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 读后感篇
1,现代西方小说都喜欢设一个讲述者,由他的行踪来串起故事并观察记叙。可这个人需要既是女主的远房亲戚,又要在女主婚前就认识了她的老公,还要凑巧成为男主的邻居……这一切难道不是太巧合了一点嘛?
如果说是为了客观性的需要,这个视角设置也未必就能全程保持客观。它需要严格限制在讲述者的视角之内,不能去碰那些讲述者所看不到的人物的内心 —— 哪怕是不直叙内心,而只是在描写动作或神情时无意勾勒出来的内心也不行。能全程保持克制的作者,那简直接近于神了。
假如万一碰了内心,那就必须是讲述者个人所认为的对方的内心。这种旁观者管窥的内心,和本人真实的内心形成对照反差才会更有意思 —— 而这一点又恰是旁观者视角的小说无法去做对比的,那就还不如用上帝视角了。
2,安娜卡列尼娜是靠必然性推动的。就像忘记了哪个评论里说的,看安娜卡列尼娜就像看一辆按照节奏缓慢行驶的火车,到了结尾安娜将要卧轨的地方,却呼啸而过,已经刹不住了。是安娜本人的悲剧性格决定了她必须死,决定了故事必须这么走。但在盖茨比这本书里,很多事情好像只是巧合而已。虽然也是个悲剧,但不如必然性的悲剧更有力量。
3,或许出于对一种偏执之爱的个人阴影,像呼啸山庄,霍乱时期的爱情,纯真博物馆等这种男主角暗戳戳蓄积了一辈子爱恨情仇放不下的书……几乎全都怀着抵触情绪打了低分。(好像除了巴黎圣母院还好一点,因为男主毕竟没有怎么强行涉入女主生前的生活,可以让我完全从心灵和神性的层面去理解。)
但是,往往在看过很久之后,又会偶然间被这些书里的片段击中,重新或者说全新感受到那些故事或情感或文字中的力量。或许那时才是“我”自己退出,不再出于道德经验或个人视角而指手画脚妄加评判的时刻吧。我不知道这本书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时刻。于是先打个两星,放在这儿等一等。
4,微信读书没有电脑版真是不方便啊!!!!
其实原本就没有什么杰伊·盖茨比,至始至终都只是詹姆斯·盖茨。盖茨比只是他极力想要扮演的一个角色,一个配的上那个梦的人物。只是那个梦,就像对岸那盏绿灯,在蒙蒙夜色中若隐若现,似乎唾手可得,其实遥不可及。
正因如此,盖茨比的言行才始终表现的如此的不自然,如此的格格不入。他极度缺乏自信,用穷奢极欲,用纸醉金迷来印证他的成功。他还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出身、履历、学识,还有什么?对了,还有“绅士”的言谈举止。他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那个梦,是梦想造就了他,因而随之围绕在他周围的一切,也就显得那么的光怪陆离,装腔作势,不可思议。
盖茨比是可爱的。他是一个误闯了成人化妆舞会的少年,不懂得成人森林的生存法则。在舞会上他极力掩饰自己的青涩,挺起胸膛,故作老成的样子,时刻警惕着一不留神的原形毕露,结果搞得自己精疲力竭,错失了体会舞会乐趣的机会。
一切注定是悲剧的。盲目误导了方向,盖茨比最终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无法自拔。当梦幻的彩球破裂的那一刻,盖茨比彻底迷惘了。他不知道到底是哪里错了,过去支撑他的信念,全数否定了,全盘推到了,他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未来的路在哪里。
了不起的盖茨比死了,他搭建的梦幻王国也随之坍塌。就像他的突然出现,他突然就离开了,死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到底是谁杀死了盖茨比?是汤姆与黛西的合谋,是疯子威尔逊,还是……
看到最后,心一直是纠着的。看完后,我放下了手机,摘下了眼镜,一个手捂着紧闭的双眼。呼吸急促而沉重,感觉五味杂陈,持续在痛。100年前的盖茨比,50年前的刘峰。一个资本主义,一个共产主义。那个黛西,那个林丁丁。故事却极为相似。看到最后,尼克去找贝克时,我几乎是祈求作者,把他们写在一起吧,那将是唯一的慰藉了。然而却没有,然而是贝克不是那么在意这段故事,不是那么在意这个人的那句我和别人订婚了。还清晰的记着那段整本书最温暖的描述:
三十岁——展望十年的孤寂,可交往的单身汉逐渐稀少,热烈的感情逐渐稀薄,头发逐渐稀疏。但我身边有贝克,和黛西大不一样,她少年老成,不会把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还藏在心里。我们驶过黝黑的铁桥时,她苍白的脸懒懒地靠在我上衣的肩上,她紧紧握住我的手,驱散了三十岁生日的巨大冲击。
愿,给那些追逐梦想,追逐爱情的人一些好运。愿,对那些纯洁的人不要那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