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读后感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读后感篇

其他读后感   2025-01-26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读后感 第(1)篇

  好!很好!

  推!强推!

  这本书探讨生命的真理,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看不下去,但是周国平先生的文字很有吸引力,有些鸡汤文字经他一说反而觉得深刻,没有明显排斥感,有些深刻的哲学观讲的很细致并且通俗易懂,论证也很充分,我居然还去百度了那些古希腊哲学家,对,神奇的事就这样悄悄的发生了!那么这本书我就该好好的扯扯淡了...

  对于什么是生命的真理,周国平先生认为是单纯。你不仅要有一颗单纯带有童真的心,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毕竟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所以你要认识并且成为你自己,活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价值。

  【倾听生命的声音】

  >> 你觉得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 把她(他)当作独立的个人尊重她,把她当作最亲的亲人心疼她。

  “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每个人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已经是一种奇迹,而每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能够相遇就是更大的奇迹,我们既要有爱护自己生命的责任,也要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当然我们也有享受生命的权利,透支和榨取生命的事情切记不要去做噢。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这种对于生命的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

  【生命的品质】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的确,只有内心世界足够丰盈才可以享受真正的快乐。只有学会沉默学会独处,才能体会开门即是闹世,关门即是深山的乐趣。

  有人喜欢独处,有人喜欢热闹;有人热爱安静自在的生活,有人享受轰轰烈烈的人生。人的禀赋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共通:找准一个最合宜自身的位置,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迎着方向,我们争取成功,但倘若成功使内心和生活都变得过于复杂,失去了生命的单纯,这就是对于生命真理的背离,这个成功实际上也是失败。所以,最终我们需要回归自我,一切不平凡都要回归平凡,平凡生活构成了生命的永恒核心。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寻求智慧的人生】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๑`・ᴗ・´๑ ----这恐怕是我在本书中找到的最深刻的思想了,连作者都说能明白这一道理的人可谓已经得道,堪称智者了。而多数人恰好相反,他们永远自诩在为有益之事,永远不知生之有涯。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智慧。这已经到了我暂时所能体会的上限了。

  如今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渐行渐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季羡林先生可以坦率又直白地将其学术生涯的辉煌翻译《罗摩衍那》视为“遣有涯之生”的“无益之事”,耗费其10年心血,完成的如此出色,那么我们整天忙忙碌碌追求完美,成天思考怎样度过人生才算更有意义是不是从根本上讲,只是庸人自扰的可笑呢?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的生命包含肉体和精神,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一个百毒不侵的自己。

  希望人人都拥有一颗能够恬然沉思和温柔爱人的心灵,过上所谓智慧的人生。

  【在沉默中面对】

  越是严肃的思想,深沉的情感,就越是难于诉诸语言,所谓大音稀声。最真实最切己的人生感悟是找不到言词的。倘若两个人待在一起,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一定要找点话来缓解尴尬气氛,那么你们的关系其实是相当疏远的:在不能共享沉默的两个人之间,任何言词都无法使他们的灵魂发生沟通。

  光阴磋跎,世界喧嚣,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但只有尽力这样做才能有更大的可能去遇见另一个有趣的灵魂,去找到一个能够共享沉默,可以心照不宣的伴侣,去收获一份历经诱惑而不渝的爱情。

  【成为你自己】

  “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极而言之,乐极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从来不曾乐过,一辈子稳稳当当,也平平淡淡,那才是白活了一场。”

  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呢?三种不同的切入点,但殊途同归:先要认识你自己。

  1⃣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然后即可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只有认识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自我实现,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2⃣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拥有与自己谈话的能力,认识自己,并且和自己做朋友,找到另一个自我,最终,成为你自己。

  3⃣认清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这种人如同有神守护一样,不会在喧闹的人世间迷失方向,如此,即可成为自己。

  不要盲目的相信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凡是你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没有亲自走过的路,你都不能够完全知晓别人是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样的煎熬,才展现出了他们想要展现出的让人羡慕眼红的一面,正如柴静所言:有些笑容背后往往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拥有的;不要轻易去评判一个人,你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成为你自己。

  最后,借周国平先生之言,结束我的神叨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锺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读后感 第(2)篇

