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惜别 读后感篇

惜别 读后感篇

其他读后感   2025-01-13

  惜别 读后感 第(1)篇

  这是一本追忆母亲的悼亡之作,是关于存在与不存在、生者与死者、生与死的思辨与探讨。

  作者的母亲林薇女士活过87岁,有过幸福的童年和丰盈的晚年,养育3子1女,成年所受的屈辱和次子的离家出走成为终生的痛。母亲走了,留下她的房子、日记、信件、简报、看过的书目和影视目录,她的满足、遗憾和牵挂。

  止庵说: 生是存在;死是不存在,而且连曾经的存在都不复存在。死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而世界依然存在。死是虚无,生是沉重。对于爱你,你也爱他的人,尽量让他活得好一点罢。

  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为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我想也该留下一点此生的印记吧:比如日记、书目、影像等。

  ※第一部分 存在与不存在

  *父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一幕结束了;母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二幕结束了;那么现在是第三幕,也就是最后一幕了。

  *母亲死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三点四十四分。11-22-3-44。像是一首素朴极了的曲子,飘逝而去。

  *伊壁鸠鲁:“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自家有丧事,当节哀;别家有丧事,当尽礼。

  *《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一段古代的祈祷文:“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去忍受不能够改变的事物。主啊,请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差别。”

  *《荀子·礼论》所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张爱玲在《年青的时候》中所说:“活人的太阳照不到死者的身上。”

  *谷崎润一郎在《〈异端者的悲哀〉前言》中也说:“死是nothing,是无,而生总归是something,是有。纵使磨难再大,something肯定比nothing好得多。”

  *弗朗茨·卡夫卡说:“死亡的残忍之处在于,它带来了终结时真正的痛苦,但却没带来终结。”

  *萨福诗作残片则径直说:“死是恶,因为诸神是如此判断的,假如死是善,那么他们也当死了。”

  *卡夫卡日记有云:“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在一切似乎已经结束的时候,还会有新的力量,这正好意味着,你活着。如果他们不来,那么一切就到此结束,彻底完了。”

  *鲁迅在《希望》中引用裴多菲·山陀尔的话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奥斯卡·王尔德却在《无足轻重的女人》中通过一个人物之口说:“除了鬼门关,人什么关都能闯得过去。”

  *艾伯哈德·云格尔在《死论》中引用了A.冯·克罗顿的话:“人之所以消亡,乃是因为他不能将开端与终结合而为一。”

  *《庄子·人间世》所云“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吕碧城的绝命诗:“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罗兰·巴特的《哀痛日记》写于他的母亲去世之后。

  *《南史·列传第二十二》中张融所说“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

  ※第二部分 曾经存在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李清照《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刘禹锡所作的“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巴勃罗·聂鲁达在《马楚·比楚高峰》中所写的:“从空旷到空旷,像一张未捕物的网,……”

  *张爱玲在《花凋》中所说:“然而现在,她一寸一寸地死去了,这可爱的世界也一寸一寸地死去了。”

  *我想起V. S.奈保尔著《非洲的假面剧》所说:“在这里,一个老人过世,我们就说一座图书馆烧毁了。”

  *初夏,她穿碎花旗袍,戴绿珠链,银发,是有品位有气场的老太太。

  *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惜别

  ※第三部分 在死者

  *艾伯哈德·云格尔所著《死论》

  *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灾难—死—与我们毫不相干。因为只要我们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们就不在。”

  *云格尔则根据海德格尔所说生是“趋于死的存在”提出:“或许可以更正伊壁鸠鲁的话:死与我们相关。因为,只要我们存在,死就存在;如果我们未曾或不再存在,死也就不存在了。死依据生而活着。”

  *从伊壁鸠鲁,则死在生之外;从云格尔,则死生合为一体。

  *沃尔克·施隆多夫在《光·影·移动》一书里记录了罹患绝症的马克斯·弗里施的话:“在文学作品里几乎没有关于死亡的内容。只有《李尔王》第一幕。歌德压根儿就什么都没写。”

  *到哪里去寻找那棵可以赎命的桃金娘树呢。

  *中江兆民被医生查出癌症,并告诉他只有一年半的生命,他遂凭意志与毅力写下自己最后的思考《一年有半》及姊妹篇《续一年有半》。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米洛拉德·帕维奇著《哈扎尔辞典》中写道:“她内心深处在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生命中的片刻时间正在消亡,就像飞虫被鱼吞食一样。”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法与意思均堪称拙劣,其中却有一点可取:冬妮亚与保尔分手,她多么聪明,又多么正确。

