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萧红小说集读后感篇
生下的孩子有病没钱治直接包块小被扔给地里的野狗,等野狗啃食的差不多,整颗头骨又会被一群顽劣的孩子从村东头踢到村西头;全身瘫痪的老人被扔在家里,饿急了找不到粮食的老鼠咬的老人的手露出骨头;儿子娶不到老婆就拿女儿去换儿媳妇;未成年女孩遭同村老汉强暴迫嫁,竟惹的纷纷效仿;兄弟几人合谋毒杀弱智的老幺只因为爹娘死后他成了几家人的负担;哥哥挖藕死在了泥潭子里,弟弟霸占了买来的嫂子,遗腹子惨遭虐待,可怜的女人自残戳瞎了眼。如此,等等。
人们总说,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可在以上情形下,人不被当作人,命不在自己手中,伦理被破坏,人身被践踏,人们愚昧、冷漠、麻木、无望,身上流着鲜血同时也背着屠刀,旁观别人事实上是对着一面镜子而不自知,道德、法律、人权、尊严等像天外飞星一样遥远,真真切切把生死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社会是在进步,不同的时代造就着属于它的伟大同时也创造着更奇葩的悲剧。人性的阴暗面依然紧贴着光辉面延续着,社会备配了新型的枷锁。自杀游戏,网络暴力,色情泛滥,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一个个“见怪不怪”的表情像极了过去的脸谱。或许在几十年或更久之后,已进入高度文明社会的人遥观现在,也会摇头大呼不可思议!会有新的问题、会被更文明的时代诟病,也难说。
作者的笔太精准太细致太有力,轻轻松松把读者拉进她设计的越勒越紧的圈套,温水煮青蛙让人毫无招架之力一丧到底,也是毫不客气~
是天才还是经历,给了她一双可以通灵的眼睛,还有一支专画骨骼的笔……
萧红的文字特别有辨识度,干净凌厉如黑夜中偶尔闪出寒光的利刃直戳人心,她是语言表达的天才,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她那样的文字,精妙绝伦而不做作,古雅质朴而不流俗。她的笔下的东北山村,人,忙碌地活着,和马,羊,狗们一样地活着。地主欺压贫农,男人欺辱女人,女人虐待小孩,看不到爱也看不到希望。所有生命只是喘气得活着,然后和老马一样,没用了就被送去剥皮,婴儿被亲生父亲摔死,人命贱如草芥。写苦难,被遗弃,被冷落,卑微的生命,活得哀伤,生得冷漠死得孤寂,无出其右。她笔下的世界,凄冷,毫无温度,看不到一丝温暖和希望,只有荒凉。就是她描述的那种,“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如此荒凉”的那种荒凉。这有天赋文采的女人,语言的大师,《弃儿》《广告副手》的故事里,看得到她经历的苦难,却难以想象在那苦难怎么煎熬得下来。上天给了她闪闪发光的文笔,然后让她流血挣扎哀嚎,就是为了让她写出这样绝望到看不见底的文字吗?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再看《黄金时代》,回溯她的短暂坎坷凄凉的一生,更加唏嘘。惊世才华成就了她,也害了她。还是她说的“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活着本就是一场煎熬。
情节设置的并不那么吸引人,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松散,但是却能够折射出当时的种种惨状和人的矛盾和纠结的内心,或善良,或丑恶。也许那个时代并不需要太多浓墨重彩来展现,需要的只是一只笔,一张纸,一颗看清事态的心,只记录,不赘述。
这本书里最喜欢的故事是在遗章中的红色玻璃,我跟诧异故事的结局,一向乐观爱笑,与人为善的王大娘在走亲看完外甥女小达儿玩自己和女儿孩提时代玩过的红玻璃转筒后突然病了,突然开始了对自己后代的阵阵担忧,因此在临死时留下遗言让儿子去黑河挖金子,而不要留在屯里种庄稼。王大娘死前的决定反映出了当时那种情形下庄稼人已经穷怕了的心路历程,到最后,她宁愿把命运赌在不着边际不确定的富贵上,也不愿意继续坚守在地里赌在永恒的贫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