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失乐园》有感
为什么久木与凛子选择双双赴死
木兰 至臻
电影画面很美,让人感到一种灵肉合一的美好,毫无低俗、猥亵之感,这才是真正的、纯粹的爱情,才是高超的艺术作品吧。同样的题材,有人写成了色情小说,有人写成了传世之作。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不同。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不论作者还是读者,能与一般人不同,全在境界与发心。二流作品让人看到国民性,一流作品让人看到人性。每每接触人性深处的那片黑暗时,我都会因为能量不足以驾驭而心生恐惧。好在这部作品表达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而非罪恶。看到主人公因追求幸福而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最后为了保住这种极致的幸福而选择赴死,满心惆怅,为之惋惜,并甚为所惑。
可能大部分观者会产生与我相同的感受,既然为了得到这份爱放弃了一切,冲破了一切枷锁,为何不就此长相厮守,反正所居之处已远离尘世。起初我百般不解,细思之后才觉得这就是名作的高明之处。
一、人本能痛苦的释放
既然如此悲剧的结局会让人痛心,那不如反向思考,如果结局是很多人期待的圆满,那这作品的境界未免太低,只是一个简单的婚外恋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只能反映出一般的国民性而非人性,作家的写作手法再差一点,可能只反应出人性中自私贪婪的一面。"性本善"与"性本恶"的辩题,自古至今争论不休,比起"性恶论"我更尊崇"性善论",进一步想,可能善恶是人性的两面。但观之所有伟大的作品,不管借何题发挥,主题一定表达了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对人性善良一面的赞扬,无论结局是喜是悲,所用手法是正面褒扬,抑或反讽。就像本书,写的是人性本能的欲望,但他们的死反映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哪怕他们的行为被社会伦理道德界定为自私、不道德,但他们只想追求纯粹的幸福,而非自私的占有,满足贪婪的欲望。
凡事重心不重相,人们约定俗称的道德只能算是"人道",而非"天道",看似合理,若追本溯源,只是统治阶级用来安定民心,教人做奴才的。大道无形,怎会被具象的制度规划出呢!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与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相较之下,压抑了很多人性的本能。那为何会压抑本性的生活规矩是合理的、被社会所接受的,而追求个性,释放本性的行为就会被视为异端?这是文化对人意识长期浸染的结果,难说是非好坏。但不得不承认追求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当合理的,并且大有益处。西方的"文艺复兴"、我国的"五四运动"都在追求个性解放,结果造就了一个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也指出,儿童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性本能未得到满足会造成相应方面的人格缺陷,他虽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但是他着重强调了"力比多"才是推动人格的向前发展的内驱力,也就是"本我"阶段的重要性。两位主人翁的选择正是对被压抑的本能需求的释放,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顺应本能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才是所谓的"天道"?试想自然中无意识的植物,无人去修剪,自由生长,这难道不是顺应"天道"而生吗?
但是顺应本性的生活方式在被法律、道德规范过的社会是不被世俗所认可的,做出此等选择的人也是不被现世所接纳的,甚至被大众看做异类。很多人会在诸多不被伦理道德认可的事件的充斥下,感叹人性的复杂。但我却反而认为,这些被视为各色人群的怪人的人性才是最简单的,复杂的人性是被社会规范改造过后的人的。真正让我们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们。写到这里,我明白了开篇引用的那段话里所谓的"怜悯心"从何而来。他们并不是怪人,只是比俗人多了一些执念,更想要追求本性中才有的纯粹,对人类这种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多了一些坚持。人根本上是动物,动物的本性怎么会复杂呢?正如真理永远是最简单一样,人的本性亦如此。而这种坚持需要对抗世俗眼光的莫大勇气,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并没有他们勇敢,我们宁愿被世俗同化,随大流地行事,而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虽说是为了自身,但是正是因为有这类人的存在,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人之根性,让我们明白"我们生之为幸福而来","应该追求现世的幸福".对他们,我们没有理由另眼相看,应该多加怜悯,他们行为的影响在某种高度上并不逊色于为推动社会发展而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
二、爱到极致非有死亡不能成全
戏剧分三类---悲剧、喜剧、正剧,而这三类中,最能引起人心灵震撼的非悲剧莫属,这是由人本性所决定的,因为人潜意识里压抑的是不愿回忆起的痛苦而非欢乐。我能够理会作者的说法,完全把死亡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事物并不正确。物极必反,变化时刻蕴含其中,当它达到极点之后除了下降别无他路,要想留住这种极致的幸福,就只能让它在此刻结束。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是一种追求永恒的好方法,古有秦始皇东巡蓬莱求"长生不老术",今有各种科技助人留住青春,其实生死只是人存于世间的两种形式,应该具有相同的功能。相对于漫长的生,死亡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达方法,是事物为了能够留下一种强烈印象的方法。从我们自身来说,亲人的离世往往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成长,能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当年的音容笑貌。他虽然已不在人世,但是在他的死在我们心中铸就了永恒。有时"生"做不到的事,"死"却能很巧妙的办到。这使我想到《山楂树之恋》中那句感人的字幕"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在最美好的年纪里老三跟静秋相遇,我臆测静秋日后对丈夫的爱一定不会抵过对老三的,但怎奈世事无常,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老三就这样去了,给静秋留下了一辈子的回忆。在她日后想起他时,永远是他潇洒帅气的样子。死虽拆散了这对鸳鸯,但生的结局就一定是好的吗?爱情与婚姻不同,没有永恒的爱情,即便是最炽热的爱也会因婚后浸泡于日常琐事而渐渐变得乏味,到头来,相爱的人只会成为生活的伴侣。就像《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一样,两个接受了先进思想离家追求纯粹爱情的恋人,他们的爱情最后还不是抵不过生活琐事的打磨,导致两人相看却生厌。一段感情在最纯粹的时候选择结束,就像蝴蝶在最美的时候死去一样,留下的永远是最美的样子。如此想来,也就不再为他们选择殉情而感到可惜,反而觉得这或许是最具智慧的选择。苟且偷生,长相厮守,那是俗物才会做的事,他们的爱虽源于动物的根性,但追求已超过基本欲望的满足。能真正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思想所达到的层次定非普通人所能及。一个人的修为达到一定层次之后,便真的不会再有悲喜,任何事在你眼中都会是完美的,哪怕是死亡。
追求个性解放是值得提倡的,但任何事物存在必有其合理性,社会伦理道德存在了这么多年,我相信利是大于弊的。最起码,对于我自身来说,它能助我进行自我改造。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可能没有那么多勇气与执着去追求那些纯粹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去做那些小众,在大环境下规矩地生活也能获得不一样的幸福。我们生是为幸福而来,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但一定会有一种幸福属于我们。放浪不羁、追求本性的人与被社会制度道德改造后的人,我觉得无法去评判优劣,他们的处事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并不能因为本书反映了被社会伦理束缚的人的反压迫,就全面否定社会伦理道德的正面作用。两个人要追求的这种纯粹的幸福,光双方愿意放弃一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其他人的成全,他们二人也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在一起的。片中久木妻子大度地牺牲自己,成全他们二人,提出离婚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被社会制度改造后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去包容那些追求本性的人的行为,社会可能也无法安定。不论从久木与凛子的殉情,还是从久木妻子的牺牲上,我都看到了不同追求下人性善良的一面,我想只要我们都向善而生,那么追求不同又有何关系,世界正是因为大家各自的不同才如此充满生机,生活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所造就的境遇才使人觉得值得来人间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