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500字篇
没有太读懂,去搜了豆瓣KIDD的书评,有些明白作者的用心了。
全文录下:
坂幸太郎的写作习惯不像一般推理小说家或文学家一样自然,经常是跳跃的,怎么说,就像是《东邪西毒》和《云图》之类的电影给我的感觉一样,需要你留意细节,需要你去想。但这种“想”又偏偏不是那么容易能想明白的,他写得蜻蜓点水,看的人却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去体悟。他不会把一些东西写透,也不会顺理成章地给故事一个你能想到的结局。
《死神的精确度》这本书里有6个故事。讲真,刚开始看第一第二第三个故事时,真没有多少好感。怎么说呢,可能是我对千叶这个死神没什么好感。他爱音乐,他无情冷酷。是噢,死神又不是人,为什么要有情?但他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就让人很不爽。凭什么呢?凭什么别人的生命要由你来决定?况且是这么一个无动于衷不了解人类的怪胎。
我甚至都不知死神判定人生死的标准是什么。他说别的死神都怠工不花时间调查当事人就直接给出死的判决,而他是一个敬职敬业的员工,他会花时间来调查当事人。可是这有什么不同吗?他只是见证了死亡的发生,他只是把看到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他没有去干涉,没有去让别人活下来。虽然书中很多当事人都已患绝症,死神的判定似乎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死去了,可这恰恰是我最不能认同的一点。
何谓“合适”?死神并没有能力决定人死在何时会幸福。
一开始看确实不知道伊坂想表达什么,读来只有浓浓的无助感与无力感。直到读到最后一篇《死神与老妇人》时,才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千叶以人形出现,所以我便对他寄予了人的期待,但他其实是“命运”的载体。命运是最不讲道理最任性的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就来耍弄人。有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真实世界里,也有很多善良的好人突遭意外,很多谦虚谨慎的人被风波所及,当然,也有很多玩弄人世的花花公子乃至血手毒枭活到了大岁数,这些让人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命运”。
有人说,在这几个故事里,死神千叶“成全”了当事人,读完后,我却并不觉得如此。命运(千叶)并不会成全我们,能成全我们的,只有自己。
第一个故事里,千叶死神意外地让当事人活了下去,也仅仅是因为他希望能听到好听的音乐,他并非出于体恤别人,成全别人。倒是我们自己,有可能你做的是不喜欢的工作,有可能你觉得糟糕透顶了,但天无绝人之路,你先别轻生,先别放弃,先别被自己打败,命运说不定会意外赐你以良机。而你别去猜命运为什么给了你好机会,或许并没有什么为什么,给了就是给了,只要活下去就有一丝机会。
后四个故事也是一样,死神千叶并非是这些人死前的救世主,成全了这些人,让这些人死得其所,相反的是,这些人自己为自己做了决定:黑社会藤田由始至终都坚守自己的道义;心有怨念的人到死都有所怨念,放下的放下了,没有放下的没有放下;而不靠颜值恋爱只求一颗真心的男店员,自始至终都是出于爱做出了一系列行为;在伤害和阴影中长大的小孩,最终跳出了禁锢自己的枷锁,也是因为他自己内心的改变所致。
自认为了解人类的死神,其实并不了解人类,他只了解人类的一部分。他的决策有很大的随机性,正如命运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随机性一般。
在前几个故事里,死神料事如神,什么也不会让他感到好奇,因为他太了解弱小的人类。但在最后一个故事里,他的智商和情商终于遭到了暴击。他猜不透老妇人的言行,为老妇人的行为好奇,他不懂这个女人,不懂这个经历过爱、见证过人生的女人。
以往死神工作的时候不是雨就是雪,天气糟糕透了,一如即将往生之人的心,对世间充满无知、眷恋,对命运充满不解、诅咒。千叶遇到老妇人后,老妇人与他打赌,天空要放晴了,千叶不信,“这么多年来,我工作的时候从来都是下雨天。”但拉开窗帘,耀阳刺破长空。
千叶败了,命运终于败给了人类。
只要人类了解命运的无常,泰然自若地接受命运的一切好坏,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拥有过的爱、人生充满感激,那么就换成了命运对人类的不解,于是命运就再也无法掌控人,再也无法影响人的喜怒哀乐。
所以呀,前边那些吞云吐雾甚至不知所云的故事,正是为了衬托这个故事不是吗。我们人类是会懦弱、会虚荣、会贪心、会有执念,但我们人类也会强大、会发自心底自信,会泰然自若。我们遭遇生死,面对挫折,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这些让我们痛苦,却也让我们成熟,能让我们感知到这个宇宙,感知到人生,并平安喜乐地接受一切。
而这,恰是人类最强有力的智慧,命运无法精确度量。