  2017年读书100计划:No.25.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你可以把你的人生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翻译小说读多了,感觉表达越来越糟糕。我需要正统的、优美的母语熏陶,迫切需要。小说的体裁,可以用大量的篇幅深度阐述一个道理;而散文,则于三言两语中蕴含深刻哲理。小说看多了再来看散文,往往会有一些不适感,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进入状态,我一直在努力适应中,好在,已经渐入佳境。

  学生时代的我,一直是个“叛逆”的孩子,总想尝试活出另外一种样子。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活成什么样子,但只有一个念头:我不想随波逐流。所以,当大家都在享受父母给予的关爱的时候,我却想着“自由”、“不受约束”;当大家都在享受眼前的“小小的美好”的时候,我却期待着诗和远方……在很多人眼中,我是那么的“另类”,总是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别人的“话题”,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目标”。然而,这些都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在努力把我的人生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周国平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一直在追寻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寻什么的追寻吧。大家总说“希望人生不留遗憾”,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但少些遗憾却是可以努力的。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每一个“今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为了每一个最年轻的自己,我们都应该不负好时光,不负余生,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周国平的散文极美,文笔清新,于轻言细语中娓娓道来人生哲理。这样的文章最适合我这样的读者阅读:三观稳定,文采一般。多读一下确实可以在文笔方面受到熏陶,“借点儿仙气”。我想,这也是我爱这本书,或者说爱周国平的原因吧。我会找到他的很多本书,都认真读一读。

  跳出我个人的感受,客观的分析一下这本书。我觉得,再美的文字却不一定适合任何年龄阶段的人读。“前言”第一句说,这是一本写给少年的读物,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这本书中确实有一部分文字不适合少年阅读。百度了一下,这本书的出处来自于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还有一部分内容在这之后,应该是选自其它散文集。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读这本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从少年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些不妥。我觉得,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重要又敏感的阶段。想要传递给他们一些人生哲学,一定要慎之又慎。用道理教一个人怎样去做人,不如教会他思考的能力。让他在思考中慢慢体会人生,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一个少年学会“淡泊”、“脱俗”,不如让他们去冲、去闯、去感受……只有“经历”才能让他们读懂人生,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感受一定是要自己去体会的。在我看来,只有体会过“功利”之后的“淡泊”才是真正的“淡泊”;只有体会过“喧闹”之后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宁静”。我想,周老师的所有感悟也是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之后吧。

  引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写给少年的书,一定要更加走心,更加严谨,因为“事关重大”。发行一本好书,还需要一个负责的编辑。文字传递思想,思想影响人生。我个人认为,那些消极的、灰色的文字不应该出现在一本专门写给少年的读物中,那些所谓的“淡泊明志”还是留给我这种成年人“共鸣”吧。

  最后我想说,周老师那些优美、清浅的文字确实值得我好好学习,我还得多看一些这样的书,继续努力“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丁烨

  2017.5.23 13:08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读后感 第(3)篇

  四个小时听完了这本书,这过程中偶尔沉默思索,偶尔莞尔一笑,偶尔被逗乐,偶尔很纠结。生命是一个何其大的话题,我们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摸不到生命的本质。无数的人想从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角度去探讨生命的本质,却往往没法给生命描摹出具体的形状。因为生命本来就没有名字。它可以是桃红柳绿的欣喜,也可以是铁马金戈的悲壮;可以是稚儿老翁的戏言,也可以是才子佳人的缱绻。生命正因了它的独特性而显得神秘又多彩。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一不小心就会迷失了自己。所以找到自己,守住本心才尤为重要。现在看来,淡泊宁静的性格多少与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不符。但是淡泊宁静不代表不去争取,不去奋斗,你尽可以让行动快一点,而让心灵慢一点,不被物质左右,不要偏离了自己的方向。要淡泊,也要热爱;要纯真,也要世故;要理性,也要感性。我们总是在这么矛盾的境遇下被打磨成了独一无二的模样,即使这样也无法预知明天还会遭受什么样的境遇。但生而为人,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向死而生,所以没什么理由不活得热烈,活得用力,活得精彩。总抱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享受到生命中每一个微小时刻的欢喜。你看,春天又来了,你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吗?

点击显示
标签: 白杨 礼赞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64139/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