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读书笔记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25-02-0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于1857年8月下旬,它是马克思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又陈《资本论》的初稿)而撰写的一篇导言。《导言》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02年才在他的遗稿中被发现。1903年考茨基把这一手稿用德文发表在《新时代》杂志上。

  一、写作背景

  1857年爆发了席卷欧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疯似的通宵总结我们的经济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导言》的写作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还有巴师夏、凯里等庸俗经济学。他们一方面把物质生产看作是与社会性质无关的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下的生产;另一方面有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等关系,把分配说成是随心所欲的事情。马克思在《导言》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性质(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是物质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是这四个环节的起点,并以生产为出发点论述了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的一般关系。《导言》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还作了专题论述。

  二、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导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生产;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3、政治经济学方法;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的关系。这里节选前三部分:

  (一)生产

  这一节的中心是批判了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社会性质,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象和本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研究生产交换中的个人,就不能脱离社会性质来谈个人。而斯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虽然也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但是,他们不顾生产的社会性质,而把生产理解为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这种鼓励的个人是一种虚构,其旨趣无非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说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生产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脱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而空谈生产一般,其目的是要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谐永存。但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它不研究一个个特殊生产部门。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活动着的物质生产,从而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题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即现代资产阶段的生产

  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市我们研究的本题。生产的一般规定是存在的。政治经济学如果停留在这些抽象要素,那就不可能理解人和一个现实的历史生产阶段。政治经济学可以作为合理抽象的生产一般,但这不是主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题是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这一节考察了社会生产的内部结构,分析了社会生产各个方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了生产的现实运动及规律。

  引论。社会生产是一个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产品);分配依照社会规律决定个人分配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依照个人需要的对象和奴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的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重点,非配合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社会生产就是这样在总体性中活动着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正规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一起。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分法的肤浅性,并具体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消费

  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把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割裂和等同都是错误的。首先,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也是消费:一方面表现为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费也直接地表现为生产:一方面在消费生活的消费品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恢复体力,即通过消费生产出劳动;另一方面,在消费生产资料的同时生产出行产品。其次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互为中介、互为手段。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为就没有对象。消费也是生产的中介,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需要和内在对象;消费为产品创造主体,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所以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最后,生产和消费相互生产,互相创造对方。两者的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对方;每一方把自己当作方创造出来。消费生产着 、创造生产,生产生产出消费。

  尽管如此,把生产和消费等同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如平庸的经济学家萨伊等。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而消费只是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2、生产和分配

  马克思批判三位一体分配理论,阐明了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的原理。

  三位一体说的实际观点是,土地带来地租,劳动带来工资,资本带来利息和利润。换言之,资本就是利息和利润的源泉,资本决定了一切分配形式/

  首先,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不是利息和利润的源泉的观点。

  马克思批判了分配优于 生产的理论,阐述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分配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和生产产品的分配。铲平的分配显然只是分配的结果。在这里,要具体分析的颚是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如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和生查资料在生产过程的起始阶段首先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行分配,即什么素质的社会成员安置在什么样的生产部门干什么,什么样的生产资料为社会成员的哪些人所占有等等。以这种生产条件和前提的分配就形成了生产要素的结合形式。所以说,它决定生产的结构。人们只有在这种生产结构中才能生产出可分配的产品。可见生产要素的分配不是先于生产的分配,而是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这种生产要素的分配在本身分配不断地改变,也不断改变着产品的分配。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等社会的几种情况,这些情况从形式看,分配似乎先于生产。但实质上,并不是分配先于生产,而是生产先于分配,生产决定分配,一定分配方式决定于一定的生产的方式/

  3、交换与流通

  这一节的核心是论述交换作为生产的要素并包含在生产之内/

  从交换的内容来看,交换主要有四种,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生产决定的。因为如果没有生产,就没有生活资料可以供交换。总之,生产既支配着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即一定的生产决定于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种关系。但是生产就其单方面的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如:市场的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在俄河南广大。可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它们的差别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社会再生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因而离开了一定社会性质去谈物质生产,割裂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四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是错误的。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一次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种方法

  任何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都必须经历两条彼此相连而又互相区别的认识道路。即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具体抽象具体)。马克思在这里说: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形成中的导致具体的再现。

  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马克思以前的古典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种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认为科学上的正确方法

  2、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

  原因:首先,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其次,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资产阶级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为研究古代经济发展提供了钥匙

  4、在研究经济范畴时应坚持唯物辩证法原则

  学习意义:

  《导言》是马克思留下的唯一的一片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文稿

  第一马克思把《宣言》作为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开端,初步地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并分析了经济学基本范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及其互相关系,为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基础。

  第二《导言》包括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许多思想,因此《导言》对于马克思系统地阐述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原理具有突出的意义,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三,通过对《导言》研究,我们可以基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理论,对我们继续研究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点击显示
标签: 鸿门宴 读书 笔记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189835/
读书笔记推荐
热门读书笔记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