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春尽江南读后感400字篇

春尽江南读后感400字篇

其他读后感   2025-02-14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端午是先辈们理想的继承者,不愿意与社会一切同流合污,看到最后只觉得他就是在逃避。逃避爱情,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以诗人的名义占有了春玉确又落荒而逃,他从来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逃避家庭,春玉向儿子发火时只会逃到楼下,而不是出面调解矛盾,这只会让这个家庭的间隙越来越大。相反的是他的妻子,才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生活的勇敢者。虽然她从来都不知道如何表达。她爱端午,不然也不会悔婚只为了跟他在一起,只是她不确定端午是否也爱他,女人都是敏感的,她的这种不安全感只能通过争吵来弥补,也许只有讥讽和嘲弄端午,才能掩盖她在他面前的那一点点自卑。她更爱自己的儿子,但是更倾向于把儿子当成维护自己形象的装饰品,儿子成绩好了,脸上有光,成绩不好时也就是无尽的谩骂,就像小说中说她唯一能控制住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她要让儿子完全听命于她,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我看到小说中她出轨了,其实是吃了一惊的,按理说这种女人是不大会出轨的,试想她这么有钱,事业有成长得又好,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偏偏找了端午这个她口中的烂在家里的男人,而且不会离婚,并且端午一哄她她就能立即和好,如果不是因为爱,就是傻了,现在想想最有可能的说法就是报复。她爱到骨子里也恨到骨子里。一个女人,在外处理各种案件,杀人放火强奸抢财,再加上性格阴郁,精神上已经够承受不住了,回到家还要处理各种琐事,老公出轨,儿子成绩,婆婆指桑骂槐,新买的房子被人强占,难道她是有三头六臂吗?可是即使没有这些事到头来还是只能自己承担。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忙。所以她不是为自己活而是为一大帮子人活,她活着是痛苦,死了才是解脱。她生前没有说过一句理想,却终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那些整日里整些文人字墨,无病呻吟,只会靠着别人生存的人,才是社会的蠕虫。

  有人说,先锋文学在90年代是一次集体大逃亡。然而在有些作家那里,先锋的印记并不会完全消失。马原高举先锋旗帜,最后却沉寂地无影无踪;余华日渐贴近大众,呈现出通俗的姿态;残雪仍在做着“梦”的故事,在先锋里徘徊;格非走出先锋,又不时地回顾......

  读格非的小说,给我一种感觉是,假如一个人在走路的话,不是走在平坦的大路上,而是行于由一个个石头连接的桥间。这不是一通到底的,你得紧着心去跨越。时不时有一种阻隔感,可你还是想继续看下去。这种阻隔感,主要是因其作品的形式结构所带来的。如一个事件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在下一个事件里便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真相大白,家玉和那个警察的关系就是如此。对于形式的执着便可看出格非并没有完全舍弃先锋。先锋文学与其说是逃亡,不如说它是一种新的方式去寻求新生,它不再那么张扬,而是一种隐匿的方式“寄生”。

  在这本《春尽江南》里,我读出了贾平凹《废都》的味道。同样是时代的前进,人心的流变。同样是人的无所归依,无所适从。

  是啊,平平安安的,就好。无论是绿珠一开始的厌世冷漠,到最后的回归淡薄。还是家玉强迫自己陷入社会的节奏以至于直到最后才认认真真地悉数了自己这一辈子咬紧牙关走过来的模样。都是带有一层惆怅无奈之情的,它们不仅压抑地笼罩在书中的所有人物中,还隐隐地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里,使得我们只能对未来抱有平平安安的愿望,因为大家都知道,光是能够和身边的人简简单单地在这个世界上平淡过完一生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更不要谈追求更高远境界的空想了。但有时候只有失去一回才能感受到自己真正的存在啊。就像端午对家玉一般,也许家玉并未和那守仁一样逝去,端午还依旧会盼着所谓的离婚。但当家玉化去之后,无论端午是否还爱过她,他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为儿子没有母亲,为自己从未好好待她而感到懊悔。这些种种表明的只是端午对死亡无法改变的结局而悲伤,并非是家玉——他从未爱过她。一下子心有些空落落的,平平安安的,从某种情况来说也有着利弊之分吧。

点击显示
标签: 不要 等到 毕业 以后 读后感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61795/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