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读后感心得体会篇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读后感心得体会篇

其他读后感   2025-01-11

  你的人生,也像烘焙一炉舒芙蕾蛋糕吗? ——读土耳其女作家爱诗乐《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说实话,最初翻来《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并没报太高的期望,主要是书名引发了我一些好奇心。看完之后,我反而感觉,与这部作品本身相比,译者为中文版取的这个名字并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原书名《舒芙蕾》才更适合。

  舒芙蕾,是一种法式蛋糕的名字,它在本书中起到了一条线索的作用,把分别发生在纽约、伊斯坦布尔、巴黎的三个主人公的故事串了起来。

  纽约的莉莉亚,62岁,已与丈夫阿尔尼维持了多年的死水一般的婚姻。多年来,莉莉亚总是妥协的一方。如今,他们都想不起来自己当年是怎么爱上对方的,又是从何时起,两人已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交流。两人收养过两个越南孤儿,并为孩子们买了郊外的大房子,莉莉亚还因为照顾孩子,中断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但是这两个孩子长大后跟他们,尤其是莉莉亚,并不亲近,也很少回来看望他们,甚至没有多少感恩之心。此时,阿尔尼突然病倒,身体不能自理,需要莉莉亚长期照料。

  伊斯坦布尔的菲尔达,50多岁。母亲性格乖戾,让身为长女的她过早地懂事,过早地离开学校。正因如此,后来,她一直支持女儿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母亲摔过一跤后,因为害怕疼痛,拒绝医生建议她下床走路的建议。不得已,菲尔达把卧床的母亲接到自己家。而母亲的精神又开始经常陷入混乱,令菲尔达痛苦不堪。

  巴黎的马克,50多岁,内向又单纯,生活能力几乎为零的画廊经营者,但有一个彼此心心相印的妻子克拉拉。多年来,马克在生活中的一切已习惯依赖待人亲切温暖的克拉拉。但克拉拉却突然离世,如此沉重的打击让马克不知所措。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读小说时经常猜测后续的情节发展?我原以为,这三个同时选了同一本食谱——《舒芙蕾——最大的失望》的相聚遥远的陌生人,在生活中也许会产生某种交集。

  我甚至想,年轻时曾梦想成为画家的莉莉亚,终于决定为自己活一次,离开了早已不能称之为家的,牢笼般的,纽约郊外的大房子,以及不近人情的丈夫,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遇到了那个为亡其心碎不已的,开画廊的马克,因为有共同的志趣而走到一起,共度余生。

  但是,并没有。

  这本书只是写了三个平行的故事,三个故事唯一的联系就是多次出现的舒芙蕾蛋糕。这也是作者构思精妙的体现和小说结构的独特之处。

  对于生活,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比喻。阿甘的妈妈告诉小阿甘,生活就像巧克力。而备受瞩目的土耳其新生代作家爱诗乐·沛克则试图用这部小说告诉我们,生活,也像烘焙舒芙蕾蛋糕。

  法语中,舒芙蕾(Soufflé)的意思是“使充气”或简单地指“蓬松地胀起来”。据说,其烤制方法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常用的原料并非稀有罕见,就是常见的黄油、鸡蛋、低筋面粉、牛奶、白糖等,做法看起来也不算很复杂,甚至显得比很多甜点都更容易。

  但那它却是公认的最难做的一种,就连大酒店的名厨也不敢掉以轻心,电视上的各种美食节目也从不教授其操作过程,就是因为无论怎样小心操作,看起来已非常蓬松舒的芙蕾,出炉后常常会在你眼前无可挽回地塌陷下去,只是时间长短的不同。世上似乎就没有完美的舒芙蕾,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也难怪本书中三个主人公买的那本食谱的封面上有一行小字,最大的失望。

