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腐败警示录读后感
提防“鸿门宴”
某单位投资处处长张某,接到其在银行任副行长的大学同学赵某邀请。在宴席上,张某发现一同吃饭的还有某私企董事长文某。恰好文某有一个投资项目需要张某参与审批,于是此次宴请的目的不言自明。
张某虽然觉得这顿饭吃得不妥,但碍于老同学的面子,便没有拒绝。饭后,赵某又以老同学的名义给张某赠送了价值不菲的高档礼品。后经核实,宴请和礼品的费用都出自文某。于是这顿饭,使张某违反了廉政纪律,从而受到查处。本次饭局表面上是同学聚会,实际上是进行“灰色交易”的变相宴请。
在我看来,因一次饭局而受到处理,这饭局对于张某来说,简直堪比“鸿门宴”。人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大家都有亲朋好友,都免不了礼尚往来,但往往友情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一些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而被利用的人也最容易失去警惕。在现实中,这种找中间人充当掮客的行为屡见不鲜。而按党的纪律原则,判断某一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娱乐等活动安排是否可能影响公正地执行公务,不是以接受礼品、宴请的人的主观意愿为依据,而应当从客观上分析被请人的权力、地位是否会对请客人带来好处。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就算张某并没有因为宴请和礼品而为文某谋好处,但接受宴请和礼品本身就违反了廉洁纪律,所以必须受到处分。
推而广之,不仅是领导干部,财务、采购、审计、招投标等等关键岗位的人员,都不应该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礼品、礼金等。吃了管理对象的饭,拿了对方的礼品,就算对方不明确地进行公务事项的请托,但被请和收礼的人难免在心理上有偏袒、帮助的倾向,就可能影响公正的判断,扰乱公务的正常执行。因此,公司的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特别是对打着同学、亲友聚会旗号的宴请更要提高警惕,看看有没有管理对象的变相请托,防止被牵着鼻子走,从而陷入违规、违纪的泥潭。
关于广大党员群众如何正确认识和抵制“微腐败”的危害,我认为首先应当从提防“鸿门宴”开始。因为大多数人会对法规、法纪的红线心存警惕,但对人情世故和迎来送往放下戒心。一些情面难却的吃请,被大家称之为“从俗”,不从俗则怕被认为不通人情世故、不会做人、不讲情面。实则情面好讲,规矩难守,从俗容易,原则难顾。抵制“微腐败”就要把管理对象的宴请当成“鸿门宴”,敬而远之。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正持公,从而远离腐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