  *作家端木蕻良临终前几小时,“向夫人钟耀群要笔和纸,写下了‘支持不了’四个字”。

  *周作人在《先母行述》中亦云:“临终之日,神志清明,不诉苦痛,不见秽恶,渐以入灭,如就安眠,世所谓得往生者非耶。”

  *达希尔·哈米特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人们经常说:‘啊,他受了太多的苦,死亡对他是种解脱。’但这不是真的,能活着总是最好的。”

  *亨利·奥斯丁在为姐姐简·奥斯丁所写传略中说:“当家人最后一次问她还需要什么时,她回答说:‘除了死亡,我什么也不需要了。’”

  *约翰内斯·克雷梅里乌斯在《弗洛伊德》中记载弗氏死前两日对医生所讲的话:“现在,只剩下煎熬折磨,再无人生意义可言了。”

  *东野圭吾著《麒麟之翼》中写道:“‘你面对过人的死亡吗?’“‘见过很多次,我也数不过来。毕竟这也是我的工作。’“‘你见到的是尸体,不是人。我见过很多即将离世的人。在死亡临近的时候,人们会回归真正的本心,扔掉所有的自尊心、意气用事,直面自己最后的心愿。接受他们发出的信息是生者的义务。’”

  *周作人曾在《记杜逢辰君的事》中记述他对不堪病苦、欲寻短见的杜君所说的话:“你个人痛苦,欲求脱离,这是可以谅解的,但是现在你身子不是个人的了,假如父母妻子他们不愿你离去,你还须体谅他们的意思,虽然这于你个人是一个痛苦,暂为他们而留住。”

  *周氏因此自责道:“我实是很惶恐,觉得很有点对不起杜君,因为听信我的几句话使他多受了许多的苦痛。”

  *母亲去世了,绝望才真正降临。

  ※第四部分 不存在之后的存在

  *弗洛伊德在他去世前两年的一九三七年给学生和朋友玛丽·波拿巴写信说:“您一定会让我死后仍活在您的记忆中,这是我唯一认可的有限不死性。”

  *“有限不死性”,需要一个载体。即如鲁迅在《空谈》中所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费舍尔·史蒂芬斯导演的电影《伙计们请起立》(Stand up Guys)里,阿尔·帕西诺有句台词,讲的正是此事:“你们知道,他们说我们会死两次,第一次是在我们咽气时,第二次是我们的熟人不再提我们的名字了。”

  *格林在《问题的核心》中说:“当我们对一个人说‘你死了我就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真正的意思是:‘看到你这样痛苦、不幸,或者愁苦,我简直活不成了。’只不过是这样的意思。人一死,我们的责任也就完了。我们对这件事再也无能为力,我们的心也就安下来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周作人曾在《〈夜读抄〉后记》中说:“目下在想取而不想给。”

  *鲁迅在《梦》中所说:“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我想起《漂逝的纸偶》中所说:“与别人共有这些记忆的碎片,就是与那个人共同度过人生的佐证。阿玲总有一天也会上年纪,你在厨房吃酱煮青花鱼时也许会忽然想起我。那时,我就在你的厨房里复生了,还问你:‘酱煮青花鱼好吃吗?’”

  *陶公千古旷达人,其《归园田居》云:‘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神释》云:‘应尽便须尽,无复更多虑。’在《拟挽歌辞》中则云:‘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哀”与“敬”通过祭祀仪式而体现,但此种情感重于仪式本身。

  *张爱玲在《对照记》中所说:“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奈保尔在《作家看人》中说:“我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但是再往前就不清楚了。我家祖上的事含混模糊。父亲还是个婴儿时,我的祖父就去世了。传给我的家史仅此而已;现在我们追忆的只是一个家族传说,有些内容夸张浪漫,或者完全是编造的,因此不能信以为真。”

  ※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日本白滨的三段壁,那是著名的自杀地

  *《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具情感,且无所偏私。

  *弗兰茨·贝克勒等编《向死而生》一书所引莱因霍尔德·施奈德的话:“我们只有以死为代价,才能发现人,热爱人。”

  *杰尔姆·格罗普曼酷爱引用的克尔凯郭尔的话上:理解生活得回顾,过生活要前瞻。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林薇

  *一九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生于天津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故于北。

  *孙伏园在《哭鲁迅先生》中说,鲁迅逝世后,他去鲁迅母亲处吊唁,老太太说:“论寿,五十六岁也不算短了;只是我的寿太长了些;譬如我去年死了,今年不是甚么也不知道了么?”

