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用了半个暑假看完了这本历史名著,想先说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毕竟是一本小说,为了小说的连贯性,有着七分实三分需,如果想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可能得去读一下陈寿的《三国志》吧。以下也只是我根据自己这不及22年的浅浅的人生阅历来品评其中人物。
读小说给我最大改观的人物是曹操。我竟然是喜欢曹操的,可能就是因为他在官渡一战中没有杀死私通袁绍的官员以及礼贤下士吧。哦,还有啊,曹操这人对于事物总是有着自己的一些见地,不会一味地听取文官,当然也不是随着自己的心来。可能他的缺点真是疑心太重,让人难以捉摸。
『关羽』全书第二喜欢的人物,或者与曹操并列。应该说是从他被曹操俘获,身在曹营心在汉时被他的忠义,对待嫂嫂的态度而感动。还记得关公的长相,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全书最先吸引我的英雄。
『刘备』在我眼里刘备大概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吧。从陶谦要将徐州给刘备,他多次不收,再到他多次说天将亡我,他总是觉得自己没用的样子。刘备为人是真的仁德,但是也是因为仁德失去了很多机会,巴特,如果他不仁德即使有刘皇叔的身份加持,也不会有很多英雄来头靠他吧。
『孙权』孙权,感觉相比他爹爹孙坚以及哥哥孙策不太好。承父兄之业,却总感觉受制于魏蜀,一会听魏假意攻打蜀国,一会与蜀国交好联合抗魏,东吴的将士感觉都是一战成名,然后就夭亡了。
『赵云』常山赵子龙,本来是对他没有好感的,只因他在最后的最后,年纪那么大了,还是那么勇猛,总是冲锋陷阵让我佩服,竟觉得他是三国最厉害的将军。
『诸葛亮』应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吧。刘备托孤后,他自己一人亲力亲为,怕别人做不好,六出祁山试图收复中原,真是佩服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司马懿』实在没有办法将司马懿和吴秀波叔叔联系在一起,但是小说中司马懿真的像是诸葛亮的陪衬,全书最精彩的几章我竟然觉得是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的那几章,有了司马懿,诸葛亮棋逢对手,才有了最精彩的木牛流马,空城计。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司马懿也很快吃了盒饭。
想评论的英雄实在太多,所以说呀,这部历史大戏写的真好。只要主公有点谋略,不要只听一人的,应该不会灭亡吧。佩服刘备等人的坚持,在一直没有城池的时候坚持了下来,最后三国鼎立。可怜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最后三马同槽被司马氏夺取天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啊~~~