“是什么事?”n“人类皆有一死。”n“理所当然的呀。”n“对你来说或许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却要花上七十年的时间才能对此有一个真切的认识。”n这段话是行将就木的朝美对千叶说的,当时雨过天晴,海滩上的阳光正从右手边照耀着这位七十岁的老妇人与她的死神。这就是故事的结束。书是一个日本人写的,听说是畅销书作家,我还专门去搜了一下他的相片,颜值果然不低;当然这只是我的审美,也许换一个人,结论就完全不同了。毕竟能够被打动的,是我们本来就脆弱的那些部分。何况审美只是一项因人而异的活动,和读书、写作、睡觉一样。例如,把死亡写得层层递进在劫难逃的是余华,把死亡写得苦大仇深的是莫言,把死亡写得精美玲珑的是春树,把死亡写得与死无关的是加缪,把死亡写成向另一物种演变的是卡夫卡,把死亡写出各种可能性的,嗯,那是博尔赫斯。我还有一个朋友,他的QQ名到现在仍叫Borges,可见他对博尔赫斯的喜爱程度;当然,如果你在QQ,也可以见到这QQ名被我喜爱的程度。事物总是成双成对的。相对的是,与畅销书的作者比,有些人的写作是非常傲慢的,像前面提到的那些大家,他们的作品里天生就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这种傲慢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恃的是自己的才华。但这世上还有一种傲慢,叫做阅读的傲慢。四年前有过一场闹哄哄的代笔事件,当时叶兆言谈及韩寒的人品时,用了四个字:“见了一面”,再谈及韩寒的作品时,还是四个字:“翻了一下”,可见叶老对阅读是多么的谨慎和高傲。而我是不久前才反应过来,自己以前对很多不合口味的书,是碰也不碰的;不仅不碰,还要露出冷眼的样子。现在倒是明白了,自己的这种傲慢,不像叶老一一我的傲慢,纯粹是因为他人的作品而滋生的,因为他人的才华而轻视他人,这是世上最不应该的事情。所以对于像我这样自己不写的人,阅读是珍贵的,是不可挑选的。我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武侠、推理、科幻、童话等书,变得津津有味起来。说起朝美身边的那个死神,就记得《象棋的故事》里有个B博士,为了不向纳粹分子泄漏机密,趁人不备偷了一本书;通过反复地阅读与精密地计算,在设计者制造的无穷无尽的虚无与沉寂里,维持住了精神的活跃,并且成功熬到了解放的那天;只是,由于精神的过于活跃,B博士被不幸地一分为二一一又由于被阅读的这书是本棋谱,住在他脑子里的,除了一个B博士黑,还有一个就只能叫做B博士白了。更不幸的是,茨威格写完《象棋的故事》五个月后,就自杀身亡了。这又是一例作者与他塑造的人物在选择上的不同,可能写作真的是件危险的事情,如果将内心的光明与勇气过多地流淌出来,留给你自己的,就只有悲哀与空洞了。就像前面那位长得不错的伊坂幸太郎,在他的《死神的精确度》里写到的那段对话,即使同样的阳光照射着,对于死亡的认识,每个人将会有他不同的见解。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可惜的是,这个世上的很多事物都可经历可参与可感受,惟独死亡,我们没有丝毫的经验可以传授与获取。后来,为了主动看清死神的真正面目,茨威格用了六十一年的时间,老舍用了六十七年的时间,三毛用了四十八年的时间,而海子,用了二十五年。他们是主动去看的。“人类不惜一死”“人类皆有一死”一一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能获取的唯一经验,这也是死神唯一的精确度。通过这一句圣经式的独断,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伊坂幸太郎笔下的千叶为何如此冷漠和理性。不要再埋怨死亡了,你贫穷也好,善良也好,你勇敢也好,聪明也好,你忏悔也好,无辜也好,死亡并不会因为美德而远离你半步。再说,即使你还能活下去,活得和朝美一样,也不过是忘记更多的事,失去更多的人。在黑暗中为朋友点亮蜡烛的苏菲曾经说道:“事实上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缺少光线的照射罢了。”n那么你怕什么呢?这世上本没有遗忘,只是有些事物离开得过于久远;这世上也没有死亡,不过是陪伴我们的生机,已经变得日益衰微罢了。
虽说整本书的六个故事看着都感觉微微的暖意,让人觉得果然活着是最好的啊,即使你这一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是某些时刻感受到的美好的感觉,也足够人花费这碌碌无为的一生去等待的。
然而,就像死神不能理解被挑中调查的人到底是怎么被挑中的一样,我也不太理解死神最后得出报告结果的依据,什么时候给“过”什么时候给“可”,说不好听点其实也是根据自己的得益吧。“她大概是彻底厌倦了自己毫无起色的日常生活,想着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性,她也要豁出去赌一回。不,她可能是想,就算情况不能好转,哪怕来一些痛苦的回忆也好过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这样的一惠,有独特之处吗?没有吧,也不过是因为死神喜欢音乐而一惠可能成为歌手所以才给“过”的吧。“对于死更害怕输”的藤田,明明是那么正义的人,虽然死神给他提供了机会,然而最后的结果不是一样是“可”吗?“如果你跟对方思考着同一件事,脱口而出同样的话语,你不觉得那是件很幸福的事吗?”处于暗恋时期的荻原也那么好不是也给的“可”吗?《旅途中的死神》这一篇,看到森冈摸着小狗小声感叹“错不在我啊”的时候觉得很难过,我们的性格,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难道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影响的结果总和吗?还有老妇人,那个看淡生死的老妇人,与其说她是看淡了生死,倒不如讲对死亡已经麻木,虽然活得那么乐观与知足…小死神对除了一惠的人都给了“可”,这让我很不解以及惶恐啊,作者要表达难道的是死亡总是不知何时会与你不期而遇,我们也不能预测死亡不能知道躲过死亡的概率的大小吗?
“和重要的人相伴的时间并不是永恒,离别有时会不期而至,正因为如此,一起度过的每分每秒才会弥足珍贵,现在的我打心底里如此感慨。” (《昨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