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校信通推荐的《西汉故事》一书,它从"张良拜师"一直讲到"王莽称帝".我收获了许多成语典故,并且知道它们的来历。比如:揭竿而起、约法三章、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楚河汉界、指鹿为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 …… 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 .
我觉得书中最精彩的还是霸王项羽和刘邦争天下的情节。项羽是将门之后,小时候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但无论是念书、习剑、还是学兵法,他都是虎头蛇尾,坚持不了几天。从他小时候看,我就觉得他长大后成不了大器。而刘邦却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呢?我觉得,
第一:刘邦每次打了胜仗,对将士们有封有赏,战士们都愿意跟着他打仗,人人都肯卖力。而项羽嫉贤妒能,打了胜仗既不赏功又不封赏。
第二:刘邦深得民心,处处为百姓着想。他进关中时跟百姓约法三章,深受百姓拥护。而项羽呢?他仗着自己力气大,能打仗,能杀人,认为天下的人都应当听他的。他性情暴躁,凡是对他不满的他就杀,有一次,他残忍地杀了二十万缴械投降的秦兵。攻下城池就杀人如麻,火烧阿房宫 …… 秦国刚灭 ,项羽马上就成了秦人心中新的暴君。可悲的是项羽在四面楚歌时,还认为是时运不济,一点也没意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三:成败的关键在于用人。刘邦不仅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还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他不如萧何;率军攻打,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这三位当世豪杰都能为他所重用。而项羽连他的亚父范増都不能重用,可以说他败在人才上。我想假设项羽拥有张良、萧何、韩信,谁会得天下?谁会失天下?以项羽的性格、气量和见识,这三位豪杰终究还是会跑到刘邦那里的。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西汉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做事要合乎规律,做人要心胸宽广,要博学,要虚心……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要多读历史书,做一个真正的、智慧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