、《灵枢》两书内容融为一体后分类编次注解。打破了原来篇章次第,重新分类。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黄帝内经》的面貌,比王冰《素问》本要早。它的文字与现在流传的《素问》与《灵枢》文字稍有出入。这本书的遭遇更加坎坷。元代以后在国内就失传了。我们得感谢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他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从扬州出发,历尽艰险,东渡到日本。他随身带去的书籍中就有《黄帝内经太素》。所以这本书一直在日本皇家寺院仁和寺里一直静静的放着,没有人注意。直至19世纪,清朝末年,才被人发现。发现时这本书已经残缺了,很可惜。19世纪中期一个叫郭守敬的中国人,赴日本花重金才把影印本买回来。从此我们中国人才看到了这本《黄帝内经太素》。原本至今还供奉在仁和寺。

  《素问》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释;“问”就是黄帝问岐伯的意思。《灵柩经》中的“灵柩”二字,明代名医张景岳有这样的解释:“神灵之柩要,是谓灵柩。”人身属于阳的精气叫神,属于阴的精气叫灵,是说这本书论述了“神”与“灵”的关键扼要的内容。

  三、《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黄帝内经》接受了我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的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与整个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点,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如同老子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这都是在说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如《天元纪大论》:“臣积(稽)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珝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2.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法成”。这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天有四时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生天地之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比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这明显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就是一日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人与自然这种相参相应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断与治疗,都离不开这种理论的指导。

  3.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

  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这在生命开始时已经决定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具有生命力的父母之精相媾,也就是阴阳二气相媾,形成了生命体。诚如《灵枢.决气》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生命体形成之后,阴阳二气存在于其中,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又相互斗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两句话精辟地解释了人体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

  从人体的组织结构上看,《黄帝内经》把人体看成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故背为阳,阴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黄帝内经》还把每一脏、每一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每一层次,无论整体与局部、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形成阴阳的对立统一,所以说人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4.人体是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协调统一体《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

  以心为例:心居胸中,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主神明,主血脉,心合小肠,生血、荣色,其华在面,藏脉、舍神、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谈心的生理、病理时,至少要从以上诸方面系统地加以考虑才不至于失之片面。因此可以每一脏都是一大系统,五大系统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体。这五大系统又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协调、资生和抑制,在相对稳态的情况下,各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5.《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黄帝内经》否定超自然、超物质的上帝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体自身的矛盾运动。认为阴阳二气是万物的胎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读如胎)始也。”对整个生物界,则曰: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又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阴阳二气是永恒运动的,其基本方式就是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生降出入,无器不有。”《黄帝内经》把精看成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原动力。《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在《灵枢.经脉》还描绘了胚胎生命的发展过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种对生命物质属性和胚胎发育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6.《黄帝内经》的形神统一观

  《黄帝内经》对于形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出了的说明,指出精神统一于形体,精神是由形体产生出来的生命运动。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视),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这就将视听嗅味等感觉认为是由于气血津液注于各孔窍而产生的生理功能。对于高级神经中枢支配的思维活动也做出了唯物主义解释。《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如此描写人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正确的。在先秦诸子中对神以及形神关系的认识,没有哪一家比《黄帝内经》的认识更清楚、更接近科学。关于形神必须统一、必须相得的论述颇多,如《灵枢.天年》:“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又《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如果形神不统一、不相得,人就得死。如《素问.汤液醪醴》:“形弊血尽……神不使也。”又《素问.逆调论》:“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黄帝内经》这种形神统一观点对我国古代哲学是有很大贡献的。

点击显示
标签: 读后感 初中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40792/
读书笔记推荐
热门读书笔记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