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读书笔记1000字
幸福是可以学习的,还会到永远。
幸福和爱情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白岩松说过,“幸福可以无限靠近,却永远无法抵达。”这话印象一直很深,也曾深深思考。喜欢哲学心理学的人,总是喜欢追着形而上的问题不放。对幸福这两个字的理解,忽而觉得深刻忽而觉得肤浅。所以当看到《真实的幸福》这本书时,就有了想看的欲望。
网购图书只能看看封面的简介,作者是美国人马丁.塞利格曼,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这本书被称为“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心理学经典”,广告做的好也很重要,因为这句话,付款。
每一本新书到我手里,我喜欢先浏览一下目录。“为什么要幸福”“幸福的心理学”“幸福的误区”“怎样才能永远幸福”“赛式幸福法则123”“拉近幸福的六种美德”“获得幸福的24个优势”“在职场中寻找幸福”“结了婚的人最幸福”“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终极幸福的真谛”。这些题目无一不打动我,真的都想看看,是否有实际用处。
我看书,喜欢挑最喜欢的题目先看,总是没有顺序,没有章法,这本书,每一个题目都想看,只好打开第一页。
作者第一章的题目是为什么要幸福?因为有幸福感的人最长寿,健康的长寿又是每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他从180位修女的自传中得出的结论。因为修女的生活很规律,大家的环境因素一样,别的影响健康的因素都可以忽略不计,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度。
书中告诉我们,做好事会产生幸福感,这不是一般的感官愉悦,当你用你的能力和优势去应对一项挑战并圆满完成时,你会有幸福感。
很多证据显示,有幸福感的人和没有幸福感的人比,死亡率降低一半,积极情绪还会使人不容易衰老。梅奥医学中心研究显示,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活得长很多。幸福感会延长寿命并促进健康。
作者说,我们一直以为不幸福的人会比较同情别人的痛苦,因为他们自己感受过。实验的结果却是幸福的大人和小孩更有同情心。当我们幸福时,我们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我们会更喜欢别人,甚至愿意与陌生人分享我们的好运。当我们心情低落时,我们不相信别人,并且集中注意力来保卫自己的需求。
有时我们说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去爱别人,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对自己都特别狠心,对别人肯定会更狠。自己幸福了,才容易给别人。这也是施比受有福的道理,有了才能施。
作者说积极情绪是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因素,他教我们要把积极情绪带入生活中,这样才会增加幸福感,有幸福感的人情绪也会更加积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给了一个公式。H=S+C+V
H是你的幸福的持久度,S是你的幸福的范围,C是你的生活环境,V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暂时的幸福可以通过巧克力,喜剧片,背部按摩,奉承话,一束花,一件新衣服获得。幸福的持久度却无法通过增加暂时的幸福得来。
幸福的测验分数一半是你的基因决定的,也就说,有的人天生缺少幸福感,无论拥有什么。这个天生的幸福的范围就像一个恒温仪。每个人都有一个积极或消极情绪范围,这个范围是决定我们整体幸福程度的先天成分。
另一个使你不能提升幸福层次的因素,是人对好的事情都很快适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再心存感激。只有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才有幸福感,有了一点幸福感还继续追逐,所以幸福都很短暂,循环下去就是永远幸福不起来。
人们会以为鸿运当头的人比普通人幸福,实际是普通百姓比达官贵人更有幸福感。
生活的环境包括很多,作者认为:
金钱,金钱对幸福的影响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对金钱的看法实际上比金钱本身更影响你的幸福感。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的人对他们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活越不满意;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婚姻,婚姻和金钱不同,婚姻跟幸福的关系非常强。处于不幸婚姻中的人,他们的幸福指数比未婚的或离异的更低。作者研究非常幸福的人时,发现最幸福的10%的人几乎都有亲密的生活伴侣。
年龄,1967年心理学调查资料显示,年轻人比较幸福,现在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满意程度微上升,不愉快的情绪并没有改变。
为了更幸福,作者说应该做下面的事。结婚。(有亲密的关系,但可能不是因果关系)。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
就幸福和生活的满意度而言,你最不需要去做的事就是赚更多的钱。他说,钱和幸福只有一点或几乎没有关系,如果你生活无缺,有闲钱买这本书的话,钱对你的幸福就没有任何效应,物质欲望越高的人越不幸福。
虽然幸福感有一半是基因决定的,幸运的是一半的掌控权在自己手中,我想让自己有幸福感,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
上面基本都是本书作者的观点,有我的感想或者用自己理解的话说的。不是读后感,基本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