  所以说,作为书名,舒芙蕾也是一种隐喻。而隐喻,是最耐人寻味的。相信你在读完本书后,在掩卷之余,也会像我一样,忍不住去思索。当然,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莉莉亚,舒芙蕾给她的启示是,生活里有些事应该及时去做,打开烤箱门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当已步入老年的莉莉亚想要逃离婚姻的牢笼,却发现也无处可去。十多年前丈夫就利用了她的信任,让她在遗嘱上签了字,其中一条是如果她主张离婚,她将得不到一分钱。虽然,她曾想攒些钱回印尼的故乡度过晚年,而且还悄悄买了一张单程机票,但是一切还是觉悟得太晚了。

  还有马克,在他刚刚试着学习做饭的时候,没敢轻易尝试去做舒芙蕾,不知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一到甜点怎么就成了最难做的一种。后来,每次舒芙蕾塌下去,他心里都会感觉空落落的,但是他知道自己不会放弃,正像经历过所发生的一切,他仍然继续生活着一样。

  三个人中,唯有菲尔达算是成功地做出了舒芙蕾。有一次是做给女儿,五分钟之后还没有塌,母女俩都惊诧极了。虽然这只是她第二次做舒芙蕾,但秘诀在于,她已经把食谱在脑子里过了很多遍,无论是融化巧克力,还是打蛋清、加蛋黄,都做得得心应手。还有一次是做给小时候的女同学们,那天母亲的表现分散了她很多精力,让她不能像往常一样专注,一切操作都是下意识地,但没想到却做的非常好。或许,不过分在意反而不容易出错吧。

  至于我自己,目前还没有做过舒芙蕾蛋糕,但有几次尝试戚风蛋糕的经历。看着原本发的好好的戚风蛋糕出炉后塌下去,实在沮丧(外形失败,口感和味道还是不错的)。然后会仔细回忆各个细节,和网上的方子对照,查找失败的原因,并想再次尝试。不过,总是又难免又出现新的失误。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尝试成功。

  之所以愿意一遍一遍地尝试,或许是因为我们希望做得更完美吧。即便再难,只是一块蛋糕而已,失败了又如何?

  生活中更难的事可以说比比皆是,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我真的不想这样说:整整一本书每行文字都弥漫着乌云般的忧伤!看了十几本外文小说,《质数的孤独》气质和这个有点像!我能理解人的一生总会有一段时间是充满忧郁伤感的,但我实在接受不了一整本书都这个调调。还算好吧,至少让我看完更加明白每一个简单普通的生命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不易,都在某一段时间很孤独渴望被理解被喜欢被关心……我不擅长厨艺,这本书里出现很多菜名,尤其基本都是法国菜谱,妥妥的让我自知门外汉了。故事吧,淡淡的温暖,淡淡的忧伤。莉莉娅和菲尔达让我觉得要反省自己的生活了,不好的故事结局,一方面是生活带来的无奈使得他们筋疲力尽,但另一方面还是内心没了希望。多可怕呀!这也警告我,无论何时,必须要乐观积极充满希望……惊喜的是里面也提到马克喜欢桑贝,就是那个2013年我了解到的法国漫画家,让·雅克·桑贝!极喜欢,如果这本书治愈不了我们,那我建议看看这个漫画家的作品:温暖、有趣!今天大年初一,此本书读完了、哈哈…最后,愿每一个能看到我写的这个书评的人都开心、快乐、幸福、健康

  三个故事,平行地在地球上三个地方发生着,它们都以主人公的亲人的伤病或离世开始,而最终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作者平实舒缓的叙述方式,细腻柔和的用词,把人在面对和处理突如其来的家人的生病和死亡描写的波澜不惊;对细节和心理的刻画更是细致生动,让即使没有同样经历的读者看过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人生的常态是无常,就像做舒芙蕾蛋糕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是塌下去的,只有偶尔才会做出饱满无暇的舒芙蕾;那么,就让我们面对和接受如同塌下去的舒芙蕾一样的不完美的人生吧,并努力享受它的味道,你会发现其实除了外形不够好看,它的口味并不差。也让我们珍惜人生中偶尔不多的完美舒芙蕾时刻,记住它的美好,感恩拥有和生活的给予。来吧,一起来做你人生的舒芙蕾蛋糕吧~

点击显示
标签: 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68872/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