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32条
1、婴儿是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他们需要将失控这件事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他们会认为,既然失控意味着“我”控制不了,那必然意味着,是有一个“我”之外的力量在控制这件事。…所以他们必然会找人去怪罪,这样就保护了“我还是能掌控自己身体”的这种感觉,且他们认为对方是主观恶意的,于是对方必须负责和道歉,否则他们就一直死磕下去。
2、5岁前分这样三个阶段:0-6个月,我称之为一个人的阶段,即,虽然看起来是婴儿和妈妈或者其他抚养者在一起,但婴儿会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且整个世界必须以他一个人的意志为核心,他接受不了不同,不同即是敌对世界…6个月-3岁,我称之为两个人的阶段,即,婴儿开始意识到,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他既需要和妈妈亲密,又需要独立…3-5岁,俄狄浦斯期。我称之为三个人的阶段。意味着,一个人能接受关系的复杂性了,我爱你,但我也爱别人;你爱我,你也可以爱别人。
3、口欲期的集中表现则是:好吃,并且,什么事都要经过嘴来体验。口欲期不仅是好吃,也因为嘴部最敏感,所以1岁前的婴儿,做什么都喜欢用嘴唇去感受一下。
4、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链条一:结婚。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的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多是安全感。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感情。链条二:婚姻生活。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重男轻女令女性严重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怕孤独,于是去抓丈夫,而丈夫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链条三:生子。有了孩子,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
5、爱是什么?爱是回应,是看见,是链接。
6、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马拉佐夫兄弟》中有如下一段对话:“哥哥问弟弟:杀死一个小女孩,可令整个世界得救,那么,这可以做吗?弟弟犹豫了一会儿,小声但坚定地回答说:不可以!”这才是个人主义的精髓——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个人的利益。
7、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很少完满的,悲剧较多。因为爱情是一个成熟个体的自我实现,而且爱情势必意味着对家庭对妈妈的背叛,这会撕裂母婴共同体,所以很多古代人的爱情都是妈妈一手摧毁的。
8、中国文化一向被贴上男权的标签,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母系的文化。很多东西都是为了维护母亲的…最夸张的故事是岳飞,他的父亲岳和,一个理想的父亲,竟然在传说中被抹去。
9、中国社会,到底谁掌权?社会权利体系中,是男人掌权,最经典是皇帝,家族权力体系中,却常是大母神掌权,而作为权力代表的男性大家长,也得听他妈的。
10、对于1岁前的小婴儿来说,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11、恨是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如果不能恨,就不会有爱;如果不能有拒绝,就不会有亲密。
12、丁书苗的绝招,就是把对方(刘志军)当婴儿照顾,当天神崇拜,同时,又显得毫无心机。她既是一个将巨婴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妈妈,又是刘志军所称的“猪脑子”,这样就给刘一种感觉——他伟大的头脑可以放心地控制丁书苗。
13、西方人在大小便训练上,有两点不同,第一是比较严格,要孩子定时定点排泄,而不是随处排泄,第二是这件事主要由孩子来掌握。相反,我们比较随意,让孩子穿开裆裤,这意味着,我们认为幼童是没有能力有规律地控制自己的排泄物的,再者,大小便的排泄,不是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由大人掌握。幼童时,如何对待排泄物,决定了成年时如何对待各种生活垃圾。
14、亲密和分离,构成任何一对关系的两大动力。我们需要亲密,需要爱与链接感,当体验我与你合一时,会产生巨大的愉悦。同时,我们也需要分离,在分离中成为自己,并且分离意味着对彼此的检验——我离开你,不同意你,你还会爱我吗?如果只有亲密,没有分离,关系会出大问题。
15、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象征性地表达他的攻击性,否则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16、有时候,好人只是一个借口。我觉得我是好人,这给了自己道德感,然后就可以干坏事了。
17、对父母养育子女的建议:第一,在孩子最小的时候,特别是一岁前,给予无条件的爱,特别是妈妈,要在情感上与孩子尽情地互动,和孩子经常有皮肤接触。第二,当孩子逐渐有能力开始探索外部世界时,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感觉、声音去探索世界,让孩子知道,他的内在是足以成为他行为的凭借的。第三,特别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的活力流露,而活力有两个重要的表现,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性。
18、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其实,将关系中的动力,视为麻烦,这本身意味着,一个人在关系中经历过很深很深的失望,于是他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所以这叫麻烦别人…深度的怕麻烦哲学,必然是在生命早期,在家中就建立的。正常的情形是,如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劲去要帮助要爱。既然父母都喜欢这样做,那自然就不是对父母的侵扰了。但如父母并不热情,对孩子的好都是努力做出来的,那么孩子即便事实上被满足了,仍会觉得像是伤害了父母一样,于是产生愧疚,以后尽可能地不去给父母添麻烦,由此形成怕麻烦哲学。
19、缺热情的人,可以努力对别人号,但这时,他会产生付出感。
20、中国式养育中,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给大人添麻烦,可是如果你真想养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孩子,你需要知道,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21、婴儿和巨婴,最根本的心理是全能自恋。它有四个基本变化:一、全能自恋。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二,自恋暴怒。意愿被拒绝,神就会变成魔,而生出摧毁欲。三,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四,被害妄想。我的所有不顺,都是因为外界有一个魔鬼害的。
22、很多严重的拖延症,(巨婴)有很宏伟很完美的想法,但不能实施,因为真去落实,他们的全能感就必须会被颠覆。譬如一个女孩说,她希望自己的会计师考试能得高分,但她就是不能投入学习。仔细聊下去,原因很直接——真去学习时,就发现掌握知识m.i1766都需要时间,并不能做到一学就会。这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事实,但却打击了她的“我应该是全能的”想象。所以,最好就变成,她从来都不去真正投入,这样就可以保留着一个自我安慰:“我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没有投入,真投入的话,那一定会了不起!”
23、皇帝梦,也是巨婴梦。看起来豪气干云,“大丈夫当如是”,但其实都是婴儿生命最初的全能自恋的幻梦。当皇帝,知识为了能构建一个势力范围,在这个势力范围内,我可以为所欲为,而其他人都得听我的,否则就去死。
24、在婴儿期没有妈妈建立依恋关系,允许自己变得无助而依恋妈妈的话,等成年时再建立这个,会非常困难。太多成年人在恋爱上遇到大问题,原因在此——太难把自己交出去。
25、最初婴儿都活在全能自恋中,觉得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所以,一发出渴望,世界必须立即满足自己…成年人则知道,多付出努力,就可能会有效果。你持续地发出声音,世界回应你得可能性就更大。…巨婴做事常只能过一招,败了就不行了;成熟的人做事则可以连续过很多招,因懂得努力的价值。
26、本来,母婴共同体的共生,是母亲要顺着婴儿的意志,因为婴儿没有能力解决他自己的需求,而在中国式的亲子共生中,是孩子顺着父母的意志。所以说,孝道是人性的逆转。孝道的根本,即,成年人都是巨婴,得找人共生,还有强烈的全能自恋,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转。
27、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几大儒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等,他们都算是寡母家庭。
28、阉人阉割了性欲。圣人阉割了物欲。但他们都有权力欲。
29、你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回应别人向你发出的声音?这是沟通能力的基本…如总有精确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
30、准确回应并不是特别的难: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我说:你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
31、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恨是爱而不能。
32、一切美好的食物都需要很多踏实的细节累积而成。所以,真正的好东西,绝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