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
这是整篇文章里出现次数不多却由始至终地贯穿了全文的诗句。每个人对这句话的解释都不一样,有的理解为阿富汗的黑夜需要一千个太阳才能照亮,有的也说是苦难过后太阳仍照常升起的描绘……当时读了好多遍,还沉浸在文章带来的巨大情感冲击 的时候就始终摸不着头绪,往题目上扣,往深意里挖,一直寻思着怎么来描写读完后心中一直跌宕起伏的心绪。
故事从头至尾涵盖了三十年里阿富汗战乱昏暗的社会背景,提起故事里的主人公虽然喜欢聪明慧黠、对生活常抱有希望的莱拉,却更心疼从出生就孤独一人、总是被剥夺希望的玛丽雅姆。莱拉拥有过亲情、友情还有初生懵懂的爱情,虽然之后都被战争摧毁。但是玛丽雅姆没有,破碎的亲情、残虐的暴行、一次次流逝的温暖还有永远挥之不去「逼死母亲凶手」的阴影。就像在镜面里一直看着从小长大的女孩一次次蜷缩在坚硬的床板上无力的遭受身体的无数击打,裹在尺布后面的是无限的黑暗和微弱的光亮。
后来她和莱拉相遇,莱拉和阿兹莎给了她友情和亲情,由此衍生出的爱和温暖,故事给予这个可怜女人的结局是「对于一段开头不合法的人生来说,这是一个合法的结局」,在获得死亡的时候,她已经得到了小时候所渴望的一切。
我这里讲述了玛丽雅姆的一生,却是和最初的诗句没有什么相关,但是让我想起文章里出现次数也不频繁,却贯穿了玛丽雅姆一生的人——法苏拉赫毛拉。法苏拉赫毛拉是玛丽雅姆小时候除了扎里勒之外最喜爱的人,出嫁时也是他为玛丽雅姆进行婚前的示誓,直到死去后法苏拉赫毛拉也为她保留着她父亲的信件。这是一个很虔诚的信任安拉(先知)的托比(先知旨意的倾听和传达者),与其说是他贯穿了玛丽雅姆的一生,不如说是他带来的信仰存在于她的生活每个时刻里,不管是在母亲逝世的葬礼上还是以后难以忍受的日子里。
回到开首,诗句里的[她]是喀布尔,[明月]和[太阳]却是指向千万个似玛丽雅姆一般的苦难的女性。玛丽雅姆的人生就是阿富汗许许多多其他命运坎坷的妇女的缩影,被战争的恐惧笼罩,被冷血的条令束缚……但是就像真主的言语永远不会背叛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安抚你,身体总在颤栗无处安放,精神却能拥有一方净土。
每个人有不同的苦难,但是信仰却是一致的,就像蒙哥马利说的「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必须有,也应该有某种人生信仰它偶尔用一句话、一场梦、一种表情或一个事件向我们传递一种令人振奋的消息。」
因为比起毫无期盼地挣扎,信仰却是能在漫天尘埃里带来一丝曙光。直到人们数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数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