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篇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篇

其他读后感   2025-02-25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之前从来都不看韩寒,前几天在无意间翻了韩寒的《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一时引发了我对青春,对十八岁的时光的怀念,怀念后免不了了感慨。

  我也不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什么时候,或许是18岁,或许是20岁。我还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种迎面而来凛冽的寒风,犹如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那些阴暗的陋巷里,诡异而又神秘的氛围里迎面而来的一个小女孩。一个奇怪小女孩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暂时撇开故事本身不讲,我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要写出伟大而又震撼人心的作品,首先要有一副对人类的悲悯之心,同时也要具备理性控制情绪能力。

  陀氏的小说,无论是对善人还是恶人,他从来都是他们的灵魂剖析,折磨,深入扣问和鞭笞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部作品中也没能例外,作者搭建了一个场景,让各类人物陆续登场:贵族,乞丐,酒鬼,贫民,作家,妇人,侦探,流浪儿等。有多少作家能洞悉到各个阶层人心《据我所知,除了曹雪芹之外,很少有一个作家在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可以媲美陀氏》或者说,有多少作家愿意深入而又全方位的了解一个社会的全貌?陀氏不但做到了这一点,他还给予了每个人充分表现的机会,表现他们的美与丑,善与恶,勇敢笨拙,狭隘与宽阔,机智与笨拙,痛苦与欢乐等。作者要让他们在自我矛盾的斗争中完整,他是让所有人物在自己的环境里都有倾诉的机会,而且是长篇大论。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描绘的很生动,特别是湼莉,她倔强,嫉恶如仇,具有反叛精神,但心底纯真善良,另外还有充满爱心的万尼亚。最后再说下娜塔莎,这个一开始令我有点厌恶的女人,最后转而同情。不过生活就是这样,并非最坏的人就会有最坏的下场,这种期望只存在我们的美好的想象当中或者说存在于宗教信仰中。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要说的是:“比起如何除掉邪恶,不如在其中悟出真理,受苦受难能净化人的灵魂,受苦受难也可使人重生,爱是人类战胜苦难的希望,也是人类延续的希望”。

  最后呢,关于这本小说应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被流放十几年之后的第一部作品,我想试着理解一个寒冷而又荒芜人烟的地方被流放十几年人归来后的境遇,那苦难一定给他的人生带来深刻,苦难也应该让醉作者的思想更加深刻。这也应该奠定了他后来小说的风格。直面生活的黑暗与苦难,洞察了人性中最阴暗的部分。然而作者从苦难中走出,用笔告诉世人爱的光辉。

  “当爱不复存在,那有可能便是地狱”—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的灵魂需要自我扣问,独白是镜子也是自白书。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有点无聊,勉强读完了。本书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他作品那样充斥大段哲学和宗教探讨,相对来说更有故事性,两条线索的安排也挺巧妙,但同样又是激烈的情感冲突,又是纠结的人物关系,这里边的人或多或少都在互相伤害,有的出于恶意,有的出于无意,有的则身不由己,很多时候看得人莫名其妙,无法理解某些人物背后的逻辑。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有时会通过自轻自贱的方式来获得快感,似乎这样就能惩罚那些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还能凸显自己的崇高和自尊,而同是被伤害的人,也难免还会互相折磨。书中有好几组人物陷入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中,其中有些微妙的心理颇值得玩味,就连第一人称的“我”和娜塔莎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有种残酷的意义。比较有趣的是阿廖沙和娜塔莎那种近似母子关系的恋爱模式,很多人怀疑娜塔莎怎么会想和一个巨婴在一起,但这没有什么不可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常常会有一个强势的女性形象,娜塔莎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她需要阿廖沙这种天真无知的人来满足自己,就像男生会选择容易控制的女生一样,这与传统的男性主导的恋爱截然相反。还是与阿廖沙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本书提供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恶。阿廖沙的父亲无耻下作,阴险狡诈,他的恶是自私自利又自得其乐的恶,可以说是他造成了书中两个家庭的悲剧,《罪与罚》中的斯维德里加依洛夫虽然恶得癫狂,好歹还有些浪漫气质和绅士风度,《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虽然把恶上升到理论高度,但也一直处于痛苦的思考中,唯有阿廖沙的父亲,恶得令人作呕。而阿廖沙则是那种天真、无意识的恶,那完全是小孩子式的恶,他也许没恶意,本性也不坏,但也是个只想着自己的人,本质上和他父亲一样,都极端自私,只不过他是个天真的自私鬼。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不是书评的话。不想称赞作者的伟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也不太想说作品,历史为它正名。伟大的作品总是沉重的,它不是讲故事,而是把生活、把活着的灵魂一颗颗刨开给你看,那一颗颗被生活割破血肉、糊满血泪的灵魂。活着是艰辛的,为了对抗苦难,有的灵魂选择了麻痹,他们见惯了就习以为常,抛弃了思想混沌的生活。有的选择了倔强,被生活侮辱和损害的极度虚弱了,却用苦难的血泪凝结成了坚冰,让痛苦来吧,尊严是他们活着的力量。还有的用爱,用这人类最伟大的行为将他们聚在一起,尽管他们都苦,但他们彼此相爱,彼此依存去对抗生活的严冬。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这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问题,因为你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已经活在这个世界上了;但这恰恰又是你选择的,你怎样去生活正是你做出的答案,只是很多人就那样活着,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行动就是答案罢了。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来,虽然走着走着很多人忘记了目的,软弱和自私让他们控制不住自己应该走的路,却本能的去选择当下更好走的路,所以会有人做出飞蛾扑火似的举动和选择。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可能面临的可怕危险,只是在当下理智的判断带来的是痛苦,顺着自己的心却更加容易。

点击显示
标签: 震中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63660/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