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临近读后感400字篇
本书尽管出版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像明日黄花。但是今天读它,依然可以感受作者原创思想力量。它曾经是惊世之作,今天依然还是经典名作。作者是美国科技奖章获奖者、Lemelson-MIT大奖(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奖)获奖者,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曾经获得3位总统嘉奖,他还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知识面广,非同一般。因为他似乎原创新了一系列新思想,概念及新方法,引人注目。作者定义了奇点:“奇点是未来的一个时期:技术变革的节奏如此迅速,其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深远,人类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显然,它就是今天AI时代的来临,及其将来大发展之时刻。从技术上看,它似乎没有问题。不过,从现在国际关系发展政治大环境看,它真有可能到来吗?(书中翻译者也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注解)。作者认为“奇点将允许我们超越身体和大脑的限制:我们将获得超越命运的力量;我们将可以控制死亡;”。尽管我们都能够认同科学技术会快速发展,但是这是否依然像异想天开?书中,他提出人类六个纪元的假设,其中,第六纪元:“宇宙觉醒”。简言之,不管人是否相信他,至少他的想象力很奇特。其中,他特别看重现代科技必然之“指数增长”势头。这也是他基础理论根基之一。他还有一系列其他核心观点,例如,他认同讨论世上三大哲学问题:“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思想和记忆?宇宙是如何运转的?……信息的观点涵盖了以上三者”。还认为,“复杂性的最基础层次应该是运行于物理空间的信息处理过程。”。这句话很有份量。本书中,类似哲学深度思考内容忒多。例如,我们能通过简单的规则解决人工智能难题吗?“奇点还是一项经济命令”。“关于宇宙中智能的命运:为什么我们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等。希望与危险的深度纠结在那里等。简言之,它内容十分丰富。它像是真真加佳,虚虚实实。......当然,不能不承认它是“阳春白雪”,也非常不容易读懂,或者一定需要时间来消化本书。但是,也有像他十年前特别推荐纳米技术,现在似乎也还不知道,有什么特别推荐成果。例如,像什么微机器或者纳米机器人。另外,认为他对于人大脑的认知似乎还有待认真考虑,因为现在对于大脑更多的认识,发现它还不像作者描述那样理想化,简单化。此外,从近年其他现在AI专家们的共识,AI尽管可以按照规则作事情超过人,如果要机器能够达有婴儿之意识,或者它有在新东西面前,像婴孩那样自判断能力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其他,例如,今天思维癌症的“私人订制”治疗法在哪里?纳米机器人在哪里?更不用说,我们连暗物质的构成都还没弄清楚?就是像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分子是否也有遗传密码,都还完全是无知。另外,作者有关为生物学领域信息编程序的一些猜想,都只是在分子水平。他当然有一些独特见解。现代量子生物学领域研究发现,像光合作用,酶分子之间沟通交流等等应该只能是在量子水平的。因此,他之有关观察,或者分析思路的层次等,是否还需有些更多商量余地?......n总之,他自认为是“技术乐观主义者”,同时,眼界决定境界与格局。特别是、作者在十多年前,写的书还是如此有分量和深度,真不愧是比尔盖兹曾经大力推荐书!此外,它在技术上,十年前预测正确如否,也许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实现是,其独特创新思维模式及方法,学识包括其作品应该会长时间都是经典。本书最精彩的内容被认为是,作者对于AI机器学习中,现在依然非常时髦,例如,像贝叶斯网等 五种算法之非常简明扼要,高度介绍性总结。其二个是,记载了作者与当代科技界,一批了不起顶尖人物之间的对话。它们今天读起来还是如此非同凡响。第三是书最后部分中,作者回答批驳者在各行业,多方面的质疑。此处,他显高人本色,不管同意其解释否。在书附录,作者还推荐了一些有关,有意思“奇点网站”,供深入参考。今天 Manchester String Quartet 来演奏非常美妙的 Dvorak Quartet in F Major,Opus 96 “American”。在音乐中扮奏下,放松读了本书,有种特舒效果欣赏。所以,凡读这种有思想深度,关于科学技术之哲学反思书时,建议应该有,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非常感谢南开大学20多人集体团队精彩翻译。尽管只走马观花翻一遍,深感它的确气势大,有深度和知识广度,都是高精尖内容、完全没有任何一丁点,像前一阵像流行感冒一样,传疯了的:“xx 捡shi” 中那种含大量忽悠内容。本书是本非常精彩好书。他会令过去认为一批顶尖好书黯然失色,它更能加深人对于那些众星捧月之集体弱智现象理解。因此,从他关心问题的角度,视野及系统看,他才是一位真正值得尊重的大学问家。尽管他作为一个自称:“奇点人”,他总是感到很孤独或者不太合群,因为他明显遇到过很多人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作者也非常有自知之明。因为作者明确表示,“奇点理论不是一套信仰或统一观点的系统。奇点本质上是对科技趋势的理解,同时也是引起一个人重新思考每一件事的领悟,从健康和财富的意义到死亡和生命的本质”。......n从他致谢朋友的清单中,就可以看出一个阵势。它似乎同时提醒读书人,当人自己认为牛时,应该清醒看自己周围的同事朋友,并且能够从统计角度看,平时喜欢读什么样文章及书籍?一般来说,此一招就立刻搞定一个比较靠谱自我认知结论。因此,还可以知道,入什么样朋友圈。敢为人先,敢退群。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贵有自知之明。
看第一章就够了 后面都是论证 老外写的东西又比较科幻(发散) 翻译成这样也不容易了。
进化产生人类,人类发明技术,技术再利用不断发展的技术来创造下一代技术。在奇点时代,人和技术将没有区别。这三种重叠的变革(遗传学、纳米技术和机器人),将主导21世纪上半叶信息革命的方方面面。
由氨基酸组合而成的蛋白质和由核酸组成的RNA链,共同建立起了生物学的基本模式,RNA链(其后是DNA)的自我复制(即第二纪元)为记录进化的结果提供数字化方法,后来,理性思考与物种进化(第三纪元)相结合,引起了从生物到技术的范式转化(第四纪元)。即将到来的主要范式迁移将由生物思想向生物和非生物的相结合的混合思想转变(第五纪元)。
我们将在这个10年结束的时候(2010),实现用超级计算机硬件模拟人类智能,并且在第二个10年结束的时候(2020),实现用与个人计算机大小相同的设备模拟人类智能。21世纪20年代中期,我们将会使用有效的软件来模拟人类智慧,对其进行建模。通过软件和硬件彻底地模拟人类智能,计算机将可以在21世纪20年代末通过图灵机测试,那时机器智能和生物智能将没有任何区别。技术一旦发展到这个程度,计算机就能够融合传统的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双重优势(人脑识别模型的能力与非生物智能的速度、内存容量、精准度,以及交换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其力量将极为强大。
首先这是一本几乎没发现错字的书。作者为人们介绍了知识,看问题的方式,引发了我的思考。本质和形式的思考还在拷问着我。如果基因组编排的方式是作为人的本质,我同意构成人体的细胞,组织等是一种形式。那么本质要比形式重要。而编排方式成为本质,物质成为形式,是不又与“物质决定意识”的教条有违?书中又有关于人的意识的描述,将其影射为一种无序并发计算过程,并重点阐述计算机实现这一过程的进而实现人工智能可能性。将世界描述成为信息(光),那么意识产生和处理的信息就构成了世界,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事实上关于“中文房间”的辩驳,并没有使我认同本书的观点。人类或者生物意识,到底是什么,本书并没有能够解释得清楚。当然也不该苛责,仍然需要肯定本书是很好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