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篇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记得上初中时候,语文老师曾出了一道题,说了一句上联——‘‘孙行者’’,让我们对下联,我们对答自是五花八门,没一个答对的。最后,他笑着告诉我们是‘‘胡适之’’。当时不太了解胡适之这个人,只是觉得能跟孙悟空对上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今天,读了胡适的这本书,才得以解惑。真没想到胡适竟如此厉害,他拥有32个博士头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九项全能’’专家学者,不仅在文史哲领域有巨大成就,还活跃于政治领域,是不折不扣伟大的思想家。
本书主要是从其文集和讲演中整理的关于读书与做人的相关内容,其中除了一些诸如‘‘国故整理’’之类的于普通人相对较难领会外,其余都是很不错的文章。尤其在关于读书与做人方面,他却有很多精髓的心得,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等都是极为经典和受用的理念。此外他还讲到‘‘四到’’读书法,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若是我们能纳为己用并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必将终生受用,成真材实料的专家或大学者。
他还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博,就是什么书都要读,当然这里指的不是一些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垃圾书,指的是涵盖面一定要广,广到像金字塔底座一样,这样一来,懂得东西多了,就更能阅读其他书了,因为知识都是相通的。胡适之先生还教我们读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勤、慎、谦’’,很好理解,不多解释。
他还在给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说到,如果我们能自由地选择一门职业,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如果不能,那么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就某一职位,我们都要培养自己的一项或多项爱好,往往大成就都是出自对业余爱好的钻劲上,书中有很好的例子,读者可自己感受。
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大多数人应该听过,我觉得很有意思,短小精炼,寓意深刻,也希望我们凡事不要像这位学生一样,差不多就行。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读胡适的书还是受了作家刘瑜的影响。她在《告别印象主义》这篇文章里提到中国近当代知识分子里她最爱的就是胡适和顾准。“因为在一个几千年陶醉于‘意境美’的文化里,他俩一个讲实证精神,一个讲经验主义。不狐假虎威,不故弄玄虚,倾心于‘此话怎讲’和‘何以见得’这样朴素的思维方式。”以前对胡适的了解,仅限于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倡导白话文,还有他是著名的“妻管严”。读了胡适的文字,了解了他的思想以后,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于胡适,我觉得应抛开政治成见,汲取他的思想精华。个人觉得他的很多思想直到今天都不过时而且会一直管用。比如他在《为什么读书》里讲了三点,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解决问题一般分五步:疑问;分析原因;出主意;选定办法;证实。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步,即出主意。主意哪里来?从学问经验中来,读书就是积累学问经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功夫要下在平时,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遇到问题手足无措。又如他在《治学方法》中讲到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做到三点:第一就是不要懒,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样才能把得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第二就是不苟且,就是要认真细致,锱铢必较,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第三就是不轻信,怀疑一切,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再如他对青年人的重视。他的《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少年中国”之精神》《差不多先生传》《容忍与自由》等文章,我觉得今天的青年人读一读仍会有启发和收获。作为一个死不悔改的实证主义者,凡事都讲逻辑和论据,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含糊其辞和模楞两可。他倡导独立思考,坚持独立批判,争取思想和说话的自由,对不同意见能够宽容。他讲的道理简单却有说服力,他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而实用。他的文字给人朴实温和的感觉,如沐春风。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人生本來沒有意義,你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意義,與其思考有什麼意義,不如抓緊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兒,n有人說,人生如夢幻泡影,那不妨,就算是場夢,也要做個精彩的夢,精彩沒有定義,過你想要的生活,做你發自內心熱愛的工作,如此,甚好,n胡適先生說,讀書是為了多讀書,只有多讀書才能更好的讀好書,讀書的習慣比方法更重要,讀書有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n胡適先生五歲開始讀書,終身愛書,藏書,不但博而且精,n但本書多半是演講稿,有時候會覺得枯燥,但胡適先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思想是接收到了,包容不同觀點,做學問要在不疑之處疑,待人要在疑處不疑,就能看出胡適先生的胸懷了,n品格其實就是行為習慣的總和,那麼,好的品格,就是好的行為習慣的總和,我一直都覺得,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事兒也差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