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等待读后感500字篇

等待读后感500字篇

其他读后感   2025-01-11

  若想读懂哈金,得做很多功课。他用英语写作,1985年他29岁到美国读博士,是纯专业的英美文学教授。目前他离开祖国已经34年,但是,我在哈金的文学作品里面,读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期待哈金的作品文集出版。哈金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他在美国获得的文学奖,连母语是英语的美国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等待》实际上写了一个悲剧。写军医孔林的18年离婚经历,写他18年间爱上的一个女人。写他逃离婚姻又进入婚姻,写他在国家需要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冲突与服从,写孔林在懦弱与胆怯中坚守自己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挣扎反抗。通过孔林这个小人物折射出中国从1966年至1984年这18年的时代变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细节描写丰满充实,人物语言动作性格走向都栩栩如生。历史事件与大时代背景交代得环环紧扣。虽然孔林是主角,但是,孔林让人既爱又恨的复杂性,却衬托出他的裹小脚前妻的近乎完美无缺的包容与博大胸怀。他女儿的善良大爱,他的恋人曼娜的无法言说的美丑。孔林仅仅是活生生的一个普通营级军官,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他却闪耀着人性多面性。

  哈金在教授美国学生写作小说。哈金反复强调修改的重要性,他写《等待》,修改了35遍。哈金还说,塑造一个灵魂是写小说最重要的技巧。同时,他的导师对他说,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读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是哈金写作的座右铭。

  一部伟大的作品诞生了,这是哈金享誉世界的作品,哈金说,他写作的时候,每天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当我用了8个小时一口气读完这部《等待》时,我的心是沉重的,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等待》by哈金

  “那个年代”,生于八十年代的我们往往对这四个字夹杂着敏感、好奇、不解、不屑等等复杂又微妙的情绪。那是我们父母辈成长的时代,也是间接影响着我们成长的时代。我眼里的“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流行的故意装潢成人民公社样子的餐馆那么明亮,更不像影视剧里打着怀旧旗帜编纂的情节那么轻松,而是灰暗沉重的、荒唐绝望的、疯狂偏执的,正如哈金笔下的《等待》。

  孔林出身农村,后在城里任职军医,18年来一直想和老家包办婚姻的发妻淑玉离婚,和同医院的护士曼娜结婚。当漫长的等待终于得到他想要的离婚和再婚后,他却又在对爱情的怀疑中慢慢绝望。孔林的时代便是作者哈金的时代,正因如此,作者没有在叙述中加入自己对那个时代的直白情绪,而是用质朴纯粹的笔触通过孔林的经历还原那个时代真实的样子。时代因素暂且不论,他们的悲剧还来源于自身性格。文章从孔林想离婚的第17个年头开始写起,一出场孔林便是一副麻木懦弱的形象并贯穿始终,更多的时候他就像个旁观者,抽离到身体之外,任由躯干随着时间和外力的推动向前挪动,仿佛一切问题都能在等待中解决。他自己在等待中耗尽了时间和心性,曼娜在等待中耗尽了生命,淑玉在等待中耗尽了青春。当读者被他们漫长岁月看不到尽头的绝望折磨得体无完肤时,结尾却突然而至,让人一时气紧,作者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除了共情,读完整本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产生一些思考,我也是有一些感悟,想来觉得幼稚无比所以暂且就不表了吧。

  孔林是个不值得恭维的男人,他唯唯诺诺的性格,注定他怎么选择,都会是悲剧。

  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始终在被动的活着,被女人推着走,被舆论推着走,被生活推着走。

  人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两个女人都是好女人:

  淑玉是传统女人的代表,天塌下来,这辈子只认这一个男人好。母性光环无限放大,这种女人基本出现在五六十年代,或者更久远,如今怕是绝种了。

  曼娜是新时期女人的代表,活泼单纯、有思想、有主见,只是在18年漫长的等待中,她的爱几乎都被耗尽了。

  在柴米油盐的面前,爱情,实在是不堪一击。

  新婚的他们,被繁重琐碎的生活麻痹了,照顾孩子的忙乱、承受病痛的折磨、洗衣做饭的枯燥,使爱情变得毫无生气。

  这部作品没有想象的那么惊艳,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但是并不需要因此而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孔林不能代表所有的男人。

  等待,是要有时间期限的。无期的不是等待,那是消耗。

点击显示
标签: 死亡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66183/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