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
2025-02-25
无论是《战争与和平》,还是《安娜.卡列宁娜》,托尔斯泰一贯秉承他的风格把笔墨放在生活富有却内心空洞黑暗的贵族和受尽压迫的奴隶身上,这应该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出身贵族的他早已看透所谓上流社会并且能深切体会到下层社会的疾苦,可以说他本人对贵族生活深恶痛绝,所以才写出了那样深刻的文字。
《安娜.卡列宁娜》中男主人公伊万诺维奇青年时善良正直,却在欲望驱使下占有了卡秋莎,并最终抛弃了其母子。
后来的日子他从不曾想起这些年少时的事情,也不曾忏悔,无忧无虑地流连于酒宴舞会,偷情、酗酒、追求贵族小姐,纸醉金迷,堕落不堪。
直到有一天他作为陪审团审判了自己沦落在风尘之中的初恋情人卡秋莎。
然而,由于他的漫不经心,致使这个无辜的女子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他也正是在流放之前去探望她而慢慢厌恶了现有的生活,开始怀疑一切的一切所具有的真正价值。
最终,卡秋莎流放,他变卖家产相随。
西伯利亚的风,寒冷万分,夹着雪花、走在冰上。
远东的冬天,眼泪也许在流出眼眶前就已经结成了冰。
他开始想象自己那从未谋面的孩子,也开始每天如仆人般照顾着妻子,希望博取她的原谅。
点击显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8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