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细节读后感300字篇
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读,日本这个被多数中国人敌视的“小国家”也同样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尊敬并虚心学习。日本社会呈现的井井有条,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与高素质,人民生活的精致程度以及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这一切不是因为日本人天生觉悟高。日本资源匮乏,所以他们自上而下普遍有种危机感,这也帮助他们养成了居安思危事必争先不甘于人后的隐忍性格。对于一件艺术品而言,“细节”不仅代精湛的技艺也在于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投入,手艺人的坚持,背后是这个国家对于精湛技艺的重视和爱惜。如果手艺人的执着到最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试问手艺人还会坚持吗?如本重视知识分子重视科学家,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这无疑对社会价值观是一种正向引导,反观中国,今天某星出轨上热搜了、明天某某嫁入豪门上头条了、某鲜肉学霸人设崩塌了……中国年轻人关注的是这些,政府却为了不触及某些利益不加干预,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做一个大家庭,毫无疑问,政府就是这个国家走向的领路人。日本社会的秩序与素质不是对民众放任自由的结果,而是执政者善于发现问题,并下定决心不畏艰难对现存问题进行彻底处理,政府的决心和立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当然,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治理起来在难度上自然比日本要有难度,但是,人习惯了某种不公正待遇是可怕的,人们遇到身边人恶语冷脸懊恼沮丧时会暗自发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其实不好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你所处的世界罢了。
2019-06
《日本的细节》
细节影响、决定着的,往往远远超出细节本身。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在意学习细节、工作细节、生活细节的人。曾经对许许多多的细节做过理想化的推想、设计和实践。
读过《日本的细节》,不得不承认,日本在许许多多细节上完美的现实,超出了我的完美设想。
整个东京都厅有上万名公务人员,但是公务车数量仅有10辆左右,因为很少用到。这怎么可能呢?可这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真实存在。
“曾经不止一次在电车上看到年轻女性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一旦婴儿啼哭不止,她就会在下一站带着孩子下车,等到哄好了再上下一趟车。不论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还是已经四五岁的小朋友,妈妈都是一样的做法。长此以往,孩子们也就渐渐懂规矩了。”
由于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在细节上做到了尽善尽美,社会运营成本低,每个人都成为了高效率社会运转红利的分享者。
全心全意为选民服务。今天的日本,可敬,可怕。
见贤思齐。如今,我们有了和谐号、复兴号,就不必再仰视新干线。相信在正视差距,虚心学习之后,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的。
处女座与废柴
想起来一个关于自由的有趣的区别,美国有个自由女神,日本也有一个自由女神,仿佛在这两个国家生活很自由,这个理解其实只有一半正确,因为他们的自由更多的表现在完善的法律法规限定下的自由,也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包括最让大陆人羡慕的各种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他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的表达自己。但是话又说回来,正因为法律的完备,反而在民众日常生活领域内显得不那么自由,民众会有很多的生活禁忌,包括地铁上各种行为禁止,强制的种类繁多的垃圾分类等等,再加上日本有传统礼仪的进一步约束,所以整个国家的民众会有很强的压抑感,这种极强的文化自律汇聚到一起,也就成就了细节里的强大日本。所以我常常感觉,这是一个由处女座组成的国度,但是另一方面,那些性格大条的星座人在这里生活就会感觉很不舒服,这也可能是他们国家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吧,一个人人追求完美的国度,民众到底有没有做废柴的自由?这也许就是日本的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