  *张爱玲著英文作品The Book of Change(《易经》)中也说:“……但是表舅妈却永远不会知道,仿佛另一人的死亡是在她自己死亡的一年后,还是一百年后,两者并没有差别。永恒封闭了这短短的数阶。”

  惜别 读后感 第(2)篇

  一直以来总觉得不深入了解一件事物,是没法说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死亡”仿佛是个例外。刚刚有点思维能力的孩童可能还不了解“生”是什么,却很容易知道“死”是什么,虽然,他们并不能很清楚的描述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却会很严肃的声明:“我不要死”。很难说清楚这到底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死之恐惧而导致口口相传的结果,还是“死亡”二字自带强大气场把我们震慑?总之,“死亡”就是如此不受待见,却又是我们谁也逃脱不了的宿命。本书是止庵在母亲离世后所写追忆随笔,有思念、有遗憾、有生死哲思,读来让人泪眼婆娑,借此谈谈死别。

  在死者:死亡路上的每一天到底是恩赐还是残忍?

  广义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单向生命之途中的在死者。这里关注的是侠义的在死者:“它特指那些得了不治之症,只等着死神宣判的人”。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而差异主要集中在“病”这一阶段。有时候,我会想,人们到底是害怕死前重病的折磨还是死亡本身呢?见过身边一些亲人得了癌症,最后阶段疼得死去活来,滴水不进,连输液的血管都已无法找到,可他们还是不想死,隐隐还在期望自己能好起来。也听过另外的选择,得了不治之症的病患在自己还能活动的时候,悄悄自杀。具体是害怕死前的疼痛,还是怕拖累家人,还是不能接受自己后期毫无尊严的躺在那里吃喝拉撒全需要依靠别人?局外人不得而知,闲人永远乐此不疲于揣测,在闲谈时也从不会忘记添油加醋。

  对于当事人本身,我们都是局外人,包括亲人也只是相关的局外人罢了,到底该如何对待“在死者”的最后时光,我觉得应该尊重本人的意思。主动的死:我个人是赞同“安乐死”的,只是由于道德、标准、法律等问题,这一举措被很多地区所拒绝,未来境况如何?自己能否赶上这个福利,很难说。被动的死: 不治之症的治疗不仅对当事人身体状况是个考验,同时对家庭财务状况也是一个挑战,自己及亲人有没有能力拿出这笔钱是个问题,愿不愿意拿出一笔钱、愿意拿多少也是个问题。此外,小家庭和不和谐,孩子与父母感情如何,病人以往经历及抗压能力等都影响着当事人的求生欲。我不大赞同那种明知已经救不回来了,还死命的往手术室里送的案例。我也不喜欢隐瞒病情的局外人,尽管大多是出于好心,可又能瞒多久呢?死亡本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战斗,当事人拥有知情权。我也特厌恶那种心里不情愿花钱的亲人困于舆论坚持着,在外吹嘘着自己对病人有多么尽心尽力。可这都没有办法,死亡被利用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也只能努力要求自己不要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关于意识。病人失去意识仅仅保有生命特征的时候怎么办?这里是说极端的情况,植物人那种,老年痴呆排除在外。《遥远的救世主》里丁元英做了一个选择,他说如果基本能确定父亲要成为植物人,他就去拔氧气管,让他有尊严的离去。当时看到那里,心里一震,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最终,我赞同了他的做法。总之,在死亡面前,我们都是被动的学徒,没有谁能罗列完所有的情境,当事人和相关局外人要尽量达成一致,尽量让在死之路容易点才是。

  “死亡”之于死者:测测底底的消失。

  无论各种宗教怎样给我们描述死后的世界,只要活着,它就始终是我们的未知,而死后的人也从没谁回来告诉我们地狱、天堂到底是什么模样?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开了天眼,能通晓自己的前世今生,可他说着六道轮回的同时,为何更强调着“人间即西方”?我敬畏六道轮回,我信“因果”,可我确实是不太关心死后的世界。无论投胎转世是真是假,这一世的关系模式随死亡而定格。就算真有下一世,真有机会再遇见,彼此还会相识吗?就算相识还会以亲子、朋友、师生等这一世的关系模式重逢吗?我更倾向于给出否定答案。故而死亡,对于死者来说就是“不存在了”,意味着你跟这个世界的一切告别,无论是留恋的还是厌恶的,都跟你没关系了。

