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读后感1500字篇
印度教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2017 ninty three 国庆旅行打算至少参观三座寺庙。但感官视觉的刺激总是短暂的,建筑和文化的背后,总是凝结着巨大的能量和故事。于是,挑了两本宗教相关的书籍翻阅,先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也许届时亲临其境时,会有恍然大悟甚至是在宗教氛围中感受到强大能量的冲击。同时,关于印度和宗教,有两部非常棒的电影,分别从正反两面深入地聊了聊宗教,阿米尔汗的《我滴个神》无神论者看里面粉刺的内容会看得很开心。《小萝莉和猴神大叔》从信仰给人类力量的角度让你重新认识宗教。关于宗教于我的个人剖析:我的成长环境,影像我目前是个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而身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同龄小伙伴,大多对宗教的理解,简单得定义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上描述的迷信。其实,这只是我们认知世界标签化的方式罢了nn1 过去,宗教传播文明。在大航海时代链接世界的不仅仅是商人和水手,还有千千万万传教士,冒着生命危险远赴重洋,深入陌生国度,多数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传播他们信仰的福音。中国的许多知名医院,历史上都是教会医院,协和,湘雅,甚至是我们医院。如果宗教仅仅是迷信,又如何解释这样灿烂的成果n2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教人数依然众多。世界科技领域的领头羊美国,总统都得抱着圣经宣誓,奥巴马皈依基督教的行为,你还要将它定义为迷信吗n3 未来,宗教依然不会消失,旧的宗教和新的宗教在不断交融与发展。崇尚人文主义,崇尚多元文化价值的世界的背景下,宗教不会轻易的消失。相反,依然会占据世界舞台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中东,世界的火药桶,因宗教而引发的动荡依然持续。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宗教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主角大牛级别的,轻易将它定义为迷信太过草率。带着对宗教的极大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我想了解这个世界。重新翻看两部印度电影让我对这本相对教科书化的书籍有了更好的具象化理解和带入感。以减轻我阅读的认知障碍,增加阅读本书的体验感。最后,世界很大,宗教,是我拓展对世界认知的重要部分。我想弄懂他们的信仰,然后,寻找甚至是产生自己的信仰,一辈子去坚信它n
印度教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这是现在世界考古学通过佛经、各地文献记录等推演的定论。此书中说,雅利安人在六世纪才征服尼泊尔,就是说出生于公园前7世纪的佛陀不可能是雅利安人。佛陀出家前学通了四吠陀,在沙门思潮的影响下出家,应该也是感到了雅利安人的威胁日甚一日。佛教可以说形式上基本是架构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的,而婆罗门教改革成为印度教后,已经说不清楚哪些是佛教学印度教的,哪些是印度教学佛教的,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印度教奥义书依然没有突破神我的概念,在教理上仍停留在无色界梵天的层次上。而考察改革后印度教的各种施设,肯定对后来佛教金刚乘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在圣义谛的见地上差距巨大外,普通人很难区分二者的差别,这也是印度教复兴的重要原因。
从思维习惯看,印度教文化的逻辑学因明学与雅典的理性思辨习惯共通的地方非常多;在超越一切两边八法的圣义谛见解上与东方文化有共同的地方,多神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共通点。
了解印度教对了解人类宗教、哲学、文化的总体脉络非常有帮助,对现在社会的发展研究同样非常有意义。
印度教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我在中国看《印度教》,非常珍爱它,是失眠的日子里不可多得的催眠利器。读了一年半,三分之一。到了印度旅游,因为有了迫在眉睫的求知欲,于是这次读的快多了。三四天就读完了后面的三分之二,托它的福,还久违的挤进了朋友圈阅读排名前十。更令人惊喜的是,催眠的属性还是没退化,在大巴上看睡,在火车上看睡,在枕头上看睡。。。觉得对不起湿婆毗湿奴和梵天三大神。印度是个有趣的国家。它哺育了佛教,滋养了瑜伽,启发了亚洲的哲学。可是那些深刻的光芒在二十多个世纪前就随着晦涩的表征消失殆尽,剩下的是一个戒律诸多、等级森严,只许以来生幸福的印度教,在印度这片大开大阖的土地上,居然坚守了几千年。书开头的时候说佛教就是因为反对婆罗门教而兴起,然后就在印度淹没了。到了结尾的时候说熬过了好几千年钟性制度的贱民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因反抗而皈依佛教。真是好奇以众生平等为宗旨的佛教,怎么在这里就这么不中用。也许,孟加拉国那个实验性质的共产主义式宗教试验田,奥罗维尔,会有这些过去的答案,和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