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吞食" "反刍"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泡在读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这才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韩兴蛾
这是韩兴蛾老师所著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中的一句话。她认为,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无疑,在学生面前她通过海量阅读为学生"吞食"提供了条件,促发了他们"反刍"的本能。但本书中的无数个铅字、无数篇教学心得、无数个生动而便于实际操作的案例又为我们读者"吞食"提供了条件, 促发了我们"反刍"自己教育教学的本能。
暑假伊始,我带着任务拿起来了韩兴蛾老师所著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从此我便沉浸于韩老师给我带来的震撼之中,欲罢不能。每每捧起此书,韩老师高大的形象、活跃的课堂和她那一群饱饮甘露的学生就呈现在我的面前。就这样,我也像韩老师课堂中的那一群学生一样,在此书中如痴如醉地"吞食"着、"反刍"着。
一、"吞食"着名师的成长之路,"反刍"着自己的教育教学。
1."看到一个又一个出为人师者由轻声细语变为声嘶力竭,我在寻找问题的根源。""回顾自己从教10多年的情况,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爱学生是一种能力。""爱学生就是有本事把儿童的唧唧喳喳声变成和谐的乐章。很多老师存在‘不爱’学生的行为,是因为没有具备让学生可爱的能力。"韩老师又举例说,当其闯出‘课内海量阅读’的路子后,她让仅仅入学一年的学生就能够面对书本沉思静读。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能不爱吗?
在我踏上三尺讲台,从教的这两年间,我偶尔也会由轻声细语变为声嘶力竭,事后看着那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又心生后悔,甚至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是否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小孩子嫩声嫩气,声音可爱;愣头愣脑,行为可爱……如此可爱的孩子,我怎么会这样对待他们呢?此次,从韩老师的教育之路上,我寻找到了答案。就像我们经常会说的那样,教师在抱怨学生如何如何的时候应该首先反思一下自己。
2.大量阅读使韩老师摆脱了多年的恶劣情绪,使学生爱上了课堂。"当学生爱上阅读时,当孩子们沉浸于书香墨韵之中的时候,老师也步入了宁静平和的港湾。"大量阅读还使韩老师成了家中最"可爱"的人,人际关系也变好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一位教师,只要你拥有了作为教师的素养和知识,那么不管你是什么类型或者是什么秉性的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一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3.教育教学没有捷径,需要教师辛勤的付出。这是我从韩老师的铅字中读出的又一个道理。韩老师虽然找到了适合自己风格的"海量阅读",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师,但不是从此就一劳永逸了。首先,韩老师随时根据不同的学生、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其次,韩老师班级的学生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学习热情、取得那么好的学习效果,这与韩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韩老师的教学内容远远比我们普通老师的要多得多。按韩老师的话说,就是给学生"吞食"的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发了学生"反刍"的本能,真是一举两得。但在这其中却饱含着韩老师的辛勤付出:首先是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内容。在史无前例的海量阅读面前,教材只有一套,其它的阅读材料虽俯拾皆是,但毕竟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挑选、甚至是去整合去编写。其次,课堂的容量如此之大,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韩老师力求多样、更新、完善。韩老师的课堂采用集体学习、小组学习、独立学习、一帮一等多种组织形式。在通过拼读学生姓名来拼读音节、认读汉字这一环节,韩老师为了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给学生每人制作了一张大卡片,上面用拼音和汉字写着学生的名字,还画有一些小图案,贴在学生的桌子上。又如,给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编写不同的学习材料。再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设立的不同的背诵奖励制度……这些耗时费力的事情,韩老师一直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
所以,从这一方面也让我更加认识到,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拼才会赢!
二、"吞食"着大量而详实的教学流程,"反刍"着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本书中韩老师从学生入学第一天的教育教学说起,给我们详细地展示了她课堂教育教学的情况,直至小学毕业为止。让我们如临其课堂,如听其声音,如看到学生学习般。如,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给学生发一本老师精心编制的小册子,引导学生通过读儿歌的方式识字。此处,小册子上编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引导学生认读的,学生的反映怎样,韩老师都给我们介绍得一清二楚。教师不仅可以直接搬进自己的课堂,还可以据此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
其中,一、二年级的教育教学我看得特别仔细、感触坡多,因为我刚执教过这两个年级。边看边回忆自己这两年来的教育教学,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真有一种想立即回归到课堂中按韩老师的方法再实践一回的冲动。当然,由于能力的原因,不可能全盘照搬,但其中的诸多教学环节真是很精彩,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