  死亡之于相关局外人:是真的思念吗?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第一次死亡是失去生命特征的时候,第二次死亡是所有保有其记忆的人全部离世的时候”,确实有点道理。对于还保有死者记忆的生者而言,死者仿佛仍属于“某种存在”。记忆里没有真实的死别场景,电视里及各处听来的总告诉我那个时刻该是悲痛的,要哭,要喊,虽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大家都这么说,也就只得信了。由于自己还未结结实实的感受到至亲至爱之人离去,不敢说懂得死别的滋味,也无意强说懂得。可正如没有得到的东西并不影响我觉得它好一样,未体味过也并不等于我没有权利说点自己的看法。

  我不敢说真正的悼念该是什么样子,却真想问问那么多的所谓思念是真的吗?听起一些闲谈总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兴起了“哭灵”这种职业,自己的爹妈为什么要让一个陌生人来哭?一个陌生人又为何那么卖命的哭着别人的爹妈?都说人的一生有三大事:出生、结婚和死亡。我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死亡被看的这么重要?与其说对死者重要不如说是对死者的相关者更重要吧。记得,以前小的时候,村里遇见丧事了,都会请专门的唢呐帮来,那个旋律远远的听着都已让人有落泪的冲动。所以,前几年看《百鸟朝凤》的时候狠狠的哭了一鼻子,还好坐在影院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而如今呢?现代化乐团带着一群新时代的红人们,音响放的震耳欲聋,小年轻们在临时搭起来的台子上又蹦又唱的,再加上那哭灵的,简直活生生给过成了“喜事”啊!诚觉直接埋了也许不错。

  真正至亲之人的悲痛仿佛有延迟,最初忙着操办相关事宜,等到人埋下去了,亲戚都散去了,那种痛才慢慢袭来。随时间流逝,这痛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难以忍受。看过一些亲友在亲人离世后特殊节日写的悼念文字,能感觉到那无声无息的思念,但总觉得缺点啥,在止庵的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种思念更多的让我看到他们对死者的需要,这感觉在劳累、委屈、伤心的时候尤其强烈,这总让我觉得不太对,因为他/她走之后,没有人再对你那样好,所以才格外思念?少了在得意的时候,希望他/她还活着能共享你的喜悦,少了你有能力带他/她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惋惜,这种你在快乐的时候需要他/她在的情形,仿佛特别难得。我想这也许才是真的思念吧?

  “喜丧”是人人都向往的,可是能有这善终的又有几人呢?我们大多都还是要经历止庵母亲的生命历程:健康的生—患病的生—病重的生—丧失意识的生—死。读读这本书吧,看看这个优雅坚强的老太太曾经写过的文字,学学她的人生态度。看看一个儿子在母亲生前如何跟她愉快相处,在母亲身后如何思念她,然后,好好珍惜父母还健在的日子。也许,你的父母不及止庵的母亲那么优秀,但要相信血缘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割舍的一种东西,不要让自己以后追悔莫及。

  惜别 读后感 第(3)篇

  看的时候感触良多,这会倒是憋不出一个字来,不愿细想是毛病啊……好吧是借口。

  就最近来说,我读书时候不再热衷以上帝视角评论书里人物,而总是会联想到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来,心理活动常以“要是我的话……”开场,这事有时候有趣,有时候又把人推到一种脑筋打结的境地。

  遇事太少,全靠想象,碰到想不通的,就本着不为难自己的原则,一下子抛开算了事,再想觉得不该,又捡回来强迫着自己去设身处地,兜兜转转就只能想到这么点东西了嘛,日常因浅薄而感到好烦。

  书里说人活一次,然后死了,不再活了,这件事没什么道理可讲,置身其中,只是无可奈何。那(如果)没有彼岸,要怎么过好这一生呢?该更勇敢吗?打破固有条条框框。该更谨慎吗?守着一方平静安详。该更自我吗?反正难得来一回世上。

  选择从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它总要人取舍,好让我这种想得多做得少的人多多头痛。

  我偏想要个答案,思来想去,终于阶段性地觉着,要过好这一生,大概该更勤勉吧。看完惜别,于我来说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去克服懒惰了,思想上的懒惰也好,行动上的懒惰也罢,万事上的懒惰和倦怠,都是认真和珍惜的敌人啊(虽然我好难打赢它),它偷了你的时间,让遗憾有机可乘,钻满回忆的缝隙。

  说勤勉倒不是指永远像打了鸡血似的去用力生活,怪害怕的。它这个感觉吧,有点积极,有点认真,有点谦虚,有点虔诚,我有点喜欢。唉这真是个妙词嘻嘻,得好好体味一下。

  我可能永远不会给五星和一星,勤勉第一步,回去打扫下卫生吧fufu,拜。

点击显示
标签: 我等 读书 笔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64926/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