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爱古诗词》读后感1000字
读诗词,感天地草木之灵
--读《一生最爱古诗词》有感
一缕阳光,一盏清茶,一生最钟爱的诗词,装帧成一幅静默流淌的山水画。
--题记
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之远;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流章华彩之美;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
当我们徜徉在古典诗词的美妙意境中,你是否被那自然神奇的景象所深深折服?你是否感应到天地草木那清秀隽永的灵气?“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你是否感觉到草尖露珠的沁凉和青草的味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是否看到翠绿的山峦和清澈的天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你是否瞧见那灵动的清泉伴着花草的浅唱低吟婉转流动?然而如今,我们见到的却是“漫天黄沙飞舞来,良田沙化不复回”的荒凉,“不识苍穹真面目,只缘身在烟霾中”的昏黑,抑或是,“一江污水向东流”的浑浊!难道留给子孙后代的便是这污浊不堪的面目吗?
诚然,人类的本领是足够强大的。大自然用几百年才长成的大树,人类可以在几分钟内让它倒下;地球用几十万年孕育的物种,人类可以在几十年内让它们灭绝;奔腾流淌了几百万年的河流,人类可以在短短几年内让它变得污浊不堪;连天都可以戳个洞,人类还有什么办不到?于是,我们守望,那片连星星也胆怯的天空;我们惊颤,那座鸟儿悲号的秃山;我们怀疑,那浑浊的水中是否有鱼儿伤心的眼泪?
天地万物也是有自己的灵魂的呀,华兹华斯曾说过,我看最卑微的花朵都有思想,深藏在眼泪达不到的地方。是的,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棵数都有扎根的价值,每一滴水都有清澈的生命。她可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静谧,可以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相思,可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不舍,可以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愁绪……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自上古年代以来,人们早已经与自然相互交融,无法割舍。
然而,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使生活充盈的往往是欲望的扩张,使经济发展便要牺牲环境。这一行为表现,归根究底,是人们精神上的“贫血”!在当代 ,人们的思想处于“快餐文化”的洪流中,充斥着各样碎片化知识,从而缺少文化底蕴,却只会一味地追求利益,追求“时尚”,追求权利、荣誉。这是何其悲哀呵!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褪去原有的色彩而被披上各色看似鲜艳实则丑陋的外裳。
幸好,幸好我们的世界还有温情存在,哪怕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百家讲坛》到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再到前段时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文化盛会被誉为“综艺清流”。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所以,何不把脚步放慢,去品读经典,品读诗词,去感受天地草木的灵气,发自内心地爱护自然呢?
在经典中,我们逐渐感受到了天地草木的灵气,聆听到了她们受伤痛苦时的灵魂呻吟,懂得了天地万物生命的脆弱珍贵,从而领悟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有86座城市加入了“地球一小时”的活动,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与自然交流、沟通,践行着那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一份心境,那么,“复得返自然”的意境还会远吗?
感谢诗词,让我得以真正感受天地之灵,发现自然之美。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经典中觅得这份心境,并将它传递,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美好,天地万物也因此而愈发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