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22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不论命运多艰难,在她的身上永远充溢着一种无怨无悔的向上之气。到了老年,脸上的淡定从容更是散发一种别样气质。

  在杨绛的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哄得好。

  在她的眼中,好的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引导孩子好学,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

  通过杨绛的好的教育启发,我想为父母所谓好的教育应做好三个层面。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因为她就是在父亲的引导下从淘气转向好学的,父亲的一句:多读书,读好书。使她从此爱上读书,读好书入迷。同样,她对女儿的钱瑗的教育也是如此,从不训示,言传不如身教,用行动引导女儿喜欢读书。

  第二父母要给一个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人父母,第一任务就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孩子的成长方向;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得体的退出,促进孩子独立成长,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现在我们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越界,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尽管我们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给孩子的往往是令他厌烦的,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父母的这种关爱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的爱让孩子幸福,有的爱让孩子痛苦,有的爱可以让孩子心灵飞翔,有的爱却会压断孩子梦想的翅膀。

  第三父母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生来各异。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合适孩子的,才是有效的,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是鹿就要让他学会奔跑,是鹰就要让他学会飞翔。

  想想我自己做的,也是很惭愧,初三、初四,正是儿子青春期,因为担心儿子在房间里面玩,就规定不允许他关门学习,以备我随时的抽查,结果他越来越烦我走进他的房间,总是说:"没事快出去吧,别影响我。"就是这样,每天在我的监督管理下,学习成绩依然在一路下滑,毫无起色。我们的关系陷入互不买账的僵局困境,我烦,他更烦。后来他上高中了,住校了,终于摆脱了我的监管,慢慢的我发现在没有的我监督下,他也变的自觉了,用他的话说:这是内力的作用。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被动的让别人改变,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附属;如果能主动从内改变,那么你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正如杨绛先生说的,没有孩子喜欢被管教,好的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和唤醒孩子内力的觉醒,只有内力才是巨大无限的,才会赋予孩子一生用不完的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当适时激发孩子的兴趣、唤醒孩子的内力,适时的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独立,学会自己主导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脱离我们的管控,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出空间,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供稿:莱钢医院办公室 鲁丽洁)

点击显示
标签: 